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涼山彝族服飾文化與工藝,蘇小燕,PDF,2008年。清晰度一般。
. }2 v) e! r0 F: K& _
+ Z" e" T5 }. K) u
內容提要/ b6 S. K# \4 }: Q4 \
作者以踏訪大涼山地區的親身經歷和數千幅圖片資料為素材,結合田野考察的體驗,全面而立體地架構了涼山彝族服飾的縱向文化歷史和橫向地區差異概貌。全書共有七章,以涼山彝族自治州三大方言區服飾為寫作的脈絡,從發式、頭衣、頭飾、服飾配件、足衣等方面對涼山彝族的服飾進行全方位地剖析和介紹,同時記錄和展示了涼山彝族服飾制作工藝技法,并從文化人類學的視角解析了涼山彝族服飾色彩、紋樣以及服飾在彝族民俗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F) T2 h* z* D H
本書適合高等院校服裝專業師生、民族服飾文化研究者、少數民族服飾工藝研究者及民族博物館工作人員等閱讀參考。* G' U w- K3 W$ X# y: E2 }
4 E8 ?; E$ x4 `) `/ p目錄2 H2 \4 ?" e, W4 a! K, v
第一章 涼山彝族服飾概述
5 s* d$ y( g3 F$ R, m 第一節 涼山彝族服飾文化背景: d; M$ Y4 }8 k
一、歷史沿革
0 y9 n) `5 c$ H7 j f ^6 F 二、地理位置和氣候
% V) p4 z( u* H- z; G 三、人口與民族
& m( @. N3 e- L4 b$ n- `- { 四、文化與藝術
; O- f$ o4 ^. o 第二節 涼山彝族服飾整體風貌
4 k, j8 S+ J5 l C: K6 O" C 一、服飾概貌9 D, [& ]) D* L# x) V+ G& K
二、服裝結構/ { a: o; k& Y( A
三、服飾手法及工藝特征
% a4 |9 k, [+ S" w% x第二章 涼山彝族三大方言區服裝
, m/ [) |: g3 N5 y 第一節 三大方言區服裝的共性+ v, l9 d/ M7 {& y- U8 t- R
一、以右為尊的服飾觀念7 w) y0 F) `) n; W# b4 h4 T1 y
二、搖曳多姿的百褶裙
0 J2 S6 y. `& d4 }% X 三、獨立于衣身的立領設計$ U7 Q# k' Q% t' M v
四、關于三大方言區服飾的混融性: \) n; p6 a6 N" X5 c
第二節 “依諾”方言區服裝
7 S& J8 U; e9 x9 X+ \0 [5 `. h. } 一、昭覺地區彝族服裝
A4 f- r1 u: ? (一)女子服裝
$ v$ a% H7 s6 N! a (二)男子服裝
" T/ T1 h% u9 J5 M) M( `: W1 i (三)飾花工藝; ]+ b+ P+ v5 _' D; _; Z
二、美姑地區彝族服裝/ I6 w: c; M: L) `# y- q
(一)女子服裝
0 e6 v1 o: X0 o9 b (二)男子服裝
+ j G- y) @) ]. F J# } (三)獨特的美姑柳洪服裝
9 A" C( E* {( L% ~2 b9 G8 Y (四)飾花工藝
- e% r6 @7 o, V 第三節 “所地”方言區服裝4 @, ^# v4 q5 l5 y: }2 V
一、布拖地區彝族服裝
. K; U( B1 a, @$ A' v' c: e (一)女子服裝
) i& q, S+ Q1 Z3 @2 }. e1 l (二)男子服裝; q1 s1 I$ f6 @) k5 R- V% Z7 x4 {
二、普格地區彝族服裝
* l% V; A2 T2 h. U9 A+ J6 |" w9 |( F (一)女子服裝1 \/ ~* s" z) m4 T/ L/ _
(二)男子服裝4 N* @) n" E% `# e
第四節 “圣扎”方言區服裝
/ g4 b( Z8 @0 w' J9 M1 T( o2 n& ]% n 一、越西地區彝族服裝7 g. @! Z8 w* t* {: R, r# @
(一)女子服裝
7 L* }* F6 t2 N0 x (二)男子服裝9 }6 n6 F) B3 @2 ?6 ~1 h; p& J5 \
(三)斜條盤繡工藝
$ D) q6 b- b+ B 二、鹽源地區彝族服裝
" R* r2 e9 H! w9 R/ j (一)上衣" m4 l P2 D- r5 Y+ C
(二)百褶裙與絲線腰帶6 D2 A' R3 g( C1 z8 ]$ [* }
第三章 發式·頭衣·頭飾6 j. F" R) _5 q6 x
第一節 發式
! n9 \; H9 V( X1 y4 }4 P 一、女子發式$ H& e3 t$ j" {
(一)辮發
+ K- \7 k% p p8 N* w; u' E3 b/ u2 i (二)假發辮) E# l) z. j9 a$ H
二、男子發式# k$ R% z7 D, O+ O6 U8 t, X8 U# w3 c
第二節 頭衣! d- }+ x8 t/ J, o
一、頭巾
1 l! R: c5 f) h4 G" C (一)女子頭巾(包頭)9 z5 r" M3 \$ e5 ]& ]
(二)男子頭巾(包頭)“英雄結”. E* s+ X% G" b j1 {% O& t
二、頭帕(帕子)- r. x% V6 J# f5 }8 L6 V( \
(一)“依諾”方言區的昭覺、美姑女子“瓦片”頭帕
) ^3 z. |; ~/ V: {5 U+ H& n (二)“所地”方言區的布拖、普格女子頭帕
" o2 F9 w4 C& g% |* @' J (三)“圣扎”方言區的越西、鹽源女子頭帕* ?! M1 q' j9 p( ?
(四)獨樹一幟的美姑柳洪頭帕
/ W' M& U& ]3 K1 g' `0 `& y/ ^! N4 ` (五)頭帕刺繡工藝- O2 Z4 x8 Y: |5 q9 O3 n
三、帽
4 c+ O( M% P1 h/ Q- \ (一)童帽
4 A1 w& K' P# i0 K! } (二)涼山各地婦女帽( g, h$ h. p" ]6 R# g; a
(三)特殊功能帽子
" A- R6 P4 d/ y# V6 K (四)帽中蘊涵的文化觀念3 i0 s0 E* i; B, I
第三節 頭飾
! F5 x. p4 b+ F9 y5 b 一、頭飾材料
" p7 N) e3 x5 ~; D 二、三大方言區頭飾) U% `% E; U0 Q; y0 o) b" ?
第四章 首飾·服飾配件·足衣9 U0 p8 X1 }; Q/ S$ _5 F
第一節 首飾$ g. p I4 ^- r' q
一、耳飾, H' M; Q: F% U# n9 }0 e- R; ^5 r
(一)耳環$ P* o9 L/ @( O. a" o) ~0 C
(二)耳墜
; ~( Z( ~1 R5 Y) I. \/ B; S 二、手飾# ?' |2 l* g* H% q3 e
(一)戒指1 R& Y' s4 b* F4 k `) x0 ?
(二)手鐲
8 @4 r: ?: }7 i; `1 K+ @' D 三、項飾
- w# p1 s0 a4 t; t, p* M: N 四、胸飾和背飾
+ s& u6 x; t) J! x3 ` 第二節 服飾配件
. E" [- p+ C9 G1 M 一、男女共披的“察爾瓦”、“披氈”
+ i& B$ I n" O( t1 E% m/ W6 t(一)“察爾瓦”, F/ P) I. L: K8 J: K1 a
(二)披氈4 X! b2 J% X: `! ^9 s
二、女子服飾配件
, ~% |" O9 ?- a) s (一)裝飾百褶裙的三角包) l% {1 \" C: M' k
(二)女子腰帶
. @# _2 q* A3 a1 ]2 A/ K (三)背被(背兜)
' a- A( [* a' y1 y- o; c( m 三、男子服飾配件7 y% f, k3 j8 Z5 i `) ^0 N
(一)腰帶% O1 x2 q% W& j7 N! N
(二)佩帶(“英雄帶”)
- ]- d3 | h2 ^# w6 Z7 _ 第三節 足衣
9 t$ U- L" |1 T, ^! ]% l X$ h 一、草鞋(屏)
- e1 h$ A9 x5 N; X* A 二、氈襪9 ]9 \4 b4 \. L: V) p e( C
三、綁腿
7 x5 t8 r+ F1 e& |1 |, [8 d% ?第五章 服飾色彩與服飾紋樣; \7 [+ l6 a e
第一節 服飾色彩
" }% H5 Q9 Z# R$ z! Y' D2 f! B 一、色彩的等級觀念
6 J* a) h$ A3 b% v7 a 二、尚黑5 J% c O1 E& ^4 h
三、喜紅
$ K$ u8 k# l @" O# R 四、愛黃% H& e8 l0 j2 s: M* f! a- v+ S. f
第二節 服飾紋樣
+ o, ]* F; A6 N- m! H9 b; L$ T 一、紋樣分類及寓意; f, g, E3 e7 F3 N
(一)紋樣分類
# H, M/ \" g# |$ @8 \ (二)紋樣的寓意和象征
, K6 G7 B& \) @ 二、紋樣工藝
. L5 g# j/ n3 d/ W第六章 民俗生活中的彝族服飾- L L7 P) q) }+ d6 z
第一節 節日禮俗服飾5 @7 h( u, k2 q$ m* |) V
一、火把節前的梳妝準備
9 T5 H- O* q. K4 a3 r; v# G0 W, L 二、火把場觀眾服裝
) u, V! q8 Q" a+ o+ k* @ 三、火把節中的選美盛裝
" X& d0 r. _ g* N, {3 ?7 h 第二節 人生禮俗服飾+ y- t: p% \$ ^2 y e
一、成年禮服飾
: K* @7 T0 t+ U) F 二、婚禮服飾 X: C! \% v) K) I4 O
(一)美姑彝族新娘裝
" W1 H+ X& a3 E1 m. ]7 y (二)美姑彝族新娘蓋頭
5 F' B' B$ T9 B; D: Z* B0 X 三、喪葬服飾
4 K: m( H+ l, f' w6 _) M% @ (一)越西地區喪葬服飾——死亡歡樂“送”- c% `2 p; V$ ]9 V' J
(二)昭覺彝族喪葬枕頭; }7 ?$ ~% k9 z1 g! d; e0 ?# x
四、神密的“蘇尼”、“畢摩”服飾& |8 |# I. D' X6 V
第七章 紡·織·染
9 s" U9 g6 u: l- ^3 u 第一節 涼山彝族紡織工藝
2 ^0 g1 f4 t/ T( \ ? 一、火草布! H7 D9 w" w1 e
二、搟氈
& F; I: y, j7 Y" z2 l (一)綿羊毛的前期加工順序和方法3 U9 l2 }* k* N5 P
(二)搟氈的工具# K8 e, w4 I, Y6 W! d$ j3 x" V" A
(三)搟制羊毛披氈的方法與步驟5 F& e# q/ X4 h1 _6 l' P- k0 s; I4 U
(四)用搟氈工藝制成的服飾品
) O: q2 Y; Y+ m, X. E1 e, `3 @$ B 三、績與紡' |1 R" }* z8 ~) `
(一)羊毛紗線的概念
/ L4 i8 N% M1 D4 w" [8 {, ` (二)紗線的加捻原理9 l8 u X7 s! M1 v; V5 r
(三)涼山績與紡的工具(紡專)
. K1 _' d: R# z+ H (四)涼山彝族羊毛紗線的加工方法- Q5 z6 d0 h: W4 ?
四、織
( q8 g. w# P( b& q (一)涼山彝族腰機 w, @8 B! |$ J3 X: l# X% L/ m, V
(二)織布工藝
6 Z8 L* W& n' x$ I. e( n' C 第二節 涼山彝族草木染
5 Z& Z( j) z# z4 x N* A! ~ 一、草木染的淵源
5 O; f9 u6 h1 v 二、涼山彝族草木染工藝: k( @. y, s# c% r' ^) k8 _
(一)傀的種植
8 ]3 B7 I' g- T; y3 Q2 l1 z$ T* `- h (二)傀染料的加工
1 U1 l5 `8 z1 O (三)傀的染色工藝
6 R2 w1 o- p' C3 B% b( M. ^ g3 V (四)傀染風格" F- N: ?" N& d( [$ i1 U* J A
(五)草木染的優良性
# b6 p3 \( Q6 A1 I. [2 B參考文獻
+ p5 g# N. F: h4 `6 B7 e u后記
% @3 v5 K% u# b# u+ E$ R'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