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紗割圈式長毛絨組織的編織
% w1 C% o' S9 b! }編織這種組織,需要在配置針筒和針盤的雙面圓緯機上進行。下圖顯示了織針的構型,針盤針1與普通的舌針沒有區別,針筒針2上有一刀刃3,可以將墊入針鉤的毛紗割斷,故又稱為“刀針”,由于刀針2上沒有針舌,所以它不能成圈。$ k1 B$ @" n3 Q9 x
長毛絨機織針的構型 , b: h. X4 W. H
下圖顯示了該組織一個橫列的編織方法。下刀針有高踵A和低踵B兩種,在針筒中呈間隔排列。由于喂入下刀針的毛紗比喂入上針的地紗要粗,所以下針筒針距是上針盤針距的一倍。上針有高C、中D、低E三種踵位,按照圖示排列在針盤中。下三角分高低兩檔,上三角分高、中、低三檔,分別控制對應的織針。 毛紗割圈式長毛絨組織的編織方法 在第1系統,被選中的下刀針A和上針C被墊入第一根毛紗,但是不成圈,形成懸弧。在第2系統,被選中的下刀針B和上針D被墊入第二根毛紗,也不成圈和形成懸弧。在第3系統,所有上針墊入地紗并成圈,形成平針地組織。在第4系統,所有下刀針上升,將握持在針鉤中呈懸弧的毛紗割斷,從而使毛紗成為纖維束附著在地組織的部分線圈上。按照上述方法循環,可以編織出后續橫列。! y4 ~ u9 x, F
若要改變織物中毛絨(纖維束)的長度,可以調整該針織機的筒口距離h(上針盤口與下針筒口的間距),如下圖所示,使喂入毛紗的懸弧長度發生變化,h值一般在4~18mm范圍內。 長毛絨機調整筒口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