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梳理隔距
4 n& K* j4 Z q; w" R# Q" ~在精梳錫林的梳理過程中,上鉗板的下緣與錫林梳針間的距離稱為梳理隔距。由于鉗板的傳動采用四連桿機構,而錫林為圓周運動,故梳理隔距隨時間變化。在一個工作循環中,梳理隔距的變化幅度越小,梳理負荷越均勻,梳理效果就越好。按精梳機鉗板支撐的方式不同,可分為下支點(如A201D型)、中支點(如F1272型)及上支點式(如FA251E)鉗板。中支點式鉗板在錫林梳理過程中,梳理隔距變化幅度較小。在梳理過程中上鉗板下緣與錫林梳針之間的最小隔距稱為最緊隔距,一般為0.3~0.5mm。' f3 l3 c( g! K6 O* D! a1 Y
2.落棉隔距
7 ~5 r$ e6 C1 q# R6 [6 a鉗板到達最前位置時,下鉗板前緣到分離羅拉表面的距離稱為落棉隔距。落棉隔距越大,則分離隔距越大,鉗板握持棉叢的重復梳理次數及分界纖維長度越大,故可提高梳理效果和精梳落棉率。因此,改變落棉隔距是調整精梳落棉率和梳理質量的重要手段。一般情況下,落棉隔距改變1mm,精梳落棉改變約2%。落棉隔距的大小應根據紡紗線密度和紡紗的質量要求而定。
( X6 ~; K* v* i. T9 w" P' v在精梳機上,通常采用改變落棉刻度盤上的刻度方式來調整落棉刻度。F1272型和A201型精梳機落棉刻度與落棉隔距的關系見下表。 F1272型精梳機落棉刻度與落棉隔距的關系 落棉刻度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落棉隔距(mm) | 6.34 | 7.47 | 8.62 | 9.78 | 10.95 | 12.14 | 13.34 | 14.55 | / |7 G6 A* V6 Y4 g& B/ H
3 A X% V4 S, _0 N2 o
A201D型精梳機落棉刻度與落棉隔距的關系 落棉刻度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落棉隔距(mm) | 8.0 | 8.7 | 9.5 | 10.3 | 11.1 | 12 | 12.7 |
% i }# S( F: s' W7 M2 e
! F" ]7 B# h( ^!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