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狀元與刺繡女子 ( q' r7 o! @0 d# c, a9 U
現在是讀圖時代,山東畫報出版社搞了一套“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經典圖說叢書”,聽說很暢銷,其中有《考工記》、《天工開物》、《營造法式》等,包括這冊《雪宧繡譜》(www.35722aa.com/thread-4141-1-1.html)。署名沈壽口述、張謇整理。此書最早的版本,是1919年江蘇南通翰墨林書局印行的,線裝,嗇公題簽,嗇公即張謇的別署。 8 e# Z! f0 l4 c+ k+ }/ a8 Z
三十多年前,筆者在南通狼山腳下插隊,就隱隱約約聽說過沈壽,在黃泥山一帶找過她的墓地?!拔母铩睍r期,狼山頂上的大佛像都燒光了,南通家喻戶曉的張狀元張謇的墓也給鏟了,哪里去找被慈禧賜過名的一位女子的遺跡?
: B% b3 O" F! P3 D4 ` 沈壽,1874年出生,原名雪君,家里開古董字畫店。沈壽從小受藝術感染,后學刺繡,技藝漸進,聲譽鵲起。1904年,慈禧七十壽辰,沈壽受丈夫余覺的慫恿,曾繡《八仙上壽圖》八幅景屏進獻。慈禧大喜,特賜“壽”字,遂按丈夫意愿,更名為壽。1911年,意大利都靈世博會上,繡意大利皇后像“愛麗娜像”,作為國禮送意大利宮室,皇后欣喜之余,頒贈嵌有皇家徽章的鉆石金表一塊。1915年,巴拿馬世博會上所繡“耶穌頭像”獲一等獎。1907年,清延設女子繡工科,沈壽為總教習。 9 v7 Q2 h8 t' x" E0 X
張謇為清狀元。入官后,一次,他同文武百官迎候慈禧從頤和園回城。適逢大雨,白花胡子的老臣亦跪在地上接駕,弄得滿身泥污,太后卻連眼皮也不抬一下。此事大大刺激了張謇,決心棄官回南通老家從事實業。當然,根本的原因,還在于清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開始發展。辦實業也是當時不少士子的人生選擇。 , o& L0 d' d) m7 J3 N
張謇是中國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實業家。他辦的大生紗廠是我國最早一家規模較大的紡織廠,他創辦了我國第一所師范學?!贤◣煼秾W校、第一所紡織學?!贤徔棇?茖W校、第一家博物館———南通“博物苑”。他熱心文化事業,比如,請來梅蘭芳、歐陽予倩,把南北兩大藝術家匯合在一起,共同切磋戲曲藝術。為紀念這次藝術盛會,還建了一座“梅歐閣”。少年趙丹,就是在這里喜歡上表演、走上藝術之路的。
$ a: m# {, @5 W v/ U% W 1909年,清政府在南京舉辦南洋勸業會,時任江蘇咨議局議長的張謇被任命為審查長。當時有一幅顧繡董其昌書大屏需要鑒定。顧繡是明代上海露香園顧名世家的女眷所繡作品,很有名望。張謇特地請沈壽鑒定。繡品剛打開,沈壽即斷定為真品。沈壽之于繡,能悟象物之真,能辨陰陽之妙,自謂:“天壤之間,千形萬態,入吾目,無不可入吾針,即無不可入吾編繡?!睆堝荔@其才識,決定于南通女子師范學校設繡工科,請沈壽來主持。
+ @' I( V; F0 z( U: R6 } 沈壽專心教授技藝,培養一批刺繡人才,可惜體弱多病。張謇深恐她的絕藝失傳,便請她講述繡技,自己落筆。那時張謇已是六十多歲老翁。一個床上口授,一個榻前筆錄,“無一字不自謇出,實無一語不自壽出也”。半年下來,撰成《雪宦繡譜》。全書分繡備、繡引、針法、繡要、繡品、繡德、繡節、繡通八項。它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刺繡工藝理論著作??上驳氖?,沈壽生前,《雪宦繡譜》得以出版。 ! J2 s& W, `6 M4 m* y9 {& s
沈壽去世后,余覺撰《余覺沈壽夫婦痛史》,指責張謇與沈壽的關系,社會上也有一些流言。 + @8 e, q0 s9 q- q4 u1 C/ Q, D
應該說,倆人的關系確非一般。查張謇日記,在沈壽生病期間、去世前后,五個月中,記日記93則,其中有34則記述沈壽的病情及死后悼念之事,并流露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如: 9 P z5 L9 i) h3 @- r
七月十五日,去年此夕,雪宦坐藥王廟外看盂蘭會燈船也。
1 ? t, i1 m( H 九月十日,移柩至黃泥山。人生至此,萬事都已…… & `! w* n0 y* O0 ~, y" ]
另外張沈之間有不少贈詩,如張謇《寄雪君》:一旬山前言為遠,但覺君西我已東。留得閑花朝夕伴,綠梅開了碧桃花。 ( \; `( u B h& N& v) T
沈壽的《題畫繡呈嗇師》:虛堂寂無人,清風動爽籟,幾尺青瑯玕,一雙紅綬帶;何時到屏幛,午倦目與會。
+ I4 a4 n$ l* [7 C- S3 V3 K 從互贈詩看,可見情感交往不尋常。張謇愛惜人才之志,沈壽藝術成就,常常為人津津樂道,至于他們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卻無從去說,也無從說起了。 ; v5 f" I8 ^2 \ p$ T6 u. s9 R
(宋橋,新京報)
( S. f" z( t- [5 X J) P5 U%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