湖南近代印染工業的建立稍晚于棉紡織工業。1930年范仲廉、汪勛臣等集資 6萬元在長沙組辦福星機器染織廠,1931年10月開工,有職工64人,置有染機(鐵制往復式)和燒毛、洗布、蒸布、潤濕、軋光、整理、折布、接頭、上漿、烘干等專用機具及鍋爐、發動機等全套設備,年產色布4. 95萬匹,產品行銷湖南各地。30年代初,長沙尚有李玉松開設的裕湘機染廠。上述兩廠在1938年的大火中均被燒毀。1940年長沙又有蘇伯康開設的永和染廠,郭長錫等開設的華興機染廠。兩廠的設備均系裕湘機染廠焚毀后留存的廢舊機具修理拼湊而成,1949年共產色布2.74萬匹。
) M( y( M2 P- Q0 L- T0 R8 ], u, z4 J, V" c
& ~$ ^2 ^6 ^5 P湖南第一紡織廠于 1941年冬增建漂染部,購置染機 4臺,烘干機、刮布機各 1臺,踩石 9架,共投資法幣200余萬元,1943年11月竣工投產,當年生產色布3460匹。以后陸續添置設備,至1946年,色布產量增至5. 12萬匹。1949年時已具有年產6萬匹(約200萬米)染色布的生產能力。當時只是用直接、硫化、還原類染料生產青布、藍布、灰布、軍黃布、海昌藍斜紋布、陰丹士林平紋布等色布。
( i& Q, k+ k; ?, D" u6 Y6 W4 ?' e1 v% x' t2 V7 I
湖南近代紡織工業 , 從1912年籌建開始到 1936年,曾發展到 1家紡織廠和 2家染布廠,擁有紗錠5萬枚、布機248臺、染布2. 74萬匹的能力??谷諔馉幤陂g,由于搬遷、長沙大火,受到很大損失。到1949年末,共有紗廠3家(未含長壽分廠)、染廠(場)3家,擁有紗錠3. 52萬余枚、附設布機248臺、染布8. 74萬匹的能力。
3 m, r- O- ]( J6 Y0 A _# j: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