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 k/ k0 z B# a; l N 2.整只管紗退繞時紗線張力的變化規律 2 ]" a+ j& z+ ]5 h$ t6 W
下圖所示為整只管紗退繞時紗線張力變化圖線(試驗條件為絡筒速度450m/min,導紗距離150mm,紗線特數29tex)。滿管時張力極?。▓D中A點),出現不穩定的三節氣圈。隨著退繞的進行,氣圈形狀被拉長,氣圈拋離紗管的程度減弱,紗管裸露部分增加,退繞點到分離點的距離不斷增加,摩擦紗段長度增長,管紗退繞張力也逐漸增加。同時,最末一節氣圈的頸部向紗管管頂靠近。當退繞到一定時候(圖中B點),該節氣圈頸部與管頂相碰,氣圈形狀瞬間突變,氣圈個數減少,出現穩定的兩節氣圈,摩擦紗段長度瞬時增長,分離點張力T1乃至管紗退繞張力T2突然增長。當繼續退繞到圖中C點時,氣圈形狀又一次突變,出現穩定的單節氣圈,其摩擦紗段長度和管紗退繞張力T2又突發較大幅度的增長。在C點與D點之間,雖然氣圈始終維持單節狀態,但氣圈高度不斷變大,氣圈形狀瘦長,摩擦紗段迅速增加,管紗退繞張力T2急劇上升。以上分析表明:氣圈形狀影響摩擦紗段長度,摩擦紗段長度是影響分離點張力T1 和管紗退繞張力T2 的決定性因素,控制氣圈形狀可以減少T1和T2的變化,使絡筒張力均勻。6 m- A) W1 e6 ~8 u. L'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