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2 l( O! v& _2 g" [! Q! H6 ?: R5 A
蘇汰余(1885-1948年) ( |1 G6 F0 C2 x' i7 K. x' h
紡織企業家。原名必潤。1885年生于四川巴縣。早年在重慶廣益報館任編輯,因撰文譏諷清廷遭通緝,改名汰余逃至漢口,進德厚榮百貨土產號充當文書,深得副經理徐榮廷器重。1912年徐租得湖北官辦的紗、布、絲、麻四局,集資組成楚興公司,蘇汰余被引薦擔任公司文犢、財務等要職。楚興經營10年,發展迅速,獲利極豐,蘇從中出謀劃策起了相當大的作用。1921年8月,由軍閥勢力組成的楚安公司強奪了四局的承租權,楚興公司被迫提前3個月結束。蘇、$ {- I2 x ^; N
徐二人乃合計自籌工廠,從楚興歷年積累中抽出白銀210萬兩,組成大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在河北石家莊建成大興紗廠。1923年又與漢口紗商張松樵等合資創建裕華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北武昌開辦裕華紗廠,蘇任兩公司常務董事,充當徐的得力助手。
! ]2 O, t6 M! F4 m3 Q+ G: h1 W Z$ t f6 X# M; C
1927年徐榮廷因年高辭去裕華董事長職務,由蘇汰余繼任。 蘇努力推行舊機改良,并購進最新式大牽伸細紗機2萬錠力謀擴充,使裕華在外資壓迫、內戰不斷的不利情況下仍獲發展。九一八事變后,日紗在東北及漢口等市場賤價傾銷,造成許多華廠停工破產。大興紗布嚴重積壓,靠舉債維持;裕華經營亦一度受損。1933年蘇汰余接任大興總經理職務后,在大興、裕華內部加強整頓,改善管理,先后設立裕興聯合采花處和棉紗供銷點,以降低原棉成本,擴大紗廠銷路。同時調石鳳翔在西安創建大興二廠。1936年他又力撮大興、裕華合資,改組大興二廠為大華紡織公司,增加紗錠1. 3萬枚,自動織機500臺,憑借地理和設備上的優勢,苦心經營,半年內就獲利20余萬元。雁塔牌細布,質地優良,暢銷西北。此外,蘇還與徐榮廷等人集資接辦湖北利華煤礦,積極擴充規模,營業甚旺。
! `/ F" d' ^! E( K; P+ E4 M, ~: ]# A3 ]9 X5 U7 G
抗戰初期,上海、青島等各大紗廠相繼停工,內地紗布供不應求,價格看漲。蘇汰余乃計劃第三次更新設備,擴大生產。已訂紗機3. 2萬錠,布機540臺,因運輸受阻而中斷。1937年裕華、大華、大興三公司營業達到鼎盛。1937年9月,大興紗廠遭日軍空襲被迫停產,后又被實行軍管。為保全裕華、大華兩廠,蘇汰余親自主持拆廠西遷入川。1938-1940年,陸續建成裕華渝廠和大華廣元分廠,并堅持邊修整邊生產。廣元廠地處川陜路中段,考慮到日后用棉能就地取材,蘇撥款資助陜西農產改進所,在陜西地區大面積推廣美棉種植,以陜南產棉,廣元廠出售紗布,供給川北本地之需。1942年為加強企業內部的金融調劑,蘇汰余投資700余萬元,在重慶開辦永利銀行,自任董事長。以后又設立了成都、廣元、西安、蘭州、寶雞等分行。 B; ?& x" _5 w
+ `2 I( x6 ~3 y$ X. @1943年政府對花紗布實行全面管制,棉花統購統銷,以花易紗,以紗易布。大華、裕華存棉減少,紗布價廉,開機不足,企業發展受到阻礙。蘇汰余設法打通關系,用1年時間在成都建成了裕華紡織公司蓉廠。蓉廠規模雖小,但出品精良,銷售甚暢。經營2年余,獲利等于渝廠3萬多紗錠同期的盈余。
) T+ R' z) \3 ~; ^5 _0 e. Z% N
6 p, i& _4 l( ~ Q9 \$ A抗戰勝利后,蘇汰余在漢口繼辦華年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長。同時擴展永利銀行,增設上海、武漢、天津等分行。他利用石鳳翔與蔣介石的姻親關系,聘石任裕華、大興、大華三公司總經理,主管裕大華的對外事務。經石多方活動,石家莊大興廠于1946年1月收回自營;武昌裕華廠也于1948年底部分修復投產。5 }3 @; l: H) U3 p" d
3 N; B" w8 Y) M$ q$ y在長達20年的董事長生涯中,蘇汰余歷經曲折,奮力圖存,將裕華、大興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成擁有6座紡織廠,約20萬紗錠,2000余臺布機的裕大華紡織資本集團。在此期間,蘇還擔任湖北省商會主席、漢口總商會常務理事、華商紗廠聯合會湖北分會主席等職。, F* e" b9 q- W& ~; D: G9 j. o
* E% T0 m7 K# p- ~3 U
F: U0 h: S! |9 u# a4 e'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