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6 R7 M6 O- l. |8 B: e* i3 N
服裝質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 W5 {, q o# r2 N1 O
2 p. h% H5 A/ F
服裝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 g! l" Q+ H$ S5 c
一、六道檢驗把關制度 9 J: T: i1 t. l" e. \5 u; x3 u
嚴格六道檢驗把關制度,是服裝工業生產經過長期實踐總結,必不可少的質量控制手段之一。六道檢驗把關必須從原輔材料開始,至產品出廠告終,實行全過程的檢驗把關,而不是只把精力放在最終檢驗上。 3 {" R/ ^7 [8 m. Y& P# y$ m, v
1.不合格原輔材料不進倉 5 Z# P' W% V+ j# ^; ` a& E
對原輔材料設專職人員進行數量和質量的驗收,在查看原輔材料數量的同時要查看原輔材料的顏色、幅寬、色差、色檔、緯斜、疵點等是否合格,應及時與質檢科、技術科聯系,以確保采用合格的原輔材料,為產品質量把好第一關。 8 ^: M9 O8 C! ?# q+ Y
2.不合格的原料不裁剪 W& c9 n7 r2 s$ L Z, s0 l
裁剪車間領料后,首先要了解原料檢查和測試情況。在鋪料時,也要注意原料的色差、色檔、疵點、緯斜、污跡等,如遇質量問題,應停止鋪料開裁,及時與質檢科和技術科聯系,以明職責,有利于確保裁片質量,如在縫紉車間發現面料質量問題,裁剪車間應負一定的責任。 : n! _4 p: \8 h% b6 a/ g
3.不合格的裁剪不發片
4 A; A; ?$ b: @6 `$ l5 P0 L# n裁剪車間設專職檢驗員,對每道工序的工作質量進行檢查,嚴格把關,確保以質量合格的裁片交給縫紉車間生產。裁剪過程中,主要把好以下三個環節:
8 i* ^( F9 b' |7 B* f2 t(1)劃樣。劃樣后經檢驗合格才同意鋪料。要根據技術科要求進行劃樣,做到劃樣正確,排料緊密。檢查劃樣塊數、劃樣規格、劃樣絲縷、組合部位色差、劃樣線條是否清晰、套排是否合理、倒順毛是否一致、倒順花是否合理以及檢查對條對格、團花對花和原料利用率等。 & i& s2 | v3 T) y* d+ L4 A! ?
(2)鋪料。鋪料后要檢查平服、松緊、整齊,由檢驗員檢查后,認為符合技術標準規定并簽字同意才能開裁。 : X8 { T, p2 Q# Z8 p. O& n1 @: u. h3 H
(3)不合格的裁片不縫制。開刀后的裁片,由檢驗員檢查核對,符合質量要求,經檢驗員同意簽名后才能打包編號,送縫紉車間。 " i$ h0 Y1 O( Y' `7 v& w$ X
4.不合格的在制品不往下流
+ B8 x2 n. E' z% n2 X4 y% {, E(1)由質檢科專人負責,與技術科、車間輔導員一起對車間班組的在制品、半成品進行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質量隱患消滅在流水線之中。 & S- K; L* A) L5 ~) @' F# ~3 w. `
(2)在質檢科督促,車間班組組織對半成品、在制品進行自查、互查、倒查、專查,貫徹以防為主,消滅質量事故。 + S. o" i6 b( J7 U% _
自查———由操作者按工藝文件規定,對本人操作的在制品進行自查,確保不合格的在制品不往下流。
3 F. h) U, w% R: R' I4 s8 Y互查———同工序個人之間,同產品班組之間,在質檢科的組織下,定期對口互查,對查出的質量問題,做好記錄,作為班組質量考核的依據。
8 n1 r6 ^9 }' ?" u0 h倒查———由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的質量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則應退回上道工序返修,若對上道工序的質量問題視而不見者,則根據個人質量考核評分細則規定扣分。 ) X0 _# t4 S3 o3 ^/ q1 k* t
專查———每組設檢驗員一名,對小組半成品逐件檢驗,嚴格把關,符合工藝、規格和質量要求的半成品,檢驗后加蓋檢驗員工號方可進行。
* C$ d. d7 O* C9 N1 k$ i5.不合格的成品不包裝 % G8 N$ A8 F/ |1 ?2 l' F; m
車間成品檢驗員對產品按程序進行全面檢查,做到不讓一件廢、次品流入包裝車間。 / d; M3 `+ u9 z* D* F
質監科長或專職檢驗組長要對每個環節檢驗過的產品進行復查,如發現有質量問題,則退回返修,且做好記錄,考核其漏驗率與獎金掛鉤。 & H! L9 D" h- x/ a6 S% {8 f
6.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 產品包裝打箱后,由質檢科或廠檢對產品開箱抽驗(抽查方法見檢驗規則),查看成品質量是否符合要求,核對規格搭配、包裝及箱號嘜頭是否符合要求,全部符合要求后,才可簽名蓋章,同意出廠或報商檢、外貿檢驗。經商檢或其他驗收單位檢查發現質量問題而退貨、索賠,應追究質檢科和廠檢責任。- ?8 J% d- N/ ~; u# J2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