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概論》蔣耀興,馮岺,ceb、PDF。紡織高等教育“十五”部委級規劃教材,電子目錄,高清,3.3M。' w8 ?/ z0 w: Y+ z
內容提要2 ^6 R" V8 u, p4 w5 |
《紡織概論》涵蓋了紡織原料、紡紗工藝、機織工藝、針織工藝、非織造工藝等內容。全書共分為6篇,重點介紹紡織工程的纖維原料、工藝原理、工藝流程和設備等基礎知識及現代紡織科技的最新進展情況。
- f, h" b: b( V* B6 W9 G《紡織概論》可供紡織高等院校的輕化工程、服裝工程、服裝設計、染織設計等本??茖W生用作教材,或是跨專業共選課教材;也可供紡織生產、紡織貿易、紡織科技專業人員參考。2 h+ d r& \' [5 v0 ?) X
本教材由蔣耀興主編,馮岺副主編。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一、二、三、四、五、八章)由蔣耀興編寫,第三篇(第六、七章)由石小麗編寫,第四篇由馮岺編寫,第五篇由傅菊芬編寫,第六篇由王國和編寫,全書由蔣耀興、馮岺統稿。
& v f3 m8 ~% L. }# g# a目錄
' C2 r$ a# A. `# q! D G第一篇 緒論1
6 m2 N! R7 C4 h0 i一、課程的主要任務2" j6 V2 J9 p+ J* Q$ X3 V
二、紡織基本原理體系2
6 G: c/ { P8 Q9 F. K/ k O三、現代紡織技術的最新發展5' S2 W, w) |* `( Z6 f) ]
$ M2 N$ H8 t7 C l* p! J& Y第二篇 紡織原料9% o, p, e) Q$ Y
第一章 紡織纖維及其分類106 L& R9 U4 i2 V6 x) P3 k6 h' {+ D
第一節 天然纖維11
3 P7 _) f f6 ^$ r8 @6 v第二節 化學纖維17' x8 Z' R5 E( j& t
第二章 紡織纖維基本性能24: @" T! L& V3 P2 i: m
第一節 紡織纖維的長度和線密度243 G; k( r, s6 \3 }, Z2 Y1 m: v2 Y
第二節 紡織纖維的力學性能27* f- E/ Z! v- w7 a) Q8 E$ U+ s, y1 Q
第三節 紡織纖維的吸濕性30# y. Y* @2 L; o: y: E6 D$ d
第四節 紡織纖維的熱學、電學和光學性能333 |6 Z3 k& D* p K1 G8 i
第三章 新型紡織纖維39
2 X- B6 K, ^! i5 C% b第一節 綠色環保型紡織纖維39
$ N* x% G/ C; @& x, J( E' n( |" a第二節 仿真型差別化纖維45
& h) e1 }) I7 p! C第三節 功能性纖維496 T( M/ f$ `; H" r7 _% b
+ K0 b; v( z0 J/ R# v' i3 t) s第三篇 紡紗工藝53
( y! {; T- x& {5 p% P9 f第一章 紡織原料的初步加工54+ l! N/ [( }6 u7 F
第一節 軋棉54- n+ N& s5 m8 D( a" k; N5 B
第二節 選毛、洗毛和炭化56
: Q- c0 K5 X! u) r7 l第三節 苧麻纖維脫膠580 g/ s$ z" g/ H' t9 _$ ^3 p
第四節 蠶絲精練603 _; m5 t; s @/ d5 r: a' U7 u
第二章 開松與除雜64, n% p# Q* Q0 k/ n% H
第一節 開松64
8 F1 _; E! @( J; L. Y第二節 除雜73* J7 X; m$ S8 ?( N) T/ [1 K+ H
第三章 梳理與成條79
; j( V* J3 L6 P. o8 J第一節 概述79
5 Y+ E0 m* r! I; R$ \. I9 L第二節 兩針面梳理的基本原理81
3 W" l% r- U: I$ {) S% t8 f第三節 針布86
/ L9 j: `% `' b; |+ [7 P. K5 D第四節 梳理機作用區的工作分析90! t3 \6 N0 M; R; n* P# H% q: ?
第五節 梳理機的混和與均勻作用98
. W- m2 Z) s' b9 B: U第六節 剝取與成條99
: p( C3 [$ ^7 C) Z3 V) {, U第四章 精梳104- J+ E( j9 }& v0 ` T, R
第一節 概述104
% I# K! |& }. t) e( Z第二節 精梳機的運動周期107
6 `+ P4 x q9 q# W0 a# R' f/ \% v! p/ X第三節 精梳機喂給作用及工藝分析109( H$ S Q: k! U$ D
第四節 精梳機梳理工藝分析116
2 }3 S% m& C5 h% r0 h* a第五節 精梳機分離(拔?。┙雍瞎に?19
7 s0 p8 p: t- T8 E第五章 牽伸、并合124- o2 q2 `! L% N$ o. F
第一節 牽伸基本原理1244 T% U/ T, J& P$ `9 [( P. Z" `
第二節 牽伸裝置作用分析135
8 y: Y! S0 m5 f. _* F* z9 N B. t y第六章 紡紗工程前紡工藝142
D' n) q3 ?: k" a3 r第一節 紡紗工程前紡工藝流程142
; E- t! \# o1 g! S7 `第二節 粗紗144) F& k2 C3 C) h. h v
第七章 加捻與成紗156 s2 t5 O/ B. e5 { [4 }
第一節 加捻的目的和作用1565 L) p, n8 U& a, H' h) V
第二節 加捻方法1574 O$ n: o" E$ ?
第三節 卷繞成形159& k8 t( j. f: k% q m
第四節 紡紗張力和細紗斷頭161, e$ d( o1 @+ o+ m
第八章 新型紡紗1690 Q t0 N8 y& }9 H, m9 z
第一節 概述169
" [, }7 D3 L6 R/ R( H8 |8 f第二節 轉杯紡紗171
9 |+ K8 B' p2 e第三節 摩擦紡紗175
7 {' P; R g6 l" \' M第四節 噴氣紡紗180
- H6 \0 t/ N, {4 P# u; {
7 c% @1 p. j7 R9 g/ z% i第四篇 機織工藝185" a, H3 L5 b0 _! S4 |& N8 j
第一章 織前準備187" ?- R8 C$ i- R& J0 s4 G
第一節 絡筒187) e% C# c0 F, T% Y
第二節 整經196: u% @3 m3 ]" H# J. Q# P0 R6 o. I
第三節 漿紗205
1 X8 z5 c6 e; ~2 k; X5 Q第四節 穿結經216" D% g T6 {" Q- s! _. T( I+ I
第五節 緯紗準備219
! @& H2 S" x c5 g5 a第二章 織物織造224
7 J3 q9 U. C+ h6 e- H4 |第一節 織機概述224) A5 k$ F- m) q. U/ E
第二節 開口2256 q( e: L& _$ j- g" _; P X, s
第三節 引緯231
4 s: ?) S* w( \% e& ^2 ^第四節 打緯236
3 ~! \$ n* K2 N第五節 卷取與送經238
: O1 P; J6 ~9 ~* r( w第六節 輔助機構和織機的機電一體化241
; U# U0 |: w K第三章 織物244
$ |% h4 h3 [( m# A第一節 織物的基本知識244
2 R7 D. I `' S/ J$ x2 ^% M1 \第二節 織物組織與設計246
5 [5 G9 V) G0 h: \( x. a" R) Q1 c8 W# Q8 V. Z
第五篇 針織工藝2530 {9 s, g8 M4 q1 U* ?8 ] t
第一章 針織基礎2545 [, P9 }' h2 ^/ e
第一節 概述254
. ^8 D8 n2 I0 K; N2 c' j. `: i第二節 針織的基本概念255& I, ^, P, T$ W4 E8 i
第三節 針織物基本結構參數和性能特點2565 O0 X' E' g: N, V! @& f# C
第四節 針織機259
* ~4 I( G5 Z% X第二章 緯編260
! ^, h( U" r+ ~6 U6 i/ m: w8 ]第一節 緯編針織物的形成260
" Z. H! ]& w+ a; p0 g1 b0 S" p第二節 緯編針織物組織的表示方法266
- d/ R2 K, e( B! E+ h0 F5 C2 W第三節 緯編針織物組織267
- B2 \) O7 L8 y! Z第四節 緯編生產工藝與設備274/ g& B% W2 e. o
第三章 經編280! t" T- B% { ]4 f* {3 ]
第一節 經編針織物的形成280
9 b% g l' p4 O第二節 經編針織物組織的表示方法288! Z& }9 `6 v8 Z u
第三節 經編針織物組織2905 A; z3 z9 Z: n4 {" Q5 h
第四節 經編生產工藝297
2 Y1 g' f) l) [3 ~; A5 j第四章 針織成形產品的編織303
6 @; A' V: ]! m: a+ T v第一節 毛衫的編織3033 G: Q( Z. g: R- Z' C, m
第二節 襪子的編織3070 D4 M( }- R' R, k# @% D1 V" ~" D
第五章 新型針織313
# g8 v4 `" C% G" L, Z1 b2 A第一節 新型結構的針織機3139 j6 |8 Q! j& r% P6 R' p; h* x2 q
第二節 計算機技術在針織機械上的應用315. d7 _3 f+ w7 }: T% x6 N3 A+ U2 g
; C" w2 L* c1 \& V: L' V& v, F第六篇 非織造工藝3217 \ s! w% R0 p# D" l
第一章 概述322- d7 [9 a* V9 O/ N; z. N/ ?9 K, W% w& U0 X
第二章 非織造布的原料3303 h y- C. v/ F, H# l! ?( p% R8 ~7 x
第一節 非織造用纖維330" c- S! C6 ~8 {' S3 U
第二節 非織造用粘合劑335
, W8 Y" ?4 v# |- s9 H) \& g第三章 非織造成網技術341
# y3 v$ v2 F. l- ]第一節 纖網341! S; v, [: p$ i8 P5 T$ `( J
第二節 干法成網技術3422 q8 I! c, O% u( J
第三節 濕法成網技術348
+ ~3 _4 ]* X% J) u第四節 聚合物擠壓法成網技術3524 u+ u; l" e% Q/ I# ]1 K. ~
第四章 非織造加固技術3589 p! b) I9 v3 v5 T
第一節 機械加固技術358; U6 Z' K* R) j' D; ]- Q
第二節 化學粘合技術364
! g" H# N/ p7 z5 g第三節 熱粘合技術367' i; b" R3 C$ p* s. A. V7 J
第五章 非織造布后整理技術372
. U ]: P6 @- Y! z7 p- k z/ }第一節 機械后整理技術372! x5 j( H$ `2 P; s( r; ^- y" a5 s
第二節 化學與功能后整理技術374: t1 k! ]/ _% R
第三節 層壓與復合整理技術3777 `% D5 t& W; [* b9 d, Q
第四節 非織造材料及其應用381/ W: J* i( [7 F+ p
參考文獻3861 Q* h* s" D; |' P/ m
* B0 I# @6 K5 W& I% u- M+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