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結構與設計(第3版),蔡陛霞主編,荊妙蕾修訂主編,PDF。紡織高等教育教材,電子目錄,18M。 ! e' @4 a/ t3 D; v8 }: y. j* a
內容提要 本書是紡織高等教育教材中的一種。內容主要介紹織物分析、織物組織與結構,并簡要介紹了紋織物的裝造、電子提花原理以及服用織物設計的內容與方法。 本書主要作為紡織高等院校紡織專業教材,也可作為紡織工程技術人員參考用書。 本教材第三版緒論,第一章,第二章的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由天津工業大學荊妙蕾修訂;第二章的第四節,第三章由中原工學院聶建斌修訂;第四章,第五章及附錄由西安工程技術學院沈蘭萍修訂。習題由荊妙蕾、聶建斌、沈蘭萍編寫。全書由荊妙蕾作最后統稿。 目錄 緒論 11
) o; t/ r/ f% A2 C1 ?2 v; h0 t! s: d$ M第一章 織物上機圖與織物分析 18 ) o" x) s4 p/ F0 W9 D5 [$ c
第一節 織物上機圖 18 ) b+ E8 O6 R! v y, Z. J: g
一、織物組織概述 18
- h0 I+ L( x1 O6 u 二、上機圖 21 0 N* w" F- D& t; ]2 B0 E3 X
第二節 織物分析 30 & [/ E2 q# q9 [( L: _! [: ?1 ~
一、取樣 31
" `# h' Y% O& Q: N0 S2 v 二、確定織物的正反面 31 * H# ~2 ? C7 M: K# u1 N
三、確定織物的經緯向 32 8 E- s: n9 f4 I( I* O" K' U
四、測定織物的經緯紗密度 32
: z7 S) [$ n6 j, V) f 五、測定經緯紗縮率 33 , T! e& n# n: }
六、測算經緯紗線密度 34
: O+ F5 u l0 h 七、鑒定經緯紗原料 35
' e. T- A- a+ |* J 八、概算織物質量 35
( P8 b" P& [& D5 Q 九、分析織物的組織及色紗的配合 36 1 t: _+ Z/ c5 M) W) [
習題 39 6 K4 \: r! _9 l' @
第二章 織物組織與應用 42 ; Q8 q7 K0 }2 c- R! D1 r4 F8 D
第一節 三原組織及其織物 42 5 L' ~6 H( X, y' U/ `' r
一、原組織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42 ; C; i6 O& o& m. H
二、三原組織 42 ) y8 o- j0 v( T; P3 s$ d- |
三、平均浮長 49 , ^4 i9 N5 W7 D7 j, C& e
第二節 變化組織及其織物 50
8 n1 T7 m) E7 ?* B3 ]3 m$ Q 一、平紋變化組織 50 $ n3 P. Z5 h3 J2 E. V
二、斜紋變化組織 53
. G: R& v7 s7 c i3 V 三、緞紋變化組織 66 4 T* `; z7 K3 d3 h9 s- Y. B" Q
第三節 聯合組織及其織物 67 ) y3 t' `- v' C& i+ Y
一、條格組織 68 $ h+ F: u1 w/ }# I+ z, g1 c
二、縐組織 71
/ l. D" ?, u1 V( U' } 三、透孔組織 76 1 h' @6 P. W; q( Z; S3 Y8 W
四、蜂巢組織 79
! G7 V8 p5 g+ e6 t Y2 Y) |* B 五、凸條組織 81 ' J8 t' j: A4 a5 t2 N8 [
六、網目組織 83
6 f0 s) J! w( }6 t- m 七、平紋地小提花組織 86 8 S$ Z w$ V2 v2 {# \4 Q7 a
八、色紗與組織的配合——配色模紋組織 88
3 E) W9 X5 U9 Z; E 第四節 復雜組織及其織物 96
0 k6 f4 V; K! B$ s2 X( X 一、復雜組織的概念和分類 96
; z2 B7 x& U3 G 二、二重組織 97 3 t6 |, L% R( n5 t
三、雙層組織 107 + B& e4 ~+ K! U. o4 r( a$ e
四、多層組織 121
& w. {- _: l' N: Z 五、緯起毛組織 125 * l! {+ q# D8 l# E: b0 n4 l
六、經起毛組織 134
/ e. M/ f6 n# x 七、毛巾組織 139
: Y, u, P+ u/ H1 \: P7 p 八、紗羅組織 143 ! j9 j$ g( T' _4 I8 }- S( h* s: L
九、角度聯鎖多層組織 147
: b: A8 C6 U. V% h, N4 i3 v 習題 149
0 l" C7 b0 c8 L4 s第三章 紋織物的裝造與設計 163 9 A/ r! B# x$ b5 p
第一節 概述 163
- k2 q8 ?% b3 Z" q( T$ e 一、紋織物 163 7 L: }- c: G5 V0 k( U! n- ?) L0 E; S
二、提花機龍頭及編號 163
3 u# F7 F) S6 X! n/ \" A 三、提花機龍頭規格 165
/ d, i7 E) Z; K0 _. S; ] 四、提花機龍頭開口的基本原理 167 - s' Z- m/ C- u% O0 O
第二節 提花機裝造 171
* F8 U9 C/ z! i 一、通絲的計算和準備 171
9 E* _% C. Z+ a) ^4 H0 t 二、目板及目板的計算 172 4 ?1 E" T6 p. h
三、通絲穿入目板的方式 173 7 q- C9 ]" ?6 i6 W- `( A
四、目板挑列 176 - X/ h% b, q! V6 Q0 R3 E% k
五、掛綜 176 $ T! _* p+ W; R7 Q0 Z/ P) w- U& N
六、穿經過筘 177
. z3 T9 T% Q; E) t7 |6 { 第三節 紋織物設計 178
% F7 m- _! W7 ^ 一、傳統紋織物設計 178
3 B3 Y9 D0 P# `7 ~3 O# P5 I 二、紋織CAD/CAM 185 / y4 o" H& q" m. @) s6 \5 f; }- M' V
第四節 紋織物實例 189 3 r+ U+ k1 b1 r+ {/ H6 @
一、單層紋織物 189
6 [3 o6 \. A4 E( J! d 二、毛巾織物 191
) e. f1 _+ x$ \0 P% j9 M 習題 195 `& J# M2 S/ M: D5 E7 Q
第四章 織物幾何結構的概念 196 7 _7 n( w f0 j+ O
第一節 織物幾何結構概述 196
0 W) x/ a; L0 D 一、織物內紗線的幾何形態 196 ( {/ S3 ]# v% L6 g- q" B5 M
二、織物厚度的概念 198
+ v0 V9 |% q) T6 b 三、織物的幾何結構相 200
; Y" U- z& r- C: N' b, T( S 第二節 織物緊度與織物幾何結構相的關系 201 3 X! e. B% R4 v: G5 C# Q
一、織物緊度的概念 201 ) }8 N' J/ }) y' C4 z. O
二、織物的緊度與織物幾何結構相的關系 204 4 `" t. K9 r7 D0 f8 n$ @" A2 f1 x! @
習題 206 + F6 T1 D2 d; y
第五章 服用織物設計 207
+ C/ j$ Q2 s5 ?1 f" e4 a8 _ 第一節 服用織物設計概述 207
" T3 z+ W6 Q7 L( ^# o: z 一、織物的風格和性能 207
4 C! r& J4 g% A3 N1 g 二、織物的設計原則 208
* N% A) V+ {( j 第二節 織物設計的內容及形式 208
3 K% Y9 U* i, l$ U, f8 k 一、織物設計的內容 208
8 ?+ z' M" X& S6 t 二、織物設計的形式 218
) q8 h& c6 x* C& I. `+ o1 d, Z 第三節 棉型織物設計 220
?7 ? Y$ v6 S( [7 U 一、棉型織物的特點及分類 220 5 K2 w$ T! _' p* r$ [( K
二、常見棉型織物的風格特征 220
3 N; t7 h5 N& |3 E2 ` 三、織物的規格及上機計算 224
/ W: O7 U* K; N8 k/ L 第四節 毛型織物設計 238 ! X0 X- R4 _. H. t2 g2 y* l
一、毛型織物的分類及編號 238
2 w' o0 j- K) l 二、精紡毛織物設計 240
6 P8 l' e4 l: Z, o' O5 l2 `# Q+ M 三、粗紡毛織物設計 249 + G) B T0 E4 N" ^2 j8 O. U& J
第五節 麻型織物設計 255
) q8 \2 \5 W, ^/ a% s, m 一、麻型織物主要結構參數設計 256
6 _7 P; O z& d 二、麻型織物的設計 257 : ]6 E2 e& Q0 J1 k% g
第六節 絲型織物設計 259 3 ]5 E5 {$ v4 T# A; O( Y0 D# X: j
一、絲型織物主要結構參數設計 260
+ ? v q9 _, w9 { 二、素絲織物規格與上機計算 260
# B( c# p9 {; s$ ]8 j 習題 263 0 |$ M3 R" N6 a6 c
附錄一 部分坯織物規格和技術條件 267 ) X0 I6 b2 N4 x4 x# a: H" S
附錄二 有關本色棉布、色織物、中長纖維織物的染整 279 , P1 k2 A8 l# \0 u/ g0 q
附錄三 常用毛織物的結構參數 285 0 _ r& N/ m; `' c1 E
附錄四 絲織物常用經緯組合 289
1 d/ t+ l8 I6 D1 W參考文獻 291 2 B! y( I" c: ?7 N5 O) X!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