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連年戰亂,人民背井離鄉,但統治者的奢侈生活依然,體現在服裝上,尤以質料為盛。如《鄴中記》載:石虎冬季所用流蘇帳子,懸掛金薄織成囊;出獵時著金縷織成褲?;屎蟪鲂?,用使女二千人為鹵簿,都著紫編巾、蜀錦褲,腳穿五文織成靴。
- Z+ |1 u6 [1 h) A! v" y# Q1 W1 [當年,不僅絲織物數量驚人,品種花色也異常豐富?!多捴杏洝份d鄴城設有織錦署,并稱“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明光、小明光、大博山、小博山、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龍、小交龍、蒲桃文錦、斑文錦、鳳凰朱雀錦、韜文錦、核桃文錦,或青綈、或白綈、或黃綈、或紫綈、或蜀錦,工巧百數,不可盡名?!?font class="jammer">" \6 b9 u! y" V1 }& t, F
這一時期佛教盛行亦與服裝發展有密切關系,一方面國人將當時服飾風尚加于佛像身上,這從敦煌壁畫和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雕像中即可看出。一方面隨佛教而興起的蓮花、忍冬等紋飾大量出現在世人服裝面料或邊緣裝飾上,給服飾賦予了一定的時代氣息。再加上絲綢之路上與其他國家的活躍往來,也使中國的服裝獲得一些異族風采。如“獸王錦”“串
7 b5 A% L0 d$ \9 \) G; Q花紋毛織物”“對鳥對獸紋綺”“忍冬紋毛織物”等織繡圖案,都是直接吸取了波斯薩桑朝及其他國家與民族的裝飾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