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材料(第2版)》張一心、朱進忠、袁傳剛,ceb。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職高專,ISBN9787506456838,450千字,高清,電子目錄,8M。
% f9 F$ r8 b9 }2 U7 _' E* m內容提要
9 g0 C+ g( p( a: ^1 m《紡織材料(第2版)》著力于使讀者了解紡織材料的種類以及紡織材料化學性質、工藝性能和物理機械性能,并熟悉其對加工工藝和產品質量的影響,通過對紡織材料性能的檢測、評價及影響因素的分析,使讀者獲得合理使用原料、科學選用工藝參數、控制和評價產品質量、商品檢驗及鑒別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 i9 Q5 c8 J. ~; k$ t
《紡織材料(第2版)》既是紡織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專業基礎教材,又是一本內容涉及面廣、程度中等、深入淺出、具體實用的專業技術性讀物,適合相關專業人士參考。本書配套教學資源既是對本書教學內容的豐富,也是讀者學習的有益參考。
( L0 R9 {8 @2 }* V7 r7 Y4 N% } z- f" U本書由張一心任主編,朱進忠、袁傳剛任副主編。本書分為12個部分,緒論和第六章由西安工程大學張一心執筆;第一章由河南工程學院朱進忠執筆;第二章由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陳繼娥、盧素娥執筆;第三章由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李一執筆;第四章由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王雪華執筆;第五章由安徽職業技術學院袁傳剛執筆;第七章由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包振華執筆;第八章由西安工程大學楊建忠和遼東學院服裝紡織分院于學成執筆;第九章由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楊樂芳、蔣艷鳳執筆;第十章由江蘇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瞿才新、吳益峰執筆;第十一章由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周方穎執筆。全書由張一心統稿,朱進忠、袁傳剛分工修改。
9 ^+ ^, c' i7 ^/ ?8 @' H: t目錄
! R) X: v- O* y9 C7 q緒 論 14 p+ f l: y. m% Q$ {5 v, k/ ]& D
第一章 棉纖維 8
( x/ F7 _4 T3 S) s第一節 棉花的種類與形態結構 83 {3 [1 r& N# }, o% q& j: Z
第二節 棉纖維的組成物質與化學性質 15
0 ]+ C6 q G5 C& z) f6 i: Q" n5 K第三節 棉纖維性能與檢驗 17
; n8 @0 ^- j) Q6 E- w$ u9 v思考題 43" t8 F. ?( W- e Z
第二章 麻纖維 453 j' f4 t- L4 ?5 `
第一節 麻纖維的種類 45
, H7 \1 V+ N' Z& V0 y p第二節 麻纖維的化學組成 493 l( i O2 R# Y: {' N
第三節 常用麻纖維的形態特征、性能與應用 50
7 I. D$ t9 w: K思考題 64: j' t0 ]3 G- g
第三章 毛纖維 658 K P: t# K1 E D. Q4 \
第一節 特種動物毛簡介 65- n/ ]) k, M: @# ^; Y
第二節 綿羊毛的種類及質量特征 75 {) j% M X( w% a5 i" D }
第三節 綿羊毛的形成與結構 80
) q1 g. Z e" `1 g, F第四節 綿羊毛的性能與檢驗 86
3 `, X9 A( S( X3 F9 M5 T思考題 103
. \. D1 v7 b& T# p b+ k第四章 蠶 絲 106
2 P% V: E$ B+ H1 p6 y6 K |2 {6 [第一節 蠶絲的種類 106
* h3 l# M! i# \2 m0 f第二節 蠶絲的形成、形態結構 107
: M7 g/ Q% k0 ^$ H/ c第三節 蠶絲的組成與聚集態結構 111
/ Q1 u' E9 G. A9 b/ c6 r第四節 蠶繭的性狀 117
. `1 |9 Q# g+ P0 y5 a. d第五節 蠶絲的性能與檢驗 121
+ [' f$ t6 `* b! ?第六節 蠶絲開發利用 131; v: F ~8 s: {- T/ ^9 \# s
思考題 1341 t2 a; T* @- Z. d& l( \ j4 h" m. @
第五章 化學纖維135
8 N. _6 ? d! n7 I. v第一節 化學纖維概述135
. A% D; \9 o) H9 m' c7 [第二節 化學纖維的性能與檢驗142
* H. f0 g G; \) N- Y& T4 t第三節 常見化學纖維的特性1507 N9 k/ R$ M: c( Z2 l3 X, h0 J1 d
第四節 紡織纖維的鑒別1646 y' q( `, ^1 Z3 t ?
思考題173$ \9 g" o- M- h/ G4 l
第六章 紡織材料的吸濕性1759 o( M5 L8 ]! T& |
第一節 吸濕指標與常用術語175 J' w( d7 R- V7 g8 Q4 T
第二節 吸濕機理180+ V0 ~. b9 }1 \; w
第三節 影響纖維吸濕的外在因素182
7 G+ p/ h7 ~: e$ O/ o第四節 吸濕對紡織材料性能的影響186
# C7 F% M, g7 K, ?- w0 a. f4 J第五節 纖維潤濕性1890 p5 A( l; [; K5 C, G& l% s/ A
第六節 吸濕性測試簡介190 h0 ?. g' o4 |$ B4 ^4 g% {
思考題194
, v/ v6 J& N h7 c, p2 h3 |5 v第七章 纖維材料的機械性能195& j" o/ \0 G7 L* n" b# O
第一節 拉伸指標195: t! L. S* i Q: j6 t$ f3 F& M
第二節 影響拉伸測試結果的因素2010 W! J- r# I+ c% a; Z' p
第三節 黏彈體的力學行為特征207
3 m1 B( f/ p' A% m+ b" |# X% F第四節 纖維的表面力學性質2131 v2 O x, S$ y. x+ |; x8 a; N4 m
第五節 纖維的彎、扭、壓性質簡介220
# [: z% `# ]) _/ ^8 i C1 S思考題229
; I, a6 d- |0 G* y R8 J2 l( V5 n第八章 纖維材料的熱學、光學、電學性質2307 J: p6 W, W- ? O' g, P! C
第一節 熱學性質230+ i V8 W5 _1 G+ D6 z
第二節 光學性質240
7 q5 r; |/ q H第三節 電學性質245
' Z* d, W9 E$ t& M: z思考題250. p/ g, d9 E Q! u
第九章 紗線的結構與性能2510 i. E( x0 f X) c
第一節 紗線的分類251
3 U. i+ T( j/ y8 s8 E) C第二節 紗線的粗細257) e6 {8 Z0 ^ J T- ]
第三節 紗線的條干均勻度260
# j- \1 N& U! t9 m第四節 紗線的加捻程度及結構特征270
! V! J, Y% `% @1 {5 A8 q3 y) B! S第五節 紗線的力學性質 279( k8 N) F. c3 I7 T; i
思考題 281+ o J& g7 A3 d2 w+ E
第十章 織物的基本結構參數及基本性質 284
" E; @$ \2 k y4 N: K( o$ h第一節 織物分類概述 2847 S7 h" Q. C' p: m$ T- \+ H5 |$ Q/ V4 x
第二節 機織物的結構參數 287
, v3 e4 i6 n3 i第三節 針織物的結構參數 291: J+ u2 W0 i2 |. F- ?9 Y: b6 V& `
第四節 織物的堅牢度 294
9 X6 k! z6 R& X+ J- f2 P! A2 k/ @第五節 織物的外觀保持性 3062 F1 b3 C; t% e1 w! m. K; Z
第六節 織物的尺寸穩定性簡介 313( H/ m# `1 m4 p9 B
第七節 織物的風格與手感簡介 315
: c7 N* C T/ W% C第八節 織物的透通性與舒適性簡介 320
|( q& b& u! h5 H' p/ _思考題 3247 s# B, p# a& Y1 ~" D" A6 x
第十一章 紡織標準基礎知識 3266 }$ I% l, I: z: P
第一節 標準概述 326
' f6 X" w9 m0 ~. w" o/ ^2 o" z第二節 紡織標準的編寫 3312 N9 A8 A2 b( z, |$ C# `) D( E' d
第三節 標準化的相關組織機構 335
' U& V" c# U: z4 h1 @* t* l第四節 紡織品和服裝標準簡介 336: ]. Q4 O2 k% M* K* X- U
思考題 341. b1 p) q* }# ^, L
參考文獻 342
( i! a) ]1 d- p4 H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