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特色紡織品] 民間繡活:國家級紡織非遺

[復制鏈接]
樓主
發表于 2021-1-24 08:40:1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民間繡活(高平繡活)4 X# q! v1 p$ i2 F/ R4 _
$ |* m& J1 ~+ H8 j7 k
項目序號:853
# y3 ?9 t9 C0 t% R+ }% X- Q項目編號:Ⅶ-77& L4 F& |- `& j7 `/ d
公布時間:2008(第二批)+ J2 ?( ?! p) r: W
類別:傳統美術
4 F" G/ W; D! \/ w# y* f  r+ O所屬地區:山西省
- H" k# j1 u1 }( q' H, m8 K6 @類型:新增項目* K! z3 L4 F" P+ I! Z. {4 Q, g! b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高平市/ l; O: w: w# [" ^  @6 H
保護單位:高平市文化館! J; x4 u  }$ A) }# r

5 l0 A7 f' ^0 j, |' k' ^3 t4 ~民間繡活又名“針繡”、“扎花”、“繡花”,由于多系婦女所為,又習稱“女紅”。它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運作時以針穿引彩線在織物上刺綴,使繡跡形成特定的紋樣或文字。民間繡活制成品是民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禮品和裝飾物,它歷史悠久,與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即流傳有“誰家女兒巧,要看針線好”的說法。民間繡活題材廣泛,文化內涵豐富,流傳地域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在江蘇、浙江、湖南、廣東、四川、北京等地,民間繡活得到創造性的發展,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地域風格。
# o. n! V8 ~) q( A% Y* Q/ P$ R* h
6 }  v1 K  \( \) Z3 Z$ t% r' Z高平繡活是流行于山西高平一帶的民間刺繡藝術,根據相關留存遺物考證,其歷史可追溯到明代中期。高平刺繡分絲線繡和布貼繡兩種類型,其中絲線繡有平針繡、打籽繡、盤金繡、披金繡等針法。平針繡表現力最為豐富,打籽繡結實耐磨,盤金繡、披金繡則能產生富麗堂皇的效果。布貼繡是對服裝裁剪所剩各色布頭加以利用的一種藝術,制作時按照構思將布頭剪裁成一定的圖形,再堆貼在底面上鎖邊,完成的繡品樸素大方,色彩艷麗。9 t* r, T. q2 n; S7 d. l
' f. X" }7 Z0 o7 h4 w3 U
高平繡活在色彩搭配上頗具地方特色,它慣用黑、藍、紅、紫或淡藍、金、銀等顏色進行搭配,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一套體現對立統一關系的配色規律。為增強裝飾效果,高平繡活多采用夸張變形的手法,作品重神采而不求形似,體現出繡制者的藝術匠心和當地民眾的審美品位。. D. k. h: p' X8 f% m  q, j0 q
相關傳承人:
$ X# Z' |2 i; G8 ]* G# t; z05-2687        趙翠林        女                漢族        傳統美術        Ⅶ-77        民間繡活(高平繡活)        山西省高平市
" E/ r2 X, c- s# a1 l1 W2 q
) V& ^- W  x/ E: [4 Q$ D
( b3 X  C- C, q( q$ R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
 樓主| 發表于 2021-1-24 08:47:24 | 只看該作者
民間繡活(麻柳刺繡)& Z) U7 H' o4 z. F% W2 d: m+ B

) A, Q, i, r3 p7 p: ?項目序號:853- F5 X; E: {8 f& C; x, V2 Q
項目編號:Ⅶ-77
. i- x* N/ P0 y. Y3 k) f公布時間:2008(第二批)
( w6 l" j) q) @類別:傳統美術
2 R" B! l0 N' Y; ]1 O; w: U. t所屬地區:四川省/ N1 j* C2 H! b3 T
類型:新增項目" v% @5 Q1 n. b- m$ O, q
申報地區或單位:四川省廣元市; [) B1 c) Z! x& e) O5 `
保護單位:廣元市朝天區文化館
# y' O1 ~7 `0 K& M7 z1 H& c5 M3 {+ K* f, J; f$ W
麻柳刺繡俗稱“扎花”,是流行于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一帶的民間刺繡藝術。麻柳刺繡與生活習俗關系密切,廣元有“誰家女兒巧,要看針線好”的說法,當地的姑娘六七歲就開始學習刺繡,主要是繡制帳簾、枕套、圍腰、手巾、花鞋等日常生活用品。過去麻柳刺繡多以黑、白、紅三色土布和彩色土線為材料,現在則改用白布或其他純色布料,繡線也更加多樣。麻柳刺繡有“全挑”、“全繡”、“半挑半繡”等多種繡法,繡制時不用底稿,而是通過“數底布的絲線”來確定刺繡圖案的大小和位置,這就保證了繡樣線條的均勻整齊。麻柳刺繡色彩明艷,題材豐富,內容涉及花鳥獸蟲、耕種收割、婚嫁禮儀等許多方面。其構圖方式可分為連貫式和分段式兩種,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交替使用,都能巧妙組合,洋溢出濃郁的鄉土氣息,帶有很強的裝飾感和鮮明的羌繡特色。
/ }) D! l& u( X1 p! K! r3 ^
; e$ i1 e% H  X) t
9 E% r# S. Y  t( C: X9 D" U相關傳承人:
3 e6 t+ Y8 U3 P" f05-2691        張菊花        女                漢族        傳統美術        Ⅶ-77        民間繡活(麻柳刺繡)        四川省廣元市
* c$ I; s7 H! K) {0 E/ f9 ~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3 #
 樓主| 發表于 2021-1-24 08:49:26 | 只看該作者
民間繡活(澄城刺繡)
# ?+ I! Q) ?& c$ ~+ q0 n' Q# _' y
) L+ @. R# i! ^& @4 u3 S2 z8 j項目序號:853
( u0 e9 X( Z  V* Q項目編號:Ⅶ-77
* F! A' M( @! Q0 K: f/ x公布時間:2008(第二批)
: ~, z0 w1 i% u+ z) u% t2 ^類別:傳統美術. q* i) h  ?  S/ S3 k, F
所屬地區:陜西省' p. `0 P5 O! ^
類型:新增項目
8 R3 N4 ~- q9 r7 P' {申報地區或單位:陜西省澄城縣
6 h, s0 H; W6 U. U  b3 y保護單位:澄城縣文化館5 s' ~6 i5 l9 B9 b

3 U+ _) H4 C& k$ g3 V8 |$ ]- ~: Z( ~澄城刺繡是流行于陜西省澄城縣一帶的民間刺繡藝術,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澄城地區,刺繡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它廣泛應用于日常的生產生活,同婚喪嫁娶、節慶祭祀等各種民俗活動聯系緊密,當地鄉村婦女基本都能掌握一定的刺繡技藝。澄城刺繡施針、用線、配色不拘一格,既講求實用,又富于美感。繡品種類繁多,以枕頂、被面、鞋墊、圍裙等生活用品最為常見。澄城刺繡題材廣泛,布局密實,紋樣簡潔大方,色彩明快艷麗,構思充滿天真爛漫的想像,流動飛揚中透著沉穩與敦厚,表達出對生命繁衍的謳歌和對美好生活的祈望。承載著諸多傳統文化和生活理念的澄城刺繡生動反映著陜西農民的價值觀念與審美意識,具有民俗學、民間藝術等方面的研究價值。目前,鄉村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社會習俗的淡化、現代機繡產品的沖擊等現實原因導致澄城刺繡出現傳承危機,亟待保護搶救。+ i! t" m: \: ?: m3 a) W

! y8 h1 ^" k: z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4 #
 樓主| 發表于 2021-1-24 08:50:27 | 只看該作者
民間繡活(西秦刺繡)% ?) c/ ]6 S9 I5 x$ g9 H* {8 x

* ?! `$ ?( A. D項目序號:853
1 j/ U) x% `8 E0 v! B項目編號:Ⅶ-77
! c2 @( ^3 N; J; h  C公布時間:2008(第二批)
- h7 O, v+ q' D1 X. c類別:傳統美術
3 O& g, }; D  U; ^5 Q9 }0 T. |( b所屬地區:陜西省
/ D* @# V0 g( q3 y類型:新增項目
/ C) H3 A' B& O& H; D( T9 A& l申報地區或單位:陜西省寶雞市( F; a: T  x4 P+ V$ Z
保護單位:寶雞市群眾藝術館) ?! v: d  v: W- ?" z- X  o" E

5 L) Q1 V( |) q0 |; k- M3 N: n西秦刺繡是流行于陜西省寶雞地區的一種民間刺繡藝術。在寶雞的西周井姬墓葬中曾發現有刺繡遺跡,可見刺繡在當地有著十分悠久的發展歷史。西秦刺繡與寶雞一帶的社會生活和民俗風情關系密切,它普遍流傳于當地鄉村,通過家族、親戚、鄰里等社會關系持續傳沿,成為農家婦女必備的一種手工技能。西秦刺繡題材豐富多樣,構思奇巧浪漫,造型簡潔夸張,色彩明快熱烈。其技藝自成體系,有平繡、懸繡和拼縫等各種繡法。作為一種植根于鄉土的民間藝術,西秦刺繡中蘊涵著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它充分體現著當地農民對生命、自然和社會的認識,以藝術的方式傳達出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理想,可以為陜西民俗和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鮮活的參考材料。( n- t0 p: I9 F% \
7 \6 c; a8 p' L/ y# ~, e% ^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21-1-24 08:53:23 | 只看該作者
民間繡活(紅安繡活)# D5 K4 ~) @- i6 j( t+ ^' s

$ L. V$ v) g0 t6 E, G, j項目序號:853
7 d4 H! W& P. }5 |! B, J項目編號:Ⅶ-77, P; J: V' R: P, J+ r3 g2 ]
公布時間:2008(第二批)/ T/ p* I$ y: W2 Q% k! ^- ^
類別:傳統美術
5 f( |! q# _. y) l所屬地區:湖北省' Y& b2 [& N# P7 I
類型:新增項目( z# S, N/ I1 d. b- i9 R, O2 H- C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北省紅安縣7 p6 L4 X1 H& C+ C) j+ X' |6 A
保護單位:紅安縣文化館
# h3 e9 g: n  e, D: t- i( C0 V# p
% c; u& k( T) J2 f3 ~6 j+ c! `紅安繡活是湖北省紅安縣一帶流行的民間刺繡藝術,其繡品以連襪繡花鞋墊為突出代表。據傳紅安繡活始于漢代,至明清達于興盛。在紅安,連襪繡花鞋墊既是日常生活用品,又是一種具有特別意義的民俗藝術品,婦女們借它來展示才藝,制成的鞋墊既可作為饋贈禮品。又可作為男女傳情的信物。連襪繡花鞋墊的繡制、交流、展示、饋贈等系列活動營造出充滿人情味的民俗氛圍,使紅安繡活最大程度地深入了當地民眾的生活。將鞋墊和襪子結合為一,這是民間智慧的體現,它可以延長棉襪的使用壽命,同時讓制作者和使用者產生一種彼此會心的親切感。紅安繡花鞋墊的制作者基本是識字不多的鄉村婦女,她們借自由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心意和愿望,使紅安繡活成為廣大鄉村民眾傳情達意的重要媒介。目前,紅安繡活的傳承發展狀況已大不如前,有必要積極倡導,加強保護,讓這一優秀民間藝術在當地廣大鄉村婦女的巧手中生生不息。4 K6 V6 ~. }4 V/ }6 X* L( y9 F5 m
相關傳承人:
  H$ A5 v- N9 U: B; c# D! E& }$ ]05-2689        劉壽仙        女                漢族        傳統美術        Ⅶ-77        民間繡活(紅安繡活)        湖北省紅安縣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6#
 樓主| 發表于 2021-1-24 08:55:58 | 只看該作者
民間繡活(陽新布貼)
6 q0 C3 a7 Z1 c" B' k
+ Z* i: u4 i: ?項目序號:853/ b. v& x8 b9 t! i* D
項目編號:Ⅶ-77& ?* _4 x- f+ I# I# b
公布時間:2008(第二批), N8 `2 |, n2 }$ C  x9 _. y+ N
類別:傳統美術; Y9 y9 G: c. e4 k) O
所屬地區:湖北省
  z) j6 ]& Y0 n4 B* u, J類型:新增項目5 x- `$ `: b& i$ s% i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北省陽新縣' g! H4 I* {0 U7 H; I9 X2 N' w' v$ n
保護單位:陽新縣文化館
* I7 {  Q! d! C! N) v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北省陽新縣8 p4 C2 W5 l8 j6 a8 U# H

0 b! H* _6 G2 m6 C3 l陽新布貼是流行于湖北省陽新縣一帶的民間布藝。作為世代沿襲的鄉土手工藝,陽新布貼的起源和沿革沒有文字記載可考,根據其婆媳傳承的世系來推斷,它在當地至少已有兩百年的歷史。陽新布貼屬于民間實用藝術,其工藝和制品應用范圍很廣。據粗略統計,它有近三十個品種,從童裝到嫁衣,從日常穿戴到廟觀器物,都不乏布貼制品。陽新布貼多采用黑色或深藍色的土布為底布,而以鮮艷亮麗的花布在上面貼花,成品具有黑漆點金般的直觀效果,色彩和明度對比極其強烈。布貼的構圖自由隨意,天上人間、山禽水族集于同一畫面,表現不求形似,每以夸張變形手法構象寫意,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呈現出鮮明的楚文化特征。除此之外,陽新布貼還以細致的刺繡工藝來調和色彩,豐富大塊貼布的韻味。以精美考究的刺繡紋樣和“遇折回轉”、繞邊細密的針線做工充分反映出民間藝人的獨特匠心。
; ^* o( c8 f. o/ f7 G  c# E$ o3 H0 a2 c7 a0 u
: @$ y" _- Y. J$ o
相關傳承人:
3 P( q# |0 P: C+ o1 V05-2690        蔡月娥        女                漢族        傳統美術        Ⅶ-77        民間繡活(陽新布貼)        湖北省陽新縣
2 M* w6 i$ r' }1 J3 m) u1 k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7#
 樓主| 發表于 2021-1-24 08:58:21 | 只看該作者
民間繡活(夏布繡)
4 m+ ~* w# B3 E5 Q# j  }+ P. j! `6 Y5 f
項目序號:853
3 _7 f- h/ S' v9 g, o4 g2 e項目編號:Ⅶ-77/ l- V/ j8 t5 Y- E8 S4 |/ I
公布時間:2014(第四批)
, [( B# e1 X7 V- [' ]類別:傳統美術4 q. n# _% B8 n) w& [4 D. s6 u# i
所屬地區:江西省
* T9 o: X: `( M) M類型:擴展項目
# x2 \% n8 O* I3 A; J: {! H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西省新余市
# J. g9 f: ^8 z3 \! z. F保護單位:江西渝州繡坊有限公司. I# \: s* z' r4 j( V, `

: }# t+ M6 I& i& I1 M9 H
) J; I+ t! R4 o0 r# H( i/ a夏布繡又稱夏布刺繡,質地粗獷古樸、經緯分明,繡面配色淡雅、質感強烈,造型淳樸自然、栩栩如生,感情色彩濃郁,廣泛應用于服飾裝飾、喜慶婚嫁、生兒育女等方面。造型上,夏布繡有明顯的環境地域性、寓意體現出純凈的鄉土平民性、象征中的世俗生活理想性、造型風格的自然真實性和布局結構的雅俗共諧性,充分體現了夏繡的厚重歷史感和文化底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
( A% u2 j) W9 T* g0 _" ^  E+ _4 c  Y5 |" H4 ?) J
夏布繡注重線條,弱化色彩,線條的作用在虛實亂針中被大大突出,對色彩的作用相對弱化,在刺繡過程中線條在“虛”與“實”之間十分注重節奏——似虛非虛、似實非實、若隱若現。: P; j: m# M; ?' b+ P! M! Z& Y( G
( M3 W/ t# s1 J3 x3 T2 y
相關傳承人:/ l/ }( ]0 f  a4 N* ~
05-2688        張小紅        女                漢族        傳統美術        Ⅶ-77        民間繡活(夏布繡)        江西省新余市
- x3 x2 l& _. s, H% T" C3 F% m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手機版|下載說明|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754號 )

GMT+8, 2025-7-20 13:3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