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的針和線:刺繡與香包,王光普,張燕,PDF。37M。
6 w. o7 w2 q U
" s$ y) d( l& c+ e0 g
內容提要
% ]! W- a9 I: S( W8 i# c在中國民刺繡品中,留名青史的民間藝術家幾乎沒有。但從人們生活需用來講。刺繡日用品、衣飾、鞋帽為主體的刺繡物件,始終沒有離開人們的日常生活。它們的制作者,多為中國古代婦女,她們靠著一針一線,繡出了中華民族藝術之魂。刺繡從古至今都是中國婦女的拿手絕活,婦女又占人口一半,所以在現代化的今天。仍被人們頌揚為“母體藝術”。9 s6 v* g* o& J% s
目錄" r" [! Q- V( L
第一章 追尋刺繡的歷史蹤跡/001
& e/ D" B& b- [4 y一 出土文物和典籍中的刺繡/005
: d! s" s, C, Y% `; d二 流派紛呈的明代刺繡/007; m2 U0 @- p9 I; A# l3 i4 }! K
三 富貴華麗的清代刺繡/007
+ Y4 @! m2 A7 O, B4 a* Q0 P! R) u9 W四 工藝出新的近現代刺繡/0099 a1 M1 J& ~8 T$ n4 w: V
第二章 飄散生活氣息的民間刺繡/010
! M5 S+ r! N0 m6 l$ v; n9 J* }一 情趣盎然的童用刺繡/0115 F7 o) b1 L% [1 a: K( C6 f' P7 k
二 男女嫁娶的傳情繡物/030
) |& U* g4 f+ b4 d0 f三 長壽多福的老年刺繡/051# @( ~/ {0 r2 p; }9 q' `) }
第三章 琳瑯滿目的刺繡飾物/058" I: N X' O' z
一 針插059& g6 D/ y. S" V
二 小物件/066
2 Z' w% V2 C7 A4 Y" V, v; r( u8 ^第四章 民間刺繡與民俗文化/084
- y$ \0 u0 d" Q3 [! L! X3 b, ?一 虎文化與刺繡/085
+ R1 z1 s) T! n! ] J/ w* b6 m3 u# [二 葫蘆文化與刺繡/092
' t& M4 f) v% T: K4 I8 U三 節慶文化與刺繡/096
0 B8 \* A4 M% ]/ W6 E7 x第五章 香包釋義/102: F% X5 P3 J9 W3 A" }" a
一 香包的來歷/102
+ h# |+ W t2 o- B二 民間傳統香荷包/118
/ `5 l4 O7 o" R; Q7 t2 Z7 |6 |三 端午節與祭祀人文始祖/119
' J3 F+ q+ s2 v C2 B; A$ O" W四 香包的獨特價值/130% Y K7 G. Q3 E% E+ y8 s
五 香包的特征要素/132: g8 u. i1 B5 H
第六章 獨具魅力的民族繡品# }& C. \/ @; ]8 B8 |. R
一 少數民族刺繡的天空/145
! h- F: k! _9 x" N( b7 P: Z! a& b2 p二 甘肅獨有民族的刺繡品/147
: }- k- c' L9 _5 }-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