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3 _' r' Q" U2 f
深色棉針織物對棉纖維的要求 . C* ~; c o5 x, \( B
深色針織紗對棉花的成熟要求很高,成熟度是控制深色針織物產生橫條和染色不勻的決定性指標。 5 c% g, F( r2 V. p8 }
與棉花成熟有關的指標有馬克隆值(Mic),成熟度(Mat)、未成熟纖維含量(IFC)和未成熟纖維百分比含量的極差等。 - ?& y# L; Q c7 A& D
馬克隆是英文Micronaire的音譯,馬克隆值是指定量棉纖維在規定條件下的透氣性的度量,是細度與成熟度的綜合指標,以馬克隆刻度表示。馬克隆值越大,表明棉花纖維越粗或成熟度越好。2007年新修訂的《棉花 細絨棉》國家標準將馬克隆值分為三級五檔(見表)。 + Q' r& a. V4 T
棉纖維成熟度,實際上指棉纖維胞壁的加厚程度,胞壁越厚,成熟度越好,它直接反映了纖維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纖維素在次生胞壁上的加厚程度。棉纖維的染色主要是對纖維素進行染色,成熟度高的纖維纖維素含量高,著色率高;未成熟的死棉因纖維素含量低,著色率差。另外,成熟好的棉纖維色澤光亮,而成熟差的纖維色澤偏向萎暗。棉纖維成熟度用成熟系數來表示,成熟系數為棉纖維腔寬與壁厚的比值。 - M4 K7 | n$ X" J% Q# M8 S
未成熟纖維含量是指一批棉花中或成熟系數低于0.5的這部分纖維含量占整批棉花的百分比?;炫涿拗形闯墒炖w維的含量越小,所紡棉紗織成布染色越均勻;混配棉中未成熟纖維含量越大。所紡棉紗織布染色越易出現染色不勻和橫檔。 ( G- r0 D2 X ] X4 b
未成熟纖維百分比含量的極差是指參加混配棉的各包棉花中,未成熟纖維含量(IFC)最小者與最大者的差值。不同棉花未成熟纖維含量的極差越小,所織布染色越均勻;反之,所紡棉紗織布染色易出現染色不勻和橫檔。
* F/ ~* @& W7 [% @在原棉的選配時,要對上述指標進行重點控制。以下是本人調研、總結出的經驗數據,供參考。
v( u% V; ?; S對于手摘棉,染深色針織紗要求馬克隆值大于3.7(馬克隆值在3.7~3.5之間做實驗確定,馬克隆值小于3.5時不能染深色針織紗),未成熟纖維含量(IFC) 小于10%(一般品種應控制在14%以內),未成熟纖維百分比含量的極差小于5%。
( X) G7 Z( d6 E- ?* v3 q" E機采棉由于成熟度差異性較大,染深色針織紗一般需做實驗確定。 8 \$ n; H+ }1 [ z: `! x. t: `9 t4 X$ T
在調查中發現,有些紡織廠控制纖維的細度或使馬克隆值接近一致,但不注意配棉中各混棉成分的成熟度差異,這種方法對使用同一品種原棉配棉的紡織廠來說是實用的,但如果使用的原棉品種不同、產地來源差異大,這種控制方法就不夠準確。
' S9 U. _7 n8 c' s- `6 r" p: {另外,在紡紗混配棉中需對棉花產地、成熟期、品種、采摘期等嚴格區分、細化,這有利對染色不勻和橫檔疵點的控制。 此外,深色針織紗對異性(色)纖維的含量要求也很高,因為異性的染色性能與棉纖維不同,例如白色丙綸絲染黑、紅、黃等色時仍為白色。
, D& a/ x+ g# S" Y$ c' o3 S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