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花(望江挑花):安徽省望江縣
1 i/ Y, N! e$ m! V9 G: ?7 O, L3 X 2008年第二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I/ I% W- [2 I2 a2 P* _* q
安徽省望江縣流行的挑花工藝是在漁耕并存的農業社會環境中由祭祀供品發展轉化而來的,它源于唐代,最早時人們用毛發和麻布為材料挑制敬神的敬褡,以后逐步發展成為日常家居的點綴。早期的望江挑花主要用于女性頭巾、衣、褲、圍裙及小兒襁褓、圍兜、抱裙、鞋帽的裝飾,后應用范圍逐漸擴大,亦取以裝飾男性的汗巾、腰帶、車辮、褡褳等器物及帳檐、桌圍等室內器具。發展至今,望江挑花已成為當代家居用品如沙發靠墊、扶手、窗簾、壁掛、地毯等的重要組成部分。
2 s/ A2 O7 i, [, A6 W 望江挑花具有針法獨特、做工精細、技藝含量高、難以仿冒復制的特點。它構圖優美,變化有序,色彩對比強烈,正反相映成趣,極富觀賞價值。望江挑花流布范圍較小,受外地文化影響極少,始終保持著古樸、典雅的面貌,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為安徽西南部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生動的材料。 5 `6 c& A% L0 I* c. R# A! h
20世紀60年代以來,望江挑花聲名大振,有大量作品為業內人士所收藏。70年代后期,望江挑花作品三次被選作人民大會堂安徽廳的沙發裝飾,且在博覽會、展銷會上獲獎。目前望江挑花的發展陷入困境,20世紀50年代以前培養出的挑花能手至今健在的都已是高齡老人,當地女青年熱衷于外出務工,極少有人愿意學習繼承這一優秀民間藝術,望江挑花前景堪憂,亟待保護。9 Q2 w9 R: X* s" o) c
% k0 B% {, N. G% Z. p' ?2 J) y# _; \0 ^" q, J$ w! s+ [9 c1 n
' N' A, k3 H# Y# X9 B代表性傳承人:王世福,男,漢族。
" |6 h; `9 B'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