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梳理] 梳理過程中纖維受力分析

[復制鏈接]
樓主
發表于 2014-12-19 22:18:59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0 p" B& Q( H, P: x8 y* |+ l$ [4 J' q% U9 J) d# M6 d
梳理過程中纖維受力分析

) N7 u% X2 ~6 d1 D* B# _

5 }" o9 c9 |: t. z9 |- Y; }
一、力的類型 
# B+ I. S- r' x8 B
纖維在梳理機上的運動是其受力的結果,為了研究其運動規律,通過分析,纖維集合體在梳理中的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 q8 j% g" R; I. s+ s# k
纖維在梳理中所受的力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作用在針齒上的力

  M+ ?/ @. F3 k; W! r, \
1.梳理力R
( i# D2 Z4 b( f3 ^+ S
當兩個針面對一束纖維進行梳理時,纖維受到針齒對其的梳理力。梳理力大,則對纖維的梳理、分解效果好,但工藝上也應盡量避免梳理力過大,否則易引起纖維損傷或針布損壞。
. ?7 i/ b7 T2 K
2.離心力C
' g. l- z* l$ S' k% |, S& K
梳理機上多數工藝部件均作回轉運動,轉速愈高,纖維受到的離心力愈大。其值可由經典力學公式計算:

7 V, A, g: h( W5 G
C=Mω2r
4 ~; S! q. L1 p
式中:M———纖維質量;
/ G7 D  N( ^  Q+ n
ω———工作機件轉速;
. O  D# {% M  [5 @
r———工作機件回轉半徑。
5 X, _% W2 q; o. h5 U) x$ N
在梳理開始階段,纖維多為束狀,質量較大,離心力較大。離心力雖有使被梳理的纖維及其間的雜質脫離針齒的趨勢,但由于纖維間的聯系力、纖維與針齒間的摩擦力存在,正常條件下可抵消離心力的作用,纖維不易脫離針齒。而雜質在纖維開松的情況下,很容易被甩掉。
' V' o* n: f$ z) \
3.擠壓力S

+ ~  P& }$ b" R+ F
梳理是在兩針齒間進行的,而且隔距很小。當纖維層有一定厚度時,纖維間便產生較大的擠壓力S,方向指向針根,使纖維進入針隙,增加針齒對纖維的握持力。

) Z  m- j. X. L; a9 a4 L# T/ G0 m
4.彈性反作用力Q
3 D( A5 C' S7 y& K2 ?( T3 m8 v
當纖維層受到擠壓時,下層纖維會對上層纖維產生彈性反作用力Q,該力方向指向針尖,阻止纖維深入針隙。
; ^! L2 ~6 B! v; N
5.空氣阻力

) [3 S. N3 w9 O0 l. V* Z' y
在工作件回轉時,被其握持的纖維總會受到空氣的阻力,其方向與機件運動方向相反,數量級極小,可忽略不計。
$ k9 X5 k0 Y" Z) u9 P0 k$ S
6.摩擦力F
當纖維在隔距很小的兩回轉針面間受以上諸力作用時,有運動的趨勢,此時纖維會受到針齒阻礙其運動的摩擦力F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針面。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到纖維與針齒的相對運動。
/ J0 `9 z- y8 u8 }1 \
3 \3 a/ }4 X7 d, j: j) B* R1 h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
 樓主| 發表于 2014-12-19 22:23:50 | 只看該作者
# t/ J% y: k/ J+ n( w
二、纖維與針齒的相對運動
1.相對運動類型
纖維受到上述的離心力C、擠壓力S、彈性反作用力Q的合力(法向力)U、梳理力R(切向力)及摩擦力F共同作用時,如圖所示,纖維相對于針齒的運動有三種情況:
①在針齒間受切向力的作用而被梳理或轉移。
②沿針齒向針尖或針根移動。
③纖維在針齒上既不向針齒移動,也不向針間移動,發生所謂的“自制現象”。
在情況①下,纖維作切向運動,且纖維在切向力作用下,實現分梳、轉移而形成更小的纖維束,最后形成單纖維,并能使纖維在一定程度上伸直;在情況②下,纖維作沿針運動;在情況③下,纖維可能環繞針齒做相對運動,稱纖維的繞針運動。" o3 B8 C2 e, _- e

% V# L2 P* {3 s& n' I, \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3 #
 樓主| 發表于 2014-12-19 22:26:09 | 只看該作者
6 B& ~! @) N! C7 t- R- C& p
2.運動條件
如圖所示,切向的梳理力R與法向的合力U(假設U力方向指向針尖時為正值)的合力為T。T與針齒間的夾角β為梳理角,β可能小于90°,也可能大于90°,但恒小于180°。T可分解成為與針齒平行的力Ty及與針齒垂直的力Tx。Ty是使纖維沿針齒移動的力,Tx則是纖維束對針齒的正壓力,摩擦力F的大小與Tx有關,它們可用下式表示:
Tx=Tcos(β-90°),Ty=Tsin(β-90°)
纖維若要沿針齒運動,必須克服纖維與針齒間的摩擦力F,即
Ty=Tsin(β-90°)>F=μTcos(β-90°)
tan(β-90°)>μ=tanφ
β>φ+90°
式中:μ———纖維與針齒間的摩擦系數;
φ———摩擦角。
故當β>90°且β>φ+90°時,才會使纖維沿針齒向針尖移動;而當T的梳理角β<90°且β<90°-φ時,才會使纖維沿針齒向針根移動。
同樣,按上述方法可求得:當(90°-φ)≤β≤(φ+90°)時,纖維被阻留在針齒上,發生上述第③種情況即“自制現象”。
根據以上分析,可將纖維在針齒上可能的運動方式直觀地用圖4-5所示的圓錐空間表示。
①當梳理角β>φ+90°時,處于滑脫區,纖維沿針齒向針尖移動。
②當β<90°-φ時,處于沉降區,纖維沿針齒向針根移動。
③當(90°-φ)≤β≤(φ+90°)時,處于自制區,發生“自制現象”,纖維環繞針齒運動。
0 M$ p$ r) N9 x( f

7 A+ K5 P. l: _& p+ w# d& K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手機版|下載說明|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754號 )

GMT+8, 2025-7-22 23:3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