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潞綢因產地而得名。晉城、長治兩地古時稱“上黨”,隋、唐改稱潞州。明清是潞綢生產的鼎盛繁榮時期,明初在潞安府設立織染局,專供皇家。當地絲織業一直延續,國家在第二個五年計劃中,將山西省晉城市高平絲織印染廠列為紡織類重點建設項目,于1958年建成。/ m9 l$ b. M2 J
5 N! R8 y% u0 `5 c# T
+ _: s/ b& R: \工業遺產是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記錄了我國工業發展不同階段的重要信息,見證了國家和工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2019年12月19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位于山西省晉城市的高平絲織印染廠在列。4 L) h! b& m0 [4 u* j) o5 p
) ^; K1 e: i6 k0 S5 p1 D
項目位置: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
* t9 \: K" x" u4 Z# O; [* }9 O2 ~
核心物項:鋸齒型聯排廠房;卷緯機3臺,漿絲機1臺,定型機、拉幅機各1臺,染絲機2臺,繩狀染色體10臺,漿絲機1臺;潞綢織造技藝# L. N t0 o! w2 [% k7 A j
& }0 K, G4 X% ^3 K
潞綢輝煌的歷史
2 S" t: W2 i' O3 u; B8 [潞綢始于隋、興于唐,盛于明清。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也記錄了潞綢,從而成為一個有趣、有力的佐證。
# w6 J0 R6 Z1 J' A# Y7 X: U1 ~: u$ a6 S3 F; V
9 X- s5 _" O4 J
《清史稿》記載,公元1856年,慈禧喜得龍子(同治帝),咸豐帝大喜,母以子貴,命配“潞綢被一十八床”。
z+ v5 ?2 a; D
8 a/ ~ t- l' A. G. X! T# C# L$ c6 i- b: v, j) R7 f& D
歷史上,潞綢曾與杭鍛、蜀錦齊名,名列中國三大名綢之一,留下了“南淞江,北潞安,衣天下”的歷史佳話。
: d2 V) _+ }! i4 R& d4 l! C
# } l _: x& `$ W; P8 B! Z潞綢織造技全由手工完成??椩旃に嚢ㄔ线x用、經絲、緯絲、織機裝造、紋制設計、紙板制作、織造和成品制作等八個步驟。
5 n0 m7 ~* u9 s# t/ M2 {* J
x* M- W7 |& D3 k織造所用傳統設備有:手工輪經車、手工打緯車、絡絲車、扶搖機、捻絲車、手工絲織機。# t0 y4 P7 i1 C& |4 r- o8 s% S
; f, S' B9 O n. B產品包括真絲織錦被面、手帕、水紗、皺紗、提花綢、花軟緞等。傳統潞綢手感厚實、結實耐用,傳統織物均為三枚斜紋地和緯六枚斜紋提花,輔以刺繡、手繪等。
j: T: `$ A# @$ }" k( [
, x7 P, I5 X% A K明清潞綢作品
' L7 o2 i# k" e7 B"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