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織學(第二版)下冊,毛新華、包玫,PDF。紡織職業技術教育教材,電子目錄,23M。/ U" O( D0 {* T3 f) D$ j
內容提要
& v8 I* Z0 T. t2 z. b" {; j《機織學》(第二版)分上、下兩冊。下冊包括開口、引緯、打緯、卷取、送經、輔助機構、織造參數、多色供緯、整理等,共九章。主要介紹織造生產的基本工藝理論、基本工藝設備、基本工藝參數及其設計和調整方法,著重加大了劍桿織機、噴氣織機、噴水織機、片梭織機等新型織機在全書中的分量,進一步突出介紹了各種主要的國外引進與國產新型織機的性能、結構、工作原理、工藝參數的設計與調整方法。
" y$ i) D6 u# y) W本書主要用作高等、中等紡織職業技術院 紡織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紡織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考或紡織企業員工培訓之用。$ ~% ~ K) |. I' n% I
目錄* d6 j; ]7 x* O( @4 I8 d
概述 12
/ u5 }) h* q5 { 一、織物在織機上的形成原理 12
5 k, G* S; ^: _4 _ 二、織機的主要機構 12- A* h' `3 F5 U. [
三、織機的分類 13
. q( k( _6 ]% ]% v7 C0 Q% d+ t6 R/ T 四、對織機的主要技術要求 13
! W, R7 h% E* {, o4 D第一章 開口運動 142 }$ l$ p7 Y, t+ [- t. S) k: H
一、開口運動的任務 14* g' W+ c4 U6 Q6 l+ q
二、對開口機構的要求 144 n" x t$ u7 y$ o6 ]
三、開口機構的分類 147 Y4 q. j7 E0 P" l) Y
第一節 梭口的形成及梭口的清晰度 15
6 q/ l f8 f. {: O0 P 一、有關梭口的概念 15
& u0 X- M$ L0 u' J6 \ 二、梭口形成的階段和開口循環 16
1 l2 Z1 ~% ^# F* `' l) Y" w 三、開口工作圓圖和開口周期圖 17
+ S3 Q1 T0 ~* H7 P' x1 J$ }! h" G 四、梭口的形成方式 187 W" y0 }+ [) ]- h1 T! L- j
五、梭口的清晰度 20
8 o7 W L% _4 ^# N; f 第二節 開口過程中經紗的變形及張力的變化 22
7 Y/ n z6 U v9 H5 `; n/ Z 一、開口過程中經紗張力的變化 22
. z v0 S9 {# H; P" F3 ^! M" B 二、梭口大小對經紗伸長變形的影響 23+ m* i: ~$ x% ]. ?$ e( q
三、后梁位置的高低對經紗伸長變形的影響 28: ]: a6 q- a$ a& G/ ]
第三節 綜框運動的規律 328 e2 \, D! p# d
一、簡諧運動規律(調和比運動) 33
2 f: h: F( b* J1 e4 T# j3 P; l 二、橢圓比運動規律 357 j, E( ?1 T+ q
三、其他綜框運動規律 36
7 _: ~- G' t8 {5 Q7 ~ 四、經紗運動和綜框運動的差別 37
; t8 V5 S* Z" m1 W' ?) B 第四節 用于簡單組織的開口機構 38
* [& Y/ t$ l3 F3 R 一、消極式凸輪開口機構 38' x. ]) [- I3 d- a9 Z% q
二、雙向推動的凸輪開口機構 49
1 R7 C- {0 A: R0 B 三、連桿開口機構 505 |9 D+ T0 k* t- m! v G/ m
四、連續開口機構 51$ i8 A8 r1 v, f6 `3 [
第五節 多臂開口機構 53
% f R9 c# P6 K 一、多臂開口機構原理 53
: b t0 \, ^! X3 S4 Q. G 二、多臂開口機構分類 54
; a+ H: h2 s( }1 q2 q& D9 O 三、復動式多臂開口機構 55
0 J" a: W4 D& U; E! |2 K, w0 E 四、新型多臂開口機構 58' @6 \; Y4 k n1 c5 T# Q+ Z; X* Y
第六節 提花開口機構 637 Q& t6 R) z0 N4 a( Q
一、提花開口機構的分類 63
# G: Y" x/ f1 E! Z 二、單動式單花筒提花開口機構 63: {7 T* O7 k, Q' N) z
三、復動式提花開口機構 64
8 ]9 y1 Z# ~5 @( a6 `6 D 四、電子提花開口機構 640 [7 e7 E+ a4 `0 q/ i$ n
第七節 開口工藝設計及質量控制 65
( {; I# e$ |2 H 一、開口時間 65# k. T( i3 S3 {; G/ [
二、后梁位置的高低 67; f. {4 S7 t/ h! @
第二章 引緯運動 68
# x5 L/ E* F% H. P- Y8 v 第一節 概述 687 ~8 L3 m, f) b- y' i
一、任務與作用 682 X# b, |. N9 _( ^/ l$ P/ O3 y: S
二、引緯的工藝要求 68' i5 p& W! y. ]: [. ^" _9 v6 G8 S
三、引緯方式的分類 686 N# Z- ]! h t# [) ~2 {* t
四、入緯率的定義及應用 69
1 J7 H# w8 \2 \0 U y5 j0 w 五、幾種引緯方式的特征 71
- k* u( o) ]8 m1 C1 q/ H% Z 第二節 有梭引緯 719 e8 K7 [4 v! G, T
一、梭子 71
8 Q. O# C( E7 O; `; n2 A$ ^ 二、有梭引緯機構 73
6 t9 Y0 P+ o ~9 _8 c+ u 三、主要機物料消耗件 78
) b2 Q2 ?( Z+ U" z. d2 ?7 z+ {) H 四、梭子的運動 79
$ ^1 X: l/ m$ z4 B+ k 五、投梭機構的調節 與工藝參數 856 W2 `1 B+ ^8 F. V
第三節 片梭引緯 87
& a8 ] D u3 I+ \9 ^9 s 一、片梭及其引緯過程 87* H; T1 P+ Q7 |' O
二、片梭引緯的分類及特點 897 U1 @: F, q4 ^: n2 Q
三、扭軸式投梭機構 90% k" T9 \1 d7 n
四、其他片梭織機的投梭機構 92
) w) X \2 z3 Z! E: v 五、引緯參數及其調整 94! T* d; V, }1 Q% e9 d @( ]
第四節 劍桿引緯 106, m2 F/ x$ ? c' ]0 A! N# o, c9 `
一、劍桿引緯的分類與特點 107
# r( x. Q8 z6 K$ l 二、引緯工藝過程 109
) W& K1 v) E( h& k+ j7 }* t: H 三、引緯機構 111, u- a- T0 G0 |$ e2 }
四、劍桿運動規律 117! Y3 [4 `+ B4 ?- S( x# J5 W: b
五、劍桿織機的緯紗交接條件 119
- t4 _2 n& f2 N$ V8 a, [' s 六、引緯參數與調節方法 121
- r- y4 `2 h$ i/ M: {# a 第五節 噴氣引緯 123
4 N6 P) t0 E- g! U: H 一、噴氣引緯的工藝過程 124
4 {5 A+ _5 g( B) ?5 O0 C- ~ 二、噴氣引緯的分類和特點 125; _& N" R( S1 p2 n3 p7 C
三、噴氣引緯的原理 127& [1 W E" ~* A, _
四、噴氣引緯機構的主要部件 133
# F9 A& W3 M- v9 Q, R 五、噴氣引緯工藝參數的確定 140! A1 z! G. k# d- q8 ?
第六節 噴水引緯 145
8 s' j& L! U% ]9 j' \$ _' M7 z 一、噴水引緯的特點 145- f) y+ e4 @3 ?* k- z, h; |* c
二、噴水引緯的分類 146
; \ U6 h% |. o0 M. l7 u" W 三、噴水引緯的工藝過程 147
" T% l; e8 C9 {5 W# p 四、噴水織機引緯系統 147
8 @0 r+ x# o1 u6 V" E7 d0 n 五、噴水引緯工藝 153
* I% ^8 l; o) [# { 第七節 多梭口引緯 1561 I9 x2 L& d9 `! K6 [
一、緯向多梭口引緯 1568 U2 A- w7 Z$ D/ o3 C
二、經向多梭口引緯 157. m2 E7 x* J. R& D$ w: g
第三章 打緯運動 159 z2 d; X. }9 R0 w3 _
一、打緯機構的作用 159& O" \0 O; v* J5 h1 [9 e7 [9 I
二、打緯機構的工藝要求 159* ]! d2 U( d6 Q
三、打緯機構的分類 159
- X/ @+ q8 m6 ~8 f 第一節 連桿打緯機構 160
( r/ r) a+ _" S/ g, ]% s) U0 _ 一、連桿打緯機構的分類和特點 160
# ]) P/ L- ^4 W9 O 二、四連桿打緯機構 160
! M! B6 U& Z" c C 三、連桿打緯機構在新型織機上的應用 165
0 W R) S6 {, I 四、毛巾織機打緯機構 168
; R- E4 t1 z( [" |* o 第二節 凸輪打緯機構 1697 Q4 c3 o1 A. u! S
一、結構和工作原理 170
6 o7 G. n, @. U2 x 二、共軛凸輪打緯機構的運動規律 1701 J6 t& ~: b7 W( u
第三節 多梭口織機的連續打緯機構 172
- F( F1 c5 s8 u$ T 一、圓筘片打緯 172
" o' |! p0 L7 m 二、波形筘齒打緯 1722 k" x' {6 r/ C8 |# }& W+ H
三、載緯器打緯 173. W, B" ?) F. g+ M# J
第四節 打緯和織物的形成 1734 v# ]$ U7 y P% K2 z1 O. F! X
一、打緯阻力和打緯力 173* q* q- H9 V3 p0 ?" M# m
二、打緯機構的受力分析 174& U" i2 i5 V# @' w% s
三、織物形成區 176) O$ X' W- a6 P$ f* P
四、打緯區 177 p9 j. @- c/ m G+ C( V) C/ ?# {
五、打緯角 180
4 |3 {# }3 }; \* C2 V第四章 卷取運動 181
9 \* S; q3 L: y7 R 一、卷取機構的主要作用 1815 B) Y* n; x* D1 o2 G
二、卷取機構的工藝要求 1819 v0 ^( {6 D5 R+ {
三、卷取機構的分類 181
" c6 w4 w& ~. B 第一節 間歇式卷取機構 182* d. I/ _/ ]" E6 T* h& G0 Q; r
一、七輪間歇式卷取機構 182; F9 }. _! ^' [2 C; R% d$ _: u- ]
二、蝸輪蝸桿間歇式卷取機構 186& A, w( {3 j7 M( l8 r/ k
第二節 連續式卷取機構 188
1 `: ]! z; {5 _9 c 一、典型的四個變換齒輪連續式卷取機構 188
; i. b- O6 v" K, F S% `7 h 二、幾種常用新型織機的連續式卷取機構 1901 k. Q5 i/ s5 I
第三節 邊撐 195
# z5 @; S! J" p( t F+ V 一、緯縮與邊撐的作用 195
3 m/ ]) ` j8 B. C8 p 二、邊撐的種類和特點 195
5 W" _9 b- S. V$ g第五章 送經運動 1987 D/ i3 Q4 T- a6 E# ~
一、送經運動的工藝要求 198
4 J o# x! M9 o 二、送經機構的分類 198$ y8 g% Y q( h1 f* m3 G
第一節 織軸回轉及送經量調節裝置 199
& R# U1 |9 ^6 y4 ]7 L* x% Y 一、筘座腳推動的棘輪棘爪式裝置 199# T E( o# J) A
二、偏心凸輪驅動的棘輪棘爪式裝置 2004 L4 Z S' Y9 D% U6 F' n/ i
三、摩擦離合器式裝置 201
/ p1 ^8 N( P7 J9 A/ c- L 四、機械無級變速器式裝置 2028 m6 {9 d- {$ A7 k
五、電動送經式裝置 203- F% ?1 a) e* H% P1 g" b% o1 |
第二節 經紗張力及織軸直徑檢測裝置 203' d3 c, ]1 r7 j$ [" t
一、機械檢測式經紗張力裝置 2035 F, i1 ]" X1 [4 R8 X
二、電子接近開關檢測式經紗張力裝置 204" X9 K$ U3 D, G- ?8 j: ~
三、電子傳感器檢測式經紗張力裝置 204
: k: I: }# k7 ?6 G4 Z O 四、織軸直徑檢測裝置 205
: R$ v4 Y' X, z6 j+ X: e 五、經紗張力與織軸直徑檢測裝置的配合 205
% p# [6 \+ p# J/ l" P第六章 輔助運動和機構 207! v* A+ V' D1 A; d. p
第一節 織機的傳動系統 207
6 W ?& D* U. e/ O2 Y+ N, V 一、織機的傳動 207) t6 Y" i! J/ `1 Y
二、織機啟動、制動機構 210
; {# D/ \$ x0 |* {5 h" L8 r 第二節 斷經自停 211
6 x( y# A7 h4 R4 B8 { 一、機械式斷經自停裝置 211
0 S& H# I; L. f5 k9 j6 F 二、電子式斷經自停裝置 212: _9 }# P$ I% Y# N! ~
第三節 梭口探糙 213
& y- y$ v% h1 k% I; X# \ 第四節 自動換梭 213; H9 d! C- g8 p' z2 T4 o. P% e5 p
一、探測誘導裝置 214( O1 }' p) J+ [) ^. P* `
二、活動梭箱 2172 m6 V7 l8 t. J
三、梭庫 219
% S; G( @/ r1 I3 i j 四、推梭機構 220
) r5 S, l+ s7 |& v' T1 m 五、換梭機構的安全保護裝置 221
/ W3 G+ U! ~3 a v 六、換梭過程的分析 223+ v/ i" V2 ^. x2 N/ a
第五節 斷緯自停與找緯、補緯 224
+ E% X+ x! ~/ h- I: \: [ 一、斷緯檢測裝置 224
: g6 B8 _6 l* f* ? 二、探緯針式緯停裝置(防止稀弄探針) 227
0 Y+ l! c) t2 L) c& B 三、壓電陶瓷傳感器型緯紗斷頭自停裝置 228+ X( t" V5 F! P5 d
四、光電式緯紗斷頭自停裝置 2296 v }% \+ ]8 w
五、自動找緯裝置 229
# c% C- d- V: R2 Q Y2 l; ^' U7 ^ 六、斷緯自動處理裝置 230( z+ R5 b3 t7 T. J! Q, i! x8 S
第六節 織物布邊和織邊裝置 231
- S% @- I) l/ s/ \4 F 一、布邊的作用與要求 231
& m" T: Q4 c, B8 |* x. O 二、有梭織機布邊的形成 231
! h7 h. n5 b" F) P6 U) N8 K8 u9 p7 l 三、無梭織機布邊的形成 232( A) Y) ^$ Y9 R
第七節 測長和儲緯 235
+ J6 i3 E6 _8 } Y; o9 }$ a, G 一、測長定長裝置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原理 235- c7 Z6 m! H( b6 Y
二、幾種典型的測長儲緯器 237+ L0 M& l" y) D2 x( R# J
第七章 織造工藝參數與設備工藝管理 242
: v# a8 @ H" x: [# ?- g* i 一、織造工藝參數的分類 2422 B! c: b/ r( Z/ Y3 u; T
二、確定織造工藝參數的基本要求 242
- g3 s0 |* M* X3 u+ i* Y 三、典型織物的結構和外觀風格 242
9 k4 D$ B" _* X: h K% n( W 第一節 投射織機的運動配合和工藝設計調整 243
5 |7 h4 z* d7 {* ^% n) W7 C 一、評判指標的選擇 2436 {- I# S9 t6 J) ^% |: C
二、上機工藝參數的選擇 2449 T$ o$ t8 ?1 X
三、典型織機的運動配合和工藝參數設計實例 2527 F) {! L2 x- f1 W: M
第二節 噴射織機的運動配合和工藝設計調整 255
- J) ?( p1 j) `! x9 d/ w) `. X 一、評判指標的選擇 255
' b; b6 p/ `$ l A- g" s/ M7 L; e 二、主要工藝參數的選擇調整 256) D) k& t1 D! Y$ o9 u; E
三、典型織機的運動配合和工藝參數設計實例 257
% W. o0 w# O3 J( i5 ] 第三節 織造生產設備管理 259
( ]# k$ \4 C* N$ ?+ P9 a/ X$ G 一、有梭織機 259
: j# G% }7 n3 o. _1 N0 @ 二、片梭織機 260. Y5 |+ b$ ]' C" L
三、劍桿織機 2651 b' [( v( U( Q! j( s( L
四、噴氣織機 275" A- n7 f, W0 D9 H* j/ C* K
第四節 各種引緯方式的特點及選用 2863 s) t! j/ A4 S/ D' Q7 d$ O& K# q! F
一、入緯率 286& |; P# m9 @/ a8 K( g# E9 {. h
二、織機時間效率和生產率及紗線的受力和紗線的品質 286
- U6 h* _0 A$ f5 L! p 三、緯紗回絲率 287$ N4 U2 i+ l% t* h
四、緯紗的線密度范圍 288
! H+ g& p( j/ W: s1 D, x/ F% } 五、織物組織及幅寬范圍 288
: ?0 b" p+ ?7 p1 ^; D ?5 a2 p 六、織機的選用 2899 J; v; |! f/ s* g! } N
七、綜合比較 289
1 y m3 T; G, j第八章 多色供緯 290
% o7 q6 X2 u: Y+ t) w* s 第一節 多色供緯的分類及工藝要求 290
0 S* |2 ]* s$ N; p: z" ?5 W 一、多色供緯的分類 290* G# J/ N* k$ K; x
二、多色供緯的工藝要求 291
; b. @3 S0 B- o/ M; n% f; T 第二節 有梭織機多梭箱供緯裝置 292# |! [; K! d, Y& O1 G8 o }
一、梭箱升降裝置 292
& j' o ~( x* K9 `6 @7 s: K u 二、控制梭箱變換裝置 294 ?: b. y2 y) ~% @
三、鋼板節約、皮結移位及停送停卷裝置 296
& I' k1 B; @, R, h) k I 四、1×4多梭箱織機 2997 b( B4 W d/ t1 j- P* ?
五、梭子的配位與調配 304
; J( ]" p- s3 s+ } 六、1×4多梭箱織機升降紋鏈的編制 3077 U* [0 T8 B7 b& J, |/ k1 w
第三節 無梭織機多色緯裝置 309
, Z& L# f& ]* r* B" [) |0 T 一、無梭織機的選緯機構 309* T( b$ \7 {1 r9 J2 l0 j
二、混緯裝置 313 p) ^( B1 s" D$ S, ?9 L
第九章 下機織物的整理 315
$ o6 T9 p( \+ A( b: l" {& q 第一節 概述 315: m. E% l! a. N' O! N. m* p+ p
一、整理工序的目的和要求 315+ k( Q- J* B0 g
二、工藝流程 315- |6 o; ]# i: e" H5 W* \
三、典型整理設備的主要技術特征 316
: D2 c. u+ X% v1 J X- m 第二節 織疵 317
A- v k& F: u( [, v) L 第三節 驗布 319
4 b6 s" _; L4 l, J" `, c! D 第四節 刷布、烘布及折布 320- Q$ T3 }, }& G
一、刷布 320
! Q. ~+ d. y, y9 c" B" [$ [, G1 \ 二、烘布 321! W' d8 w+ P8 D4 p; X/ A( L0 f
三、折布 321* c$ r# P ]# O3 e1 Z. E0 l
第五節 分等 322
2 [/ C8 [. ]! T! J6 H. v* P5 M 一、本色棉織物評等 322
4 v5 ^$ M7 X( w- A9 b+ W- }% D 二、分等的具體步驟 324
# X. ^" p4 K( w7 i6 |- A$ \4 |2 d( x 第六節 打包 324$ z& r* @! ]8 {1 n) \- p) R
參考文獻 325: I! w- h& W, O. [( k) x
7 P! l8 q7 G/ V"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