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機具] 中國古代手搖紡車的歷史變遷

[復制鏈接]
樓主
發表于 2021-12-26 21:45:4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古代手搖紡車的歷史變遷
+ u( o% i7 D# P4 z0 @
李強    李斌    楊小明

( G- E  ~, U% j) _( `8 R在論述中國古代手搖紡車史的時候,很多專著、論文都用到著名機械史學家劉仙洲(1890―1975)先生所藏的一幅“漢代”手搖紡車圖(圖1),作為實物證據來佐證相關的論點。圖1看上去很像漢代壁畫上圖像信息的拓片,讓人相信其存在的真實性。一方面,圖1展現了古代單錠紡車的構造:車架由2組橫木相連在一起的左大右小2個木框構成,大木框架內放著繩輪,小木框架內置錠子;繩輪是由兩組竹片或木片制成“米”字形輪輻構成,2組輪輻相距20~25 cm,固定在輪軸上,用繩索在2組輪輻頂端交叉攀緊成鼓狀,便成為紡車的繩輪[1];曲柄裝在繩輪的輪軸一端,而錠子垂直于繩輪所在的面,繩輪和錠子則靠繩弦或皮帶相連。另一方面,圖1也展示了紡紗的操作過程:紡婦似乎坐在凳或椅上,右手轉動曲柄,使繩輪旋轉起來,通過做循環運動的繩弦或皮帶摩擦錠桿,帶動錠子旋轉,從而給繞在錠子上的紗線加捻,同時紡婦左手則牽伸錠子上的紗線。2 a' v2 p8 \; f' H: I0 }* p0 N$ e

( [+ W# G* m# j! |, Q: s$ y4 A

/ ~: \5 Y* I- Z8 Q8 ^' R

" m+ O8 w& J% B8 g* ~. e1 對《手搖紡車圖》的質疑# @( T. b) o, |/ K/ _7 p$ d  [6 ?
1.1 對《手搖紡車圖》出處的疑問
3 T5 N; A: ]% H0 U/ `4 C. E該圖是劉仙洲先生在北京琉璃廠某一店鋪購得的漢代壁畫摹擬,早在1962年劉先生就將該圖用于著作《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一編)》的寫作中[2]。其后,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編纂了3部影響較大的紡織史專著:1984年陳維稷等先生主編的《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古代部分)》、2002年周啟澄等先生編著的《紡織科技史導論》、2002年趙承澤先生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 • 紡織卷》,這些專著中都引用了圖1,但未對其進行認真考證。一方面,他們都沒有說明其圖像的類型(畫像石、畫像磚或壁畫),導致讀者認為其圖像來源于古代圖像信息的誤讀,深信其圖像的真實性;另一方面,對于該圖的出處,這些著作卻比較模糊。前兩部專著均沒有標明該圖的出處,僅有趙承澤先生標明“手搖紡車圖(今人摹擬)”。圖像信息出處處理的不明確性和北京琉璃廠出售文物“泥沙俱下”的特點,是筆者對這幅《手搖紡車圖》產生疑問的根源。此外,圖1若是漢代畫像石、畫像磚的拓片或漢代壁畫的摹擬,那它不可能如此清晰,這與漢代畫像石、畫像磚、壁畫中圖像信息普遍清晰程度不高的事實相悖。* R; V# \% \3 w+ R6 {7 |

0 g4 \- M% I' a+ o6 v, Q+ y  {9 Y) Y6 q$ u  `- ?3 N: K- [# o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
 樓主| 發表于 2021-12-26 21:47:42 | 只看該作者
1.2 對《手搖紡車圖》中紡婦坐姿的疑問
4 R* p. I! ?  l圖1中繩輪似乎過于高大,紡婦好像只有坐在座具上才能比較舒服地進行紡紗,但這與漢代紡婦站立或席地而坐紡紗的事實相異。1978年山東省臨沂金雀山9號西漢墓曾出土一幅帛畫,畫面自上而下分為5組,其中第4組右邊為婦孺紡績圖,圖中清晰展現一位中老年婦女站立操作紡車進行紡紗(圖2)[3]??疾焐綎|滕縣龍陽店、江蘇銅山洪樓等地出土的漢代畫像石紡織圖像信息,筆者亦發現漢代婦人紡紗以跪坐雙腿之上或站立從事紡紗活動。漢代帛畫、畫像石中的紡婦為什么沒有座具呢?因為漢代以前的家具都屬低面家具,無座具,人們席地而坐,只有案幾而無桌子。直到東漢末年,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才傳入,這里的“床”是座具的含意,與眠床的床是不同概念。宋人高承在《事務紀原》中引《風俗通》的話說:“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庇捎诮灰慰烧郫B,搬運方便,故在漢代常為野外郊游、圍獵、行軍作戰所用,很少用于家具之用。2 ~9 P' i$ b: ?' |' W9 t
( o( M! y0 T. ^
1.3 對《手搖紡車圖》中紡婦發式的疑問
. X8 W9 q& n' ~' a由于圖1中紡婦的發式并不像是西漢和東漢婦人的發式,所以圖1應該不是漢代壁畫的摹擬。西漢時期婦女發式的主要特點是發髻不高梳,多梳于顱后或肩背處挽成發髻。當時主流式發式有2種,一種是先將頭發中分或偏分,梳至肩背處挽成發髻,露出發稍,這種發式可從陜西西安任家坡西漢墓出土的女陶俑得到映證(圖3);另一種是頭頂頭發中分成兩部分,再將兩部分頭發同時梳至顱后中央,綰成一攥,發稍從攥的中心穿出,左鬢留出一縷垂稍髻,這種發式可從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西漢青銅貯貝器人物中得到說明(圖4)。
  ]) @9 ?- {' Y5 ?( x2 N8 {9 z8 R+ _0 p5 b- G3 [. v) a
% p: a& `1 F" F3 v8 |  _

- ]0 P( o1 p- ~& a5 l! P對比圖1與圖3兩婦人的發髻,可見圖1中紡婦與圖3中西漢婦人發髻的明顯不同;對比圖1、圖4,因為不能看見圖1中紡婦左臉,所以不能斷定圖1紡婦是否有垂稍髻,但似乎圖1紡婦顱后的發稍沒有從攥的中心穿出,使其發式似乎很大,明顯不像是第二種主流式發式。綜合比較西漢兩種發式的特點與圖1中紡婦發式的特點,可以斷定圖1的紡婦形象應該不是西漢時期的人物。東漢時期婦女的發式已從顱后或肩背處移至頭頂,發髻形式各異,變換無窮。有梳一個高髻的,有梳雙髻的,有梳三髻的,有梳扇形的,還有盤髻的,等等,而垂稍仍是十分流行的梳發形式,這種發式可從河南密縣打虎亭一號墓(東漢)出土畫像石中的女性人物得到映證(圖5)[4]。顯然圖1與圖5的發式完全不同,可見圖1中的紡婦應該不是東漢時期的婦人。
5 M' \; b9 O, e) g1 i- U' ]/ v. \2 g* ]( w6 v* ]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3 #
 樓主| 發表于 2021-12-26 21:50:16 | 只看該作者
1.4 對《手搖紡車圖》中曲柄使用的疑問: S( f6 k% {5 k
圖1中明確畫有手搖曲柄裝置,這讓筆者質疑。一方面,從直接證據方面入手,筆者考察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中的紡車圖像信息[5-7],都沒有發現手搖曲柄裝置。即使紡車沒有手搖曲柄裝置,也不會影響其操作,因為可以徒手撥輪輻,使之轉動紡紗[8]。從山東滕州市龍陽店出土紡織圖(圖6)中可看出,從事絡緯的婦人正在用手轉動輪輻,并沒有手搖曲柄裝置。) T: a6 B0 [+ i. o9 z

) L5 m" G/ t5 p' b另一方面,從間接證據入手,考察中國古代機械工程方面中與紡車相似的手搖曲柄信息。雖然,立式手搖曲柄(指曲柄與水平面垂直)早在漢代就已應用于轉磨中,但與紡車中的臥式手搖曲柄(指曲柄與水平面平行)有區別。因為古人技藝多囿于本領域,很少有交流,所以在此可暫不考察轉磨對紡車的影響。古代轆轤中的手搖曲柄和紡車的臥式手搖曲柄有相似性。因為兩者的工作輪面都是垂直于水平面且它們的曲柄都是臥式,所以確定轆轤中手搖曲柄的應用時間可以佐證紡車中手搖曲柄應用時間的大致年代。迄今所見到的最早轆轤殘件是湖北大冶銅綠山古礦遺址的。3 c/ x* D* b0 B
后期遺址——戰國中、晚期至西漢時期的礦井中發現的一根木制轆轤軸(圖7),但它卻不是用曲柄驅動的,而是靠固定在轆轤軸的橫桿或者靠齒輪驅動,因此它不能作為曲柄出現的佐證。戰國時期成書的《墨經•備高臨》中提到守城用的“連弩之車”,有的學者認為“連弩之車”中已經使用了轆轤[9]?!斑B弩之車”是一種用繩扣系箭尾的長箭,射畢后可用轆轤將其卷收回來,以便再射,是謂連弩之意。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說,秦始皇東至瑯邪時,曾使用這種連弩射捕海中之魚(可能是鯨)?!斑B弩之車”中的轆轤應該是輪盤,并沒有手搖曲柄裝置。因為參考成書于北宋的《武經總要•器圖》中的床弩圖例(圖8),弩的輪盤是由軸上插入木棍構成,并沒有曲柄裝置[10]。到漢代的轆轤有2種:一為滑車式,河南省洛陽市出土的漢代陶轆轤即為滑車式(圖9);另一為細腰式,遼寧遼陽市三道壕漢墓壁畫中的轆轤即為細腰式(圖10)。兩者之共同點是:只改變了力的方向而不省力,并沒有手搖曲柄裝置。直到唐代才有手搖曲柄裝置的省力轆轤,張春輝先生著作所描述的轆轤即是這種省力轆轤[9](圖11)。而中國古代最早涉及紡車臥式手搖曲柄信息(包括文字和美術信息)的是北宋畫家王居正所作的《紡車圖》(圖12),圖12中某根輪輻上垂直釘入一根圓木,作為手柄,這根圓木與其固定在一起的輪輻形成簡化的手搖曲柄裝置??梢姖h代沒有出現臥式手搖曲柄紡車,而圖1卻顯示漢代有手搖曲柄紡車,推斷圖1可能不是漢代的文物。
. u( `1 G6 F3 B; [9 B0 s

5 Q9 z1 U3 P9 q) L3 V1 ]9 D  w( r" @0 G" x" h
9 k' f- l) P% Z0 s2 }

1 p2 U" ]2 h2 ^& V, q

2 b9 s! ]9 M4 W% i8 i# `9 }
( F- m  a7 g7 N) M
- b1 Y; k/ f& a0 ~+ t/ v/ L

) w: ]! C8 i! r

# @/ A$ ]! O8 X7 s/ g& K
5 e' O3 d$ _8 {/ t

, B( _) y! R1 y  Z# ~% f' C, s# m; u! S& j0 s
1.5 對《手搖紡車圖》近代性的疑問
5 Z  C7 R9 a$ n/ v1 ]3 J圖1與1905年英美煙公司設計出品的《紡紗》煙畫(圖13)有驚人的相似度。從紡車的構造來看,兩圖中的紡車完全是一樣的;從兩圖中紡婦所紡的纖維來看,都是棉花。圖1中的紡婦左手處有一要很長的條狀物,應該是棉條,因為韌皮纖維都不以拉條的方式紡紗而是以績接、加捻的方式在紡車上紡紗。兩幅圖驚人的相似,即可說明圖1的可疑性。棉花人工栽培的發源地在印度,其進入現在中國版圖較早,但進入漢族區域的時間相對較晚。棉花傳入漢族區域有兩條路徑:一條是從西域傳入。棉花直到唐代才從西域傳播到陜北地區,由于陜北地區濕度不夠,棉紗易斷,只能紡織較粗糙的棉布。更為重要的是引種的棉花品質差,愈向內移,愈碰到絲織業的強大抗拒力,所以一直內移較慢。另一條是從云南傳入。云南傳入的棉花又分兩路傳播,一路從四川,一路從東南沿海向漢族區域傳播。直到元代棉花才普遍在長江和黃河流域種植,漢族人的纖維消費習慣徹底改變,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11]。圖1中紡婦的衣著顯然屬漢族樣式,若圖1是漢代出土的圖像信息,但為什么會出現漢族普通老百姓紡棉花的圖像信息呢?這不得不讓人對圖1生疑,此圖極可能系今人偽作。5 `' V% P$ m0 i9 T, @% E" \

, I  e7 w' q% ^* z5 Z5 k/ n( V% _) \4 A) g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4 #
 樓主| 發表于 2021-12-26 21:51:56 | 只看該作者
2 中國古代手搖紡車史的再界定$ H8 Q% h( t! u5 A7 W2 \. F9 y
既然圖1本身存在著問題,那么中國古代手搖紡車史的變遷就需要進一步界定。
5 f1 C$ ], L0 B
) J3 W3 x9 c/ [4 C" |, g; \/ E( |0 D2.1 中國古代手搖紡車出現時間的再審視  ]7 k  T" O& K0 k4 _! j3 [4 ^
手搖紡車為最初的紡車形制已成定論,但紡車在中國何時出現?至今沒有定論,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王若愚先生的觀點,他認為中國早在商代就有了手搖紡紗的雛形。他的基本論據是河北藁城臺西村出土的2只商代中期的錠輪,一只形似“I”字形線軸,頂底直徑均為3.2 cm,厚2.2 cm。另一只較小,形制有別,似現代縫紉機的底梭,頂底直徑均為2.5 cm,1.8 cm,頂底并飾有圓圈紋。王若愚先生認為這兩只錠輪是用于紡絲的紡錠,故他認為紡車在商代已出現[12]。對此,筆者提出4點疑問:& m2 c6 e) d3 h7 N
5 q& Y0 k( L  |0 w1 P
1)王若愚先生認為手搖紡車在商代存在,另一方面從“手搖”二字說明他認為商代已有曲柄裝置應用于紡車。通過前文分析,筆者認為唐代之前紡車上不可能有曲柄裝置。
% w2 \$ d8 d" G, Q  j) S
5 a# U4 X2 C( o' u2)河北藁城臺西村出土的這兩只商代錠輪也可作紡專中的紡輪之用,并非只能作紡錠之用。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像這兩只錠輪形制的紡輪被大量發掘出來,這是否說明中國早在新石器時代已出現手搖紡車呢?顯然王若愚先生的推論有待商榷。2 R0 Y3 d# T5 p" B$ c- g

+ r9 I. \' Q, i7 y3)按照王若愚先生的觀點,河北藁城城臺西村商代中期遺址中已發現當時商人已使用手搖紡車。那為什么其遺址中卻又出土陶紡輪162件、石紡輪5件呢[13]?既然手搖紡車比紡專效率高得多,為什么商代人還會使用紡專呢?顯然,手搖紡車甚至無曲柄的紡車在商代根本沒有出現。另外,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玉紡輪(紡專的主要構件)22件。婦好是公元前12世紀商代晚期國王武丁的王后,如果商代已有紡車,那為什么商代晚期王后墓中只有玉紡輪,而沒有玉紡車呢?玉制紡車的用玉量對于商代王后的陪葬,并不是難事和大事。因為婦好墓中隨葬器物共1 938件,其中玉器有755件之多[14],可見商王室用玉之多。婦好墓中沒有發現玉紡車,只能用直至商代晚期還沒有出現紡車來解釋。
& U- `8 h- ?, }- J1 g* _* h2 r5 `; i$ W8 `2 j+ t
4)商代甲骨文中并沒有與紡車有關的字出現,但有涉及紡專紡紗的“?!弊殖霈F,這從另一個層面說明紡專紡紗在當時社會生活中的普及性和社會地位。既然商代使用手搖紡車已被否定,那么手搖紡車到底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呢?通過夏、商、西周考古,發現這三代的紡紗工具都是用紡專[15]。而成書于春秋時期的《詩經•小雅•斯干》中有“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褐,載弄之瓦”,“瓦”即是紡專(另解為瓦,在瓦上可用手搓捻績接植物韌皮纖維,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紡車可能沒有出現),全句的意思是生了女兒,放在地上睡,把她包上小褓被,給她玩紡專??磥泶呵飼r期紡專紡紗是女孩子從小必須學的。而長沙戰國墓曾經出土過一塊苧麻織物,其經線密度280根/10cm,緯線密度240根/10cm,比現代經緯各240根/10cm的細棉布還要緊密。這樣細的麻紗,用紡專很難紡出,只有用紡車紡紗才有可能[16]。據此推測,成型的手搖紡車(沒有曲柄裝置)可能出現在戰國時期。如果成型的手搖紡車出現在戰國還只是推測的話,那么在西漢,紡車(沒有曲柄裝置)被充分利用則是不爭的事實。
# b0 @; Y7 M  _9 F' a2 {) f- V* p7 ?! T7 F+ L5 Q5 _2 ]3 i2 U  \
2.2 中國古代手搖紡車的形制變遷
! F0 P* c6 M; ]" _( Q在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中都可見最早的手搖紡車形象,特別是金雀山9號西漢墓出土帛畫中的紡績圖(圖2),圖2中有紡車一部,它的形制是手撥輪輻傳動的紡車:它沒有繩輪,而是由眾多竹片或木片制成輪輻,固定在輪軸上,用繩索或皮帶繞在眾多輪輻頂端,頂端呈凹槽狀,繩索或皮帶就固定放置在這個凹槽里,繩索或皮帶在輪輻所構成的“虛擬圓”的上頂點和下頂點伸出與錠子連動。當然這種紡車也沒有手搖曲柄裝置,紡紗時用手指撥動輪輻,繩索或皮帶在輪輻頂端開始傳動,帶動錠子運動,從而紡紗。這種最初形制的紡車后來在很長時間里沒有演變成有繩輪的手搖曲柄紡車,直到北宋還可以看到這種編排方式傳動繩索或皮帶的紡車形制(圖12),但它有手搖曲柄裝置。從圖12中可見紡車有手搖曲柄裝置,但還是輪輻傳動繩索或皮帶,所以這種紡車可稱之為手搖曲柄輪輻傳動紡車。其后,出現手搖曲柄輪制傳動紡車。手搖曲柄輪制傳動紡車的特點與手撥輪輻傳動紡車有明顯的不同,前者動力機構形成一個完整的車輪狀,后者的動力機構僅是一個“虛擬圓”形。而兩者的傳動機構是相同的,都是傳動繩索或皮帶分別繞在動力機構和錠子上,形成環狀。關于傳動的操作,兩者也有區別。前者是通過手指撥動輪輻,繩索或皮帶在輪輻頂端開始傳動,帶動錠子運動,從而紡紗。后者是通過手搖曲柄帶動圓輪轉動,在圓輪上繩索或皮帶與其部分環繞,并與錠子形成環狀,這樣繩索或皮帶在圓輪上和錠子上做循環運動,通過繩索或皮帶對圓輪的摩擦引致繩索或皮帶對錠子的摩擦,從而轉動錠子,進而紡紗。手搖曲柄繩輪傳動紡車是手搖曲柄輪制傳動紡車最廣泛使用的一種形制,它的出現較晚,甚至比東晉時期出現的腳踏紡車還要晚,直到在元代王禎的《農書》中可見到它的圖像信息(圖14),近代也大量出現帶繩輪的手搖曲柄紡車(圖15)。
0 n. d3 Z" G/ x  \
$ e+ A  ]' J; F: [! Z
- k. X6 M( t& j8 r  h& d0 \9 ^6 j
, l$ A) [0 t; ~$ ]7 f8 p
" R  W! h% m6 x5 |! }; g: f- X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國古代手搖紡車的形制變遷為:手撥輪輻傳動紡車(戰國)→手搖曲柄輪輻傳動紡車(北宋)→手搖曲柄輪制傳動紡車(元代)。
! T9 u4 Y% }/ v4 z+ w4 P# b, U4 s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21-12-26 21:52:27 | 只看該作者
3 結 語6 ]/ O$ N, a! O8 H" d
中國古代手搖紡車史的研究,在學術界未引起相當的重視,很多紡織史專著認為手搖紡車自商代已出現,到漢代基本定型,很大程度上由于劉仙洲先生所藏的《手搖紡車圖》引發的預設所致。然而,筆者認為此圖有些疑問?;谥袊糯佬g作品中手搖紡車的圖像信息和相關文獻信息,筆者認為中國古代手搖紡車的發展并非在漢代已定型,而是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其先后經歷了手撥輪輻傳動紡車、手搖曲柄輪輻傳動紡車、手搖曲柄輪制傳動紡車的發展過程。+ m4 E8 Y1 R* F6 ?, v9 s

: Y; _  v9 F, ?1 D參考文獻. L; ]! O! _9 ~0 l- r+ h: ^
[1]趙承澤.中國科學技術史紡織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62-163
4 I- o/ L/ a- g2 R- V# p[2]劉仙洲.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一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86.
& O* `) T3 F* g$ B) [( o[3]陳锽.古代帛畫[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37.9 G" j; f8 `# G0 }
[4]鄭捷.圖說中國傳統服飾[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71-72.
, x" {" r! b8 `/ C) \* @* j[5]蔣英炬.中國畫像石全集第1卷•山東漢畫像石[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圖版說明16.8 G2 c. R; \" l3 l/ Q
[6]蔣英炬.中國畫像石全集第2卷•山東漢畫像石[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圖版說明56,
* p  p2 p: ^& ]- T( t7 s/ o[7]湯池.中國畫像石全集第4卷•江蘇、安徽、浙江漢畫像石[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圖版說明16,30,52,58.; I  S& l# z: c$ u$ P8 D: Y
[8]張春輝.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二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78,129.. K9 a2 O) b* X  E
[9]胡維佳.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綱——技術卷[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256.
* f4 e- Z5 A* r[10]盧嘉錫,王兆軍.中國科學技術史•軍事技術卷[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65,112.
7 D* q) e8 c' L
) \  k1 t+ i* W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手機版|充值|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 )

GMT+8, 2024-8-7 00: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