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廠空調工程(第二版),陳民權,張宗新,詹大棟,PDF。紡織??茖W校教材,有電子目錄,21M。% h/ E, e; I* L* ?( i( l: Z' { W
1 S( Y8 L' t) z) c9 |* v S4 P
內容提要
6 ], c3 u7 s( {# k! z本書是紡織??茖W校紡織工程專業的教學用書。書中比較系統地敘述了紡織廠空氣調節的重要性和空氣調節的基礎理論。主要內容有:濕空氣的物理性質、濕空氣i—d圖及其應用、空調系統的冷熱負荷計算、空氣調節的基本原理與空氣調節過程計算、氣流組織與送排風管道計算、車間溫濕度調節與管理以及紡織廠的除塵等。書中還結合空調設備介紹了通風機與泵運行特性的測試方法和紡織廠的空調節能措施與方法。2 s8 u* i2 \0 b; y$ Q! L# ]8 {
本書可供紡織??茖W校、職工大學、電視大學和業余大學中棉紡、毛紡、機織、針織和絲織等專業作教科書,也可作為中等紡織??茖W校和有關技術培訓班的代用教材,并可供紡織廠技術人員參考。1 a/ M1 [! s P- b! l
目錄% L; {; [1 [; `* [( J
緒論 12" g% \" ]+ e0 X) _
第一章 紡織廠空氣調節的作用 15, `& c$ d C2 }4 }& _' G2 r4 k
第一節 空氣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158 @+ q, O4 P$ U1 n: S
一、空氣環境與人體生理的關系 156 {9 x/ x/ I/ \3 y" d7 f
二、紡織廠的有害物及其危害 173 B. O/ K8 \6 S3 o. d" d6 v7 B
第二節 溫濕度與工藝生產的關系 181 R- h* B9 R, o% E+ d5 |
一、溫濕度對紡織纖維性能的影響 18& u% s" U: R! ?9 E3 K
二、紡織工藝與溫濕度的關系 20) J/ L* D( t3 J8 K. C- \6 g2 N* `+ b7 @
本章小結 29/ e% x1 s$ g6 H2 g. v" ?- G
思考題與練習題 29$ t7 x/ c% c% V# m( h9 X
第二章 濕空氣的狀態參數及水蒸氣 30& M1 g" d7 W- z
第一節 濕空氣的組成和狀態參數 30. ~8 l# ?5 B5 a' U/ @* H
一、濕空氣的組成 30
6 d* N4 h+ R: P2 C8 R$ f; c/ D 二、濕空氣的狀態參數 31! y8 ?8 }7 M! G+ U* V4 l3 h3 U
第二節 水蒸氣 387 _# ] r% w1 v' ?3 l, a3 \6 q
一、液體的汽化 38
% x, v6 r0 o1 o. {; p 二、水蒸氣的定壓發生過程 40/ z. W# v/ d1 Y0 P; s/ N
三、水蒸氣的P-v圖線 42
, ^ v9 h, }% G, b7 P 四、水蒸氣圖表及其應用 430 J! ^5 K3 w: ?' F' V
本章小結 45- c7 w; C% S2 R
思考題與練習題 46. ?8 x* K5 N5 \; o
第三章 濕空氣i-d圖及其應用 48) }5 H! J* u+ s* w+ {! q/ J
第一節 i-d圖的繪制原理 48/ d+ a. k% {/ o9 [
一、坐標的選定 48$ a& l5 N+ G: q8 ], g1 D! V, }/ { s
二、等溫線 48
+ p5 C6 M1 N* c 三、等相對濕度線 492 q; w" {7 {. k/ M5 q
四、水蒸氣分壓力線 49
' Y1 F& A, y; N! G3 Y" X1 G 五、熱濕比線 49
- a# U9 j J, t! i6 N8 u+ H第二節 i-d圖的應用 526 J; s0 z# I9 D: o. _. u
一、確定空氣狀態及其參數 522 r0 k# J# T+ T
二、確定空氣的露點溫度 525 z( B, {! ]1 `% \4 @
三、表示空氣的狀態變化過程 53
. X2 G+ f4 |8 ]% X& @1 F 四、表示不同狀態空氣的混合過程 56
# F( x$ R. L9 \' A$ ^% i第三節 空氣狀態的測量 58
/ L5 j- @" o% m5 C6 W5 ~ 一、溫度的測量 586 g. M3 b7 J6 }+ u5 o
二、濕度的測量 600 K) c' \, O+ J/ z3 G$ _6 V
三、微風速的測量 66/ | B1 [# y6 F$ A! ^! }
本章小結 68
& ~5 A( E8 n* B6 C9 V# w8 {思考題與練習題 69( H+ y n5 U# c l6 |
第四章 傳熱及冷熱負荷計算 72& ]8 P9 q. g, W" S3 h
第一節 傳熱的基礎知識 72# o) d1 L6 F) O) y
一、熱傳導 723 N& b* q: L6 O3 V6 |; b
二、對流換熱 76% n1 A% w' m1 c4 @/ ^, j" l% U; o
三、輻射換熱 78$ y' b {0 i g/ h
第二節 空調系統的冷熱負荷計算 80
2 C( P; v' h% f' e 一、房屋熱損失 80
( y! ?0 I; H2 ^ 二、車間的散熱散濕量 881 e& `- Z- J$ D( E4 n, @7 s& t" \
三、空調系統總冷熱負荷的確定 92 A4 E! f' k r& w
本章小結 986 E. P5 T- V' {4 y
思考題與練習題 99- Q' f) C/ @) D3 g8 B% }
第五章 空氣調節的基本原理 101
. z% _& ?5 V0 ^) o/ r4 G7 c% C第一節 紡織廠的送風系統 101
- v H, b6 R, r) a2 G2 S/ g! F 一、單通風 101 i" C2 c# M! l; }; O
二、通風噴霧 102
, F: s; r T4 x3 r+ T# U 三、空調室送風 103: \5 @( H8 Z8 o l) a
第二節 空氣被水處理時的熱濕交換原理 106% A; V1 ^. B/ C: x: a9 {$ q
一、空氣與溫度不變的水接觸時的狀態變化 106
( `4 d( I, c0 i/ f7 o3 H& U9 q } 二、空氣被不同溫度的水處理時的狀態變化 107
) a/ n7 g' w+ m 三、空氣被水處理時的多變過程 109
: q" D$ C5 C& z3 K 四、噴水室的熱工計算 111$ `, h# k. s4 i' A0 F5 S4 [4 G; ?# p
第三節 空氣調節過程的分析和計算 118- M: s+ ^! w+ r
一、夏季的空氣調節過程 1185 _, f. x, W+ K4 X* j4 t: R7 o
二、冬季的空氣調節過程 125, }1 h' C5 G9 I' i" X; e
本章小結 133" j* d$ Z7 c" a9 ^+ D/ @0 \0 c
思考題與練習題 134
9 @6 V. Y- f% M3 }- a第六章 空氣調節設備 137
9 _0 p, }0 h( T第一節 空調室送風系統概述 137& m# c# E4 r9 |: g4 t+ q# z
一、空調室送風系統的構件組成 137
# |' C$ y/ ]: U 二、新型空調系統的類型與特點 139
5 G+ S8 V, }- R% M9 {第二節 空調室設備 143
% N1 a- \, z5 b+ s 一、進風窗 143. p7 O) \! x8 h
二、噴水室 144' F+ W- S- o" ~& s2 K
三、回風窗 155 a9 y9 A' o$ j2 i7 r1 p; j
第三節 空氣的加濕與加熱設備 156$ v$ y; M1 I4 X6 {) p! F$ N: Q6 e
一、空氣的加濕設備 156
. P4 T$ `& Z) E" a& [& Z 二、空氣加熱器 157
1 [5 Y1 F! s* u' G# N2 Y: l本章小結 161
. @2 d0 B) l; h( v6 X思考題與練習題 162 r. U4 U) P4 V6 E% |, l
第七章 冷源 163
+ G/ d; M: q3 c' n8 U& T; D8 V第一節 天然冷源 163: r8 S% u5 J% I* }
一、地下水 163
& D. H! O2 ^" m: k/ p' x 二、深井回灌 164
% K% ^; Z+ M; R第二節 人工冷源 167
, P# }$ w+ Y# a, f5 G* ?; G6 v 一、壓縮式制冷機 167$ J" \) ~" p$ Q% Q0 l2 O! |
二、蒸汽噴射制冷機 1772 ^! U b8 y3 s+ n3 {* U
三、吸收式制冷機 178
% q# N, ?3 ]2 u4 N! }% [% C" N9 T 四、冷卻塔 183% [# x0 Y! D- n2 G/ M
本章小結 185
7 Y3 [4 k' ~" ?. R! Z2 h思考題與練習題 185# F0 \* c9 v# r( \" B
第八章 送排風管道計算及送排風方式 186
0 R& d8 x1 l6 J1 Q5 @" H第一節 流體流動方程式 186( m$ P1 K$ V* _" T4 A8 w T
一、流體的粘滯性 186
# v0 J1 m: R$ w* b 二、理想流體和實際流體 187
7 Y0 w/ e+ k8 f; h4 { 三、管內流動的連續性方程式 188# U, I$ x7 ^% U0 Z/ X
四、柏諾理方程式 188) p0 b+ n4 S( Y3 {
第二節 流體流動的狀態和阻力 190
& w/ I8 W1 x. t3 A9 M 一、流體流動方式 190
! f/ Z' a7 }5 O+ | 二、實際流體在管道內流動時的阻力計算 192
/ w* u* c6 T& M# a: D第三節 均勻送風管道的分析和計算 200. {7 ~$ N! v1 n. ?
一、均勻送風概述 2008 \% j! x* n2 t- t S6 C( l) }
二、送風管道空氣的靜壓力分布 2010 x9 z% |1 R$ f2 e
三、風道的送風不均勻系數與初速比 203
/ ]" y5 U7 L5 U8 H3 I 四、自由射流 206
- H4 Y5 V5 J$ s第四節 送排風與氣流組織 213
( `/ w2 r" K% p0 C9 o 一、車間的送風方式 213) S, r+ V. _( Q
二、車間的排風方式 217! w6 C7 |" A$ x
三、車間的氣流組織方式 218
+ Q5 e( }) N" K" V7 K F. L第五節 流體測量 220' r% V' f" Y1 q
一、測定位置的選擇 220
2 i: Y! {+ u( n! k0 `6 m 二、風道內風壓的測定 221
0 a1 K! {0 S' f: }' X 三、風道內風速的測定 227# R# _& D3 E; l0 \
四、風道內空氣流量的計算 228
! s( |7 a; j* U+ x 五、水量和水壓的測定 230
5 I$ d+ H5 W$ P本章小結 230
0 }: v9 G% z5 U9 @& g4 H2 C思考題與練習題 2319 g8 _, b+ T$ K" b; r3 K
第九章 通風機和泵 234
3 c' M( n- N% e ?第一節 通風機 234
% G1 w# Z( v! h$ n6 E- }1 u 一、通風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234+ \; Y4 |) F0 ^; i' h; J
二、通風機的性能參數及性能曲線 239# e$ G3 S. ~% l: P; m& I; `
三、通風機在管網中的運行 242
' ]& W( w7 j& Q- @5 ` 四、通風機的選擇 249% r) E& z8 x4 W
第二節 泵 250
) H$ H7 H; R' }2 M 一、單級懸臂式離心水泵 250
8 J: _( q7 Z8 ] 二、深井泵 2528 H4 H+ S& w* G+ j
第三節 通風機和水泵運行效率的測試 2530 B* O; ]; `$ q
一、通風機效率的測定 253
6 D2 _* R3 \; a& ^/ s( p 二、水泵效率的測定 2548 i3 e* F7 y1 X1 w# i8 p+ _
本章小結 2569 O% Q K. n6 o; G
思考題與練習題 257
" a; ?6 l+ Q" v6 _' _- t第十章 溫濕度調節與管理 258
$ r, b% J$ m$ c' K第一節 我國的氣候概況 258
9 l0 A* v6 g! K |第二節 日常運轉調節和全年性調節 259
6 V( W+ |# ^4 p) C 一、日常運轉調節 259
0 Z) E% `) `- n g; \6 { 二、全年性調節 2632 f0 A( G/ @; v( V
三、特殊情況下的溫濕度調節 266
$ x* g% {4 K2 d6 x% }第三節 溫濕度的自動調節 268
5 M7 b9 g) { [7 r/ `4 ? 一、溫濕度自動調節概述 268
~1 P) |/ T0 F. O/ q# b9 b6 d 二、自動調節系統的分類 270
( _8 Q+ k' @* o) X, c 三、紡織空調溫濕度自動調節系統的選擇 270
4 x) l! M6 q5 F' R) M6 Z( [第四節 空調管理與節能 2731 H+ C, X: q0 T4 Z4 a
一、紡織廠的空調管理 273- {; g9 S9 B3 o1 g
二、紡織廠的空調節能措施與方法 274 l' r, B3 v) \, I
本章小結 277
# V0 t- {, k2 }; b8 b& ]思考題與練習題 278
- A' f2 ]6 R% r* I第十一章 紡織廠的除塵 279( U1 T( |$ h' S. }, k F! Z
第一節 概述 279" h3 x& P e6 S' O
一、除塵的重要意義 279
. e& e5 y l$ Q P 二、車間空氣含塵濃度標準 280) @+ W, K; R/ T0 b8 l. x
三、除塵方式的分類 280
7 C9 _" p3 g6 R4 g H0 [( L第二節 過濾分離除塵 280
7 Z4 D. _* a( F8 B% i* h 一、基本原理 280
) w; E$ [; x3 P6 h 二、過濾分離除塵的特征參數 281
_/ |" }, P5 c7 f 三、過濾介質 283$ K' ^( x# \. ?
第三節 除塵設備 2830 |1 P% }7 {7 s
一、大布袋濾塵器 2847 B& e9 r5 N% \5 ^: y+ s
二、A171—21型、A172—AU052型濾塵器 284 H6 U; |: v( b" R9 n" `
三、FU型除塵器 285( I3 A. k6 q `, f% O
四、FKT型除塵器 288
5 J% x+ t9 U# i) ]7 k; J6 p r 五、XLZ型除塵器 289* _# q- v8 { s. I5 e# A' L9 |
六、LFU板式除塵器 2891 ^0 `5 E" P1 u5 r
七、蜂窩式除塵器 291
- t+ p9 w& F+ O$ |8 X4 K3 w 八、鼓式除塵機組 292
! o" Q6 F: e) J- R& T2 M7 g7 e" R* V 九、間歇式吸集落棉機構 2934 Y& o1 J$ r1 f4 N0 `+ L$ k
第四節 除塵技術的測試與計算 294
D% f0 W' Z' r* g& P1 b: T% j* C, F 一、空氣的含塵濃度 2943 v) c- m! d m2 R* _: J
二、空氣總含塵濃度的測定 294/ c- }6 a' `0 i% F. a7 [
三、呼吸性微塵濃度的測定 2956 P* J$ [; A# X9 n% }
四、空氣含塵濃度和除塵效率的計算 296
2 L, g. D- S4 g( w 五、除塵系統的維護與管理 298# h8 @+ }# I' h0 Z& J
本章小結 299) a& o0 \/ b! v7 N0 O5 G% T1 w
思考題與練習題 299
5 b' ]7 L' q4 u# n; a. a附錄 301" D# S0 V$ G0 o' T
附錄表1 空氣物理性質表 3013 [# s, X" a% b, p! H
附錄表2 水蒸氣表 303
% ]0 W: E6 s8 \. H附錄表3 溫濕度換算表 309
3 x6 W7 ^" W/ W8 I附錄表4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表 310+ F9 ?. x% O- z1 R
附錄表5 我國主要城市的室外氣象參數表 312) c9 b6 O. ]' R, L2 ]0 K% ^0 `
附錄表6 北緯30°夏季太陽輻射照度J值表 313; p' Z) `, C7 ?- k
附錄表7(1) 北緯30°夏季透過標準窗玻璃的太陽輻射照度J_t值表 315- ?, z1 i( T% U3 i5 Y, q+ u( B
附錄表7(2) 我國部分地區和城市大氣透明度等級 318. C$ S* ?3 [6 c& j/ }; a0 y
附錄表8 飽和氨(NH_3)蒸汽表 319
6 f6 Y8 \; \0 Q" B+ p4 I附錄表9 4—79(S)型離心通風機性能表 3200 M: W/ J. d% X6 Y
附錄表10 FZ40—^(11)_(12)(S)型軸流通風機性能表 322
! w k: m! M" j( P附錄表11 SB—X型單級單吸離心水泵性能表 3247 P% d+ b9 ^* j5 @, |$ E; y2 c/ d& f
附錄表12 BA型離心水泵性能表 325' q7 Q4 j- X8 Y% Y% U) K
主要參考文獻 328) Y1 \3 n, O& t4 y8 N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