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圈的形成原理. Q- `7 m- B: u. E: J4 F V2 p5 u
圖1毛圈的形成毛圈組織的線圈由地紗和毛圈紗構成。與添紗組織相似,它需要兩個導紗孔的導紗器喂入紗線。如圖1(1)所示,其中地紗1的墊入位置較低,毛圈紗2的墊入位置較高。這樣,在沉降片片顎上彎紗的地紗1形成平針線圈,在沉降片片鼻上彎紗的毛圈紗2的沉降弧被拉長形成毛圈,如圖1(2)所示。片鼻上沿至片顎上沿的垂直距離h稱為沉降片片鼻的高度。若要改變毛圈的高度,則需要更換不同片鼻高度的沉降片。毛圈針織機一般都配備了一系列片鼻高度不同的沉降片,供生產時選用。! l# P5 e4 @! @3 a( | {$ @
) e, t' Q0 O m7 o8 k% |0 R' i! d5 ~
毛圈的形成原理 & |- ^! z$ f( [
毛圈織物質量的好壞取決于毛圈能否緊固在地組織中,以及毛圈高度是否均勻一致。因此,沉降片的設計對毛圈織物的編織有著直接的影響。不同型號的毛圈針織機所用的沉降片結構不一定相同。圖2所示為一種構型的沉降片,它的片鼻較長和較寬。當沉降片向針筒中心挺進時,片鼻能伸進前幾個橫列形成的毛圈中去,將它們抽緊,使毛圈更好地緊固在地組織中,毛圈的高度更加均勻一致。在某些毛圈機上,則采用了雙沉降片技術,以便更好地控制毛圈的編織。
& n& e& ]+ j Z. E一種構型的毛圈沉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