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設計原理(第二版)下冊,陳人哲、陳明,PDF。高等紡織院校教材,17M。
z+ r& ?/ E4 s R7 A內容提要
6 u, d. \7 T' s; D& G4 T4 f9 s6 i& c$ i本教材分上、下冊,上冊為紡紗機械設計原理,下冊為織機設計原理。下冊分別敘述了織機的開口機構、打緯機構、引緯機構、送經卷取機構、傳動系統的設計原理以及織機的總體設計,著重介紹設計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計算方法,并盡量反映我國織機設計的新成果。
4 M8 u$ Y) i) y, F" w7 S本書為高等紡織院校紡織機械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紡織機械設計人員、紡織生產技術人員及科研人員參考。 " J% w, D9 @0 o) o$ y: t( j
第七章 織機開口機構
2 m, Y0 e$ a1 u3 ?6 Z. j; [ 第一節 凸輪開口機構% f [" B: B) l3 k) e* k
一、作用和類型3 T( q; a8 e0 q8 J6 `: N- S4 {
二、設計要點 E/ K7 n6 t# R7 H4 [
三、梭口形狀和綜框動程! w& r; l( {8 S# b8 P
四、綜框運動時間的分配
, _* e% g- |8 Z8 e; ]" p/ {% f 五、綜框的運動規律
6 ?# L) g- f; x5 i! Q. A0 R3 }$ f 六、開口凸輪輪廓曲線的圖解設計法* }( \/ `' [ `. o/ l6 `. q; V! A& }
七、開口凸輪和轉子的結構! C m( K1 W0 D1 K5 L
八、開口機構的受力計算 5 G8 ` y) }. L% t: i2 l$ q
第二節 多臂開口機構
8 g; J# b2 p1 u' U% u 一、多臂機的傳動形式
7 r' F3 C( T7 Y 二、消極式多臂機的工作原理及其等徑凸輪的設計
9 t) P2 m! i! C& T8 G4 Z3 E% Q 三、積極式高速多臂機的工作原理及其適應高速的措施
/ t8 }6 A# \( h, { 四、旋轉多臂機的工作原理
. b& H" u; c- Y" q, t/ Y* `- m 第三節 提花開口機構 ~8 F) U1 [5 Z. ]
一、提花開口機構的構造和種類4 ?2 n6 R8 p( S2 a" z
二、提花織機極限速度的計算
K& m: ^5 }& E$ y2 D4 }; N6 c 三、提花開口機構的改進
; ?0 `' q4 l8 [. M$ z 第八章 織機打緯機構 ( E1 r& F% @6 U# @
第一節 打緯機構的作用與類型 & Q/ v5 [5 k1 P* {1 f9 p
第二節 四連桿打緯機構4 M. r. n$ [* |1 v0 A- W
一、筘座的運動性能$ @+ ^; |4 o1 B0 _9 ?
二、四連桿打緯機構運動規律的精確計算公式5 L: _0 D# f! e9 y$ `$ A
三、短牽手打緯機構的設計
D4 |$ H: c1 |* W+ B/ j 第三節 共軛凸輪打緯機構) w4 m; `0 f" ~5 H* d1 S- L8 e5 v
一、筘座的運動設計' e: K/ {2 j+ v9 }0 R3 P
二、共軛凸輪結構參數的制定$ H6 q* | B6 T" f8 T
三、共軛凸輪的廓線方程式
: B, a7 z7 Z$ F) q 第九章 織機引緯機構
& v$ F1 Q4 I) k, `" L 第一節 引緯機構的作用與類型 , H7 Y7 v- J0 H% F. R
第二節 投梭機構
( ]$ U, g4 n2 i( ~, r' H( [ 一、投梭機構的運動特征
# A0 \$ M, E: H9 U 二、投梭機構的設計要求
! e0 z( A+ V9 z 三、鉸鏈支點式中投梭機構的設計
* ?7 u! I; x; q4 L/ c7 `0 s 第三節 劍桿引緯機構2 U' E1 M" n4 C( |! e
一、劍桿織機的種類和對緯紗的交接( A* e& f+ h5 U
二、剛性劍桿引緯機構及其設計/ J& O- ^: x3 _7 {7 F/ s; k
三、撓性劍桿引緯機構
, ~7 d4 M" M/ Y$ s" {, S3 |& r 第四節 噴射引緯機構9 q1 K& O/ x8 }5 z8 _
一、定長裝置6 p7 ^4 S% T, {$ f+ n3 e; e* l9 Q
二、壓縮空氣的供給5 |& _% U0 l8 l6 O- C# m2 Z
三、氣壓機的主要參數和主要零件$ A* x1 T1 z" g7 A
四、主噴嘴" W( ~& I9 t; x3 d" w }; Y# t
五、梭口中氣流的控制
; M* o! f. |( s% k# [ 六、噴水引緯 , F1 v4 E+ m- s+ n: J0 { P& ~
第五節 片梭引緯機構% w. p1 N+ s1 y4 @' q4 F/ ^! L
一、片梭引緯機構的作用和結構+ R8 Z( A0 \' {* N) D1 V+ ]6 a
二、片梭引緯機構的動力學
" c* H4 u$ e3 |' H) h/ `1 j6 k# p" P; z 三、扭軸投梭機構的設計; F, U1 L, n4 F& @8 P) ^
四、投梭凸輪的設計
2 z! `* S- M* `: \% o 第十章 織機送經和卷取機構
. |( Y) o8 y- n" P" ]2 V 第一節 送經機構的作用與類型
2 L) D0 B' r0 C3 k 一、消極式送經機構$ D0 T8 x6 V. }3 W/ J/ G3 R
二、半積極半消極式送經機構
) k7 ^1 a* x' j% P( c6 f 三、積極式送經機構
% W; i3 ]0 T- I% F 第二節 經紗送出裝置的設計
: c% L9 H4 W4 [$ D/ O0 M 一、按織物的緯密范圍確定輪系傳動比傳動件的結構參數
V+ y8 [; d1 ` h7 c+ x$ |% R# u6 q2 A 二、設計簡單而又方便的織軸倒順轉裝置3 |7 k% b; \ B# G+ R
三、采取措施防止送經不勻 ! s9 Z. @. v0 F& v
第三節 送經量檢測及調節裝置 3 d8 W; e" y( q( O/ K
第四節 經紗張力檢測及調節裝置/ k, j1 c1 T3 y6 h9 i; _ j
一、后梁重量的大小和信號的傳遞$ p2 L' V5 C+ f. J
二、活動后梁系統各桿件的設計4 l; a7 x: g- x4 B
三、加壓彈簧的設計
+ U: ]2 f0 _- S. l5 J, s 四、弧形板自鎖機構的設計 8 I* I/ A0 i% o H& b% a6 j% o
第五節 卷取機構的作用和類型* p7 w/ R2 H& w+ n) D( p0 U
一、積極式卷取機構
4 Z+ P6 I, v2 \0 r- w 二、消極式卷取機構
7 K3 g# _0 D/ J9 s, l4 u 第六節 織物的握持牽引裝置
9 v/ t, b( q& G 一、握持牽引裝置的設計要點
! N F3 a$ a( a( y( f9 Q 二、織物牽引裝置的設計 8 D* j9 Z& X- H( K
第七節 卷取傳動與緯密調節裝置
+ |/ [# A- G7 ?% m8 Z# Z 一、卷取傳動裝置+ q7 ~8 m. z$ z
二、緯密調節裝置的設計
: V% n9 v, H. G' [4 u% G: I 第八節 織物卷繞裝置
( t) R* \& R4 K5 p8 a9 l/ ~9 q 一、消極式卷繞裝置
* k6 n. Y' Z6 n5 T 二、積極式卷繞裝置 7 S+ I% ?! h4 U1 r/ i' F
第九節 操作機構 0 C, l2 s( E+ q+ x1 n/ u) t
第十一章 織機傳動系統 7 g; }) b2 Z$ o5 z. A8 x0 y
第一節 織機傳動系統設計的任務 2 ^7 N2 Z% W9 [/ t. ?; f* A$ G
第二節 織機傳動系統的類型3 ^) }1 T. ?5 {; w
一、直接式傳動系統; c q6 u" K* q9 A4 z
二、間接式傳動系統
. ]0 I$ y0 B8 ` 三、加裝倒車裝置的傳動系統 V: B2 O; ~) @2 I; b
四、小結 ( B, H$ D0 X# V# }& c
第三節 織機傳動系統的運動特性
7 H- r$ Q! i5 r6 D0 Z& E8 @0 g 一、織機傳動系統的動力學分析
+ c" n' _. s6 q9 C# |. C6 g$ X+ i 二、回轉不勻率δ值的確定 . H X9 `! X* d! f: m
第四節 飛輪質量計算 : H7 r9 q+ }, O3 b5 y7 T
第五節 織機電動機的選定
) I4 \# u) n& ~$ |5 b 一、電動機額定功率的確定
* p7 h% Z- b* l7 K. B0 Y, ? 二、電動機允許最大轉矩Mk的核算/ ]$ Z. I e" W) W, ]& M
三、電動機啟動力矩M0的核算 ) ~9 H1 N2 B/ q! M [& Q0 o
第六節 摩擦離合器+ s% B2 D/ k, u5 q' k } B
一、織機上使用的離合器
1 b' b) C9 _5 @- V4 a 二、離合器接合情況和織造要求
5 p- f w/ f0 B! L 三、啟動過程的動力學分析5 X) S. K5 H ~/ [; K
四 結構設計9 v( N+ ^$ k9 J3 D( J& r: [. e
五、離合器連接功E的決定
9 H: r" y2 f% E7 N# |+ x) a* ~ 第七節 制動器1 K+ ~" A! |" T) Q8 P
一、制動的要求和型式$ X( T9 C" H4 P6 u) D
二、制動的作用時間
, _" T. Q: ^5 @' @& y \1 `' A! r 三、制動過程分析
: Z7 n% z# e$ B, b8 v 四、制動器結構設計
- {; A- Z9 N1 L+ W 第八節 電磁離合器 ; Y' e% o6 a) b$ N
第十二章 織機的總體設計 . H9 w1 X& Q& o- V" E
第一節 織機設計的特點和原始資料
" ^4 w& P( {3 \6 n# Z6 | 第二節 織機縱剖面圖的設計
$ p; Y# n0 j; z0 |8 f3 z& I9 q 一、胸梁高度8 j6 Z+ C& W0 w# b: t& s% O. F* g
二、織口位置
! J* Q& [1 d S( a" X; p( h 三、梭口形狀
5 Z2 T1 u* l0 F 四、綜框位置
* k9 j3 Q4 \# Z# s/ \6 Y; p# r 五、筘座動程
/ s, W8 o9 f% O% i9 F" i( k% x, L0 p Z 六 后梁位置& H. H' O: g8 ]3 L& u; u
七、卷取輥(刺毛輥)和布卷
* Q7 ?% S$ {, W, j 八、織軸位置9 L( q9 _: {$ @( R" m5 S+ Y
九、搖軸位置和打緯角
/ ~6 m4 H0 M+ D& p8 m. V9 d" { 十、主軸位置
1 J' l$ I( K1 q 十一、中軸(踏盤軸)位置! G" b" x( l& h* Y5 M! _+ @& ~
十二、織機長度 4 Q2 x! A& Q6 _- A8 i: [
第三節 織機俯視圖的設計
: ]( c, s' j( L3 h 第四節 織機各機構運動時間的配合 & f/ g& P3 C; `/ q" d2 z
第五節 織機的回轉不勻率 / a& [# l2 `5 I/ U7 l
附錄 織機通用設計計算框圖 $ `$ J3 J. k, V4 e) j
一、 程序一 開口角α1≥閉口角α3情況下, 直線與余弦曲線組合加速運動規律的 ! }+ Y8 _) [" q: X% i
開口凸輪曲線計算
$ X7 a& w! U, K$ E 二、程序二 采用正弦與余弦組合加速運動規律的打緯共軛凸輪軸心位置包絡線的 計算程序框圖 " }4 E8 Y2 r1 C/ B. W. v, y
三、程序三 采用正弦與余弦組合加速運動規律的打緯共軛凸輪廓線的計算程序 框圖
" U7 W* A) K8 \. i% P 四、程序四 采用改進梯形加速運動規律的打緯共軛凸輪軸心位置包絡線的計算程 序框圖
6 N% E3 A; k3 W9 ` 五、程序五 采用改進梯形加速運動規律的打緯共軛凸輪廓線的計算程序框圖
; z! A4 K5 d' C0 a+ F 六、程序六 由投梭機構的靜態運動規律S(α)求其動態運動規律x(α) 的計算程序框圖
9 F; K% q1 J" x& ~ 七、程序七 織機主軸回轉不勻率計算程序框圖 , r" L" p! J; s7 f) @. n) y
八、程序八 共軛凸輪引劍機構計算程序框圖
& h( F/ u" f% z; c3 k$ }! e E 參考文獻 7 A5 X( v. S* j0 u'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