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繡活(高平繡活)$ |( W; Z0 _8 m3 J0 }4 u
j+ R7 n) |+ M項目序號:853
7 |7 I& b' S; W$ t( M. b項目編號:Ⅶ-775 }7 k! d; H+ f8 ~2 U
公布時間:2008(第二批)
+ k8 z6 m* w' V類別:傳統美術
# h3 H% q1 M5 G) S2 ?所屬地區:山西省/ e( ~+ c. W" j" K( s
類型:新增項目
6 l/ }: ~9 j(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高平市
( A2 D( I5 A; H5 }, t6 X1 }保護單位:高平市文化館
- y( u# p, e5 d% s0 k
& l' V; z% K# y6 u民間繡活又名“針繡”、“扎花”、“繡花”,由于多系婦女所為,又習稱“女紅”。它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運作時以針穿引彩線在織物上刺綴,使繡跡形成特定的紋樣或文字。民間繡活制成品是民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禮品和裝飾物,它歷史悠久,與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即流傳有“誰家女兒巧,要看針線好”的說法。民間繡活題材廣泛,文化內涵豐富,流傳地域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在江蘇、浙江、湖南、廣東、四川、北京等地,民間繡活得到創造性的發展,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地域風格。
' q5 r3 `( Q3 b% P2 {1 F
% H- V( }4 t! a高平繡活是流行于山西高平一帶的民間刺繡藝術,根據相關留存遺物考證,其歷史可追溯到明代中期。高平刺繡分絲線繡和布貼繡兩種類型,其中絲線繡有平針繡、打籽繡、盤金繡、披金繡等針法。平針繡表現力最為豐富,打籽繡結實耐磨,盤金繡、披金繡則能產生富麗堂皇的效果。布貼繡是對服裝裁剪所剩各色布頭加以利用的一種藝術,制作時按照構思將布頭剪裁成一定的圖形,再堆貼在底面上鎖邊,完成的繡品樸素大方,色彩艷麗。
- K1 K) O4 w( R @: F2 q" ~
s# X; l8 {8 z1 b& R: l4 \高平繡活在色彩搭配上頗具地方特色,它慣用黑、藍、紅、紫或淡藍、金、銀等顏色進行搭配,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一套體現對立統一關系的配色規律。為增強裝飾效果,高平繡活多采用夸張變形的手法,作品重神采而不求形似,體現出繡制者的藝術匠心和當地民眾的審美品位。7 u5 Y6 s/ K8 C1 S2 c
相關傳承人:, Z+ L# U" O+ a4 \
05-2687 趙翠林 女 漢族 傳統美術 Ⅶ-77 民間繡活(高平繡活) 山西省高平市
% i( x: P, J1 q: U! Y
7 M; x0 ~0 ^, J! C# }8 y+ N, o
5 X: H# u* t) s i, U/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