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特色紡織品] 貴州蠟染、貴州蠟花的起源、風格和紋樣

[復制鏈接]
樓主
發表于 2015-8-9 08:21:3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貴州蠟染亦被稱作“貴州蠟花”,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代。它以素雅的色調、優美的紋樣、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貴州民間藝術中獨樹一幟。蠟染,是一種古老的防染工藝,古稱“蠟纈”,與絞纈、夾結一起被稱中我國古代染纈工藝的三種基本類型。蠟染工藝品的魅力除了圖案精美外,還在于蠟冷卻后在織物上產生龜裂,色料滲入裂縫,得到變化多樣的色紋,俗稱“冰紋”。同一圖案設計,做成蠟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紋”。5 H3 I5 c* E: W3 [- }/ `4 _+ q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
 樓主| 發表于 2015-8-9 08:22:35 | 只看該作者
9 o) A, M; t) ]! A0 Z2 D5 B: c5 R
貴州蠟染的起源在苗族地區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蠟染歌》(古歌),代代傳唱敘述著蠟染的起源的故事:
5 D+ o3 f, W) }% D  j5 K  有一個聰明美麗的苗族姑娘并不滿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總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種各樣的花卉圖案來,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繪制實在太麻煩,但她一時又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來,終日為此悶悶不樂。一天,姑娘又看著一簇簇一叢叢的鮮花久久發楞,辦法沒想出來卻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朧中有一個衣著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帶到了一個百花園中,園里有無數的奇花異草,鳥語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園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連蜜蜂爬滿了她的衣裙也渾然不知。等她醒來一看,才知道剛才是睡著了,可是低頭再看:花叢中的蜜蜂真的剛剛飛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點點的蜜汁和蜂蠟,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著靛藍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試圖覆蓋掉蠟跡。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當姑娘從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時候,奇跡出現了:深藍色的衣裙上被蜂蠟沾過的地方出現了美麗的白花!姑娘心頭一動,
# M1 G8 T9 {" f  c; s  立即找來蜂蠟,加熱熬化后用樹枝在白布上畫出了蠟花圖案,然后放到靛藍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蠟,布面上就現出了各種各樣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興地唱起了山歌。人們聽到了姑娘的歌聲,紛紛來到她家聽她講百花園里的夢境、觀看她染出的花裙、學習她描花繪圖的技藝,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著姑娘教給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樣繁多的花布。從此,蠟染技術就在苗族及與之雜居的布依、瑤族等兄弟民族之間流傳開來了。
  u: W- H  [/ D) n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3 #
 樓主| 發表于 2015-8-9 08:23:27 | 只看該作者
+ \, V( x# a, u; f
貴州蠟染的風格
2 g1 X: ]& W. A+ `1 }) \貴州蠟染是以家庭為中心的手工副業,由于貴州地域和民族多樣性的特點,使貴州民間傳統印染工藝形成較強的區域性,即不同的民族或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工藝特征。貴州蠟染主要流行于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數民族地區,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為勞動人民所創造,也為他們所使用和欣賞。有的具有較為原始的工藝形態,如用動物血液、楊梅汁等直接填紅,或用稻草灰混合鍋煙煮染等;而有的工藝卻比較精湛,如黃平、安順等地區的苗族彩色蠟染,黔南、黔西南地區布依族的扎染等,其色調之調和,圖案之精美、令人驚羨不已。貴州蠟染藝術形成了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是中國極富特色的民族藝術之花。
9 F) n- J/ z" M; Z8 k8 f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4 #
 樓主| 發表于 2015-8-9 08:24:38 | 只看該作者

' ]5 T% U$ [& V! G0 B' q貴州蠟染紋樣' {, n* q9 |( S% w1 O9 t6 J# I
傳統貴州蠟染紋樣分為自然紋和幾何形紋兩人類。自然紋中多為動物植物紋,人物紋罕見,反映社會生活的紋樣逐漸出現。幾何形紋多為自然物的抽象化。由于歷史上的文化交流,已很難確認哪種紋樣是本民族的獨有紋樣,或哪種紋樣是某種民間藝術品的獨有紋樣。有些紋樣雖同一“母本”,不同的民族含義也不同。傳統蠟染紋樣繁多,內涵豐富,現僅選擇幾種重要的作—些闡釋。
7 u$ z( O/ q7 c( Q  銅鼓紋
: l5 X) k  f5 `  m1 x# C0 N這是貴州民間蠟染中最古老的紋樣。銅鼓是一些少數民族極為尊崇的重器,古時在祭祀、娛樂和征戰中使用。對銅鼓的尊重意味著對祖先的緬懷和崇拜。宋代的朱輔在《溪蠻叢笑》中就說“溪峒愛銅鼓甚于金五?!毕鄠飨炄镜募y樣早就取材于銅鼓紋。清代張澍在《黔中紀聞》小說嚴佯僚有斜紋布,名順水紋,蓋模取銅鼓紋以蠟刻板印布?!边@種紋樣在傳承中雖有變化,但銅鼓的中心花紋在蠟染中還是常見的。這種中心花紋實際上就是太陽紋,在圓形外輻射光芒?!疤柍绨荨痹缭谠忌鐣统霈F了,至今有的少數民族仍認為太陽是萬物之源,萬物向著太陽才有生機。在黃下一帶的佯家蠟染中,太陽紋更為多見。
  |$ A: a5 q& T+ W: _! s7 _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15-8-9 08:25:12 | 只看該作者
蝴蝶紋# _, h  f  P5 n% ^
這種紋樣在蠟染中比較常見,在苗族地區特別流行。蠟染中的蝴蝶千姿百態,既有寫實的,又有寫意的;有抽象化的,也有變形復合的。蝴蝶輕盈秀美的形象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喜愛,并賦子其種種寓意和傳說,其中以苗族的傳說最為神圣。在《苗族古歌》中講述了涉及苗族起源的故事:楓樹化為蝴蝶,蝴蝶媽媽同水泡談情說愛,生下12個蛋,由鵲宇鳥孵化,生出萬物,其中一個蛋孵化出人類,苗族的祖先姜央就在其內。這個傳說影響深遠,形成苗族特有的一種文化意識,即對蝴蝶的熱愛和崇拜,就是對祖先的熱愛和崇拜。祖先崇拜是由自然崇拜衍生而來,萬物有靈魂,人當然也有靈魂。據學者考察,人類有靈魂的觀念,在4萬至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那里就開始形成了。因此,苗族蠟染中的蝴蝶紋樣,積淀著祖先崇拜的原始意識。" S6 P; p  c, D) m, H4 l, M2 }* V
  鳥紋
7 W2 N& @3 f* I8 p蠟染中的鳥紋有些是如實摹擬,能確指其名,如錦雞、喜鵲、麻雀、燕子、斑鳩、鸚鵡、孔雀、鷺鷥等,有的則只具鳥形,分不清是什么鳥。它們多有花草環繞,大都張開嘴,或昂首啼囀,或竊竊私語,或比翼而飛,或背靠背像吵架的樣子,生動極了,類似人的生活寫照。鳥,是山居的少數民族姑娘快樂的生活伴侶,鳥紋寄托著她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在苗族中,鳥紋也含有祖先崇拜的意蘊。如前所述,古歌中蝴蝶媽媽生出的12個蛋是由鵲宇鳥孵化的。孵化出的萬物中就有苗族的祖先姜央。因此,鳥對于苗族是有恩的。鳥還可能是苗族先民中某些氏族的圖騰?!渡胶=洝ど癞惤洝分姓f:“大荒之中有人,名歡頭……歡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鳖愃频挠浭鲈诠偶羞€有一些?!皻g頭”又作“歡兜”,相傳為苗族先民的首領。他的形象,是裝飾著鳥圖騰的形象。! Q) @: a( O6 y0 z1 Z* P: {

* w4 }, d' D' M0 x4 P* O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6#
 樓主| 發表于 2015-8-9 08:26:09 | 只看該作者

# m& l2 F/ K& ?# G% z/ o魚紋) `3 p) p, y8 Y; t1 T1 ]% V; w
7 Q2 x; ?) f) i  o- U
魚被作為紋樣歷史悠久,在出土的史前陶器、玉器中就出現了魚紋。由于魚產子多,其腹內多子,因此,魚紋的原始寓意是象征生殖,對魚的崇拜是對魚的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后來歷經演變,出現了別的吉祥寓意。如漢族的“鯉魚跳龍門”紋樣象征顯達高升,魚紋和蓮紋組合象征“年年有余”等。而貴州少數民族對魚紋的理解卻更多地保留了生殖崇拜的原始意識。如“子孫像魚崽一樣多”的比喻,在苗族民歌中屢有出現,在苗族的祭祀活動中,魚是不可缺少的供品,其用意均在乞求子孫繁衍。在蠟染中出現的魚紋大都軀體肥碩,有的大魚腹內還有小魚,有的魚腹內有魚子似的繁密斑點,有的索性將魚鱗畫作魚子似的繁密斑點。這些都傳達出原始生殖崇拜的信息。9 B+ p/ E' w, t) O; y

* `- @0 G5 S% W7 M) ~, Q4 K花草植物紋
$ V  @7 [3 |: I4 l4 s3 a3 o$ z' D- @; q
' u* i2 n3 n' x' s4 P( j蠟染中這類紋樣很多,不少是作為輔助紋樣出現的。這些紋樣不像漢族那樣多取材于象征富貴吉祥的牡丹、蓮花、桃子、石榴之類,這類紋樣在蠟染中雖也有出現,而多見的卻是山間田野常見的花草植物,如蕎花、蕨花、梅花、桃花、杏花、棉花等,有一些已經演變為幾何形紋。這些花草植物在少數民族婦女勞作時隨處可見,伸手可及,她們從中獲得美感,通過想象加工,在蠟染中描繪出極富生命活力和山野情趣的畫面。在苗族中有個傳說,即在古代發生的由中原向西南的大遷徙中,婦女們為牢記跋涉的艱辛,便將沿途所見的花草植物描繪在衣裙之上,后來便作為傳統紋樣保留下來??梢娺@些紋樣中寄托著古老的綿綿情思。
! Z: s& e6 u, Q) P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7#
 樓主| 發表于 2015-8-9 08:26:45 | 只看該作者

4 X4 w- G; q3 G: [  螺旋紋
* t3 d3 \' w0 |6 s% E# Y- B% w+ h6 k
  螺旋紋在中國新石器時期的陶器上就有出現,那是出于先民對自然水紋的摹擬。這種紋樣后來在漢族的民間工藝品中少有出現,而在貴州的民間蠟染中卻較為常見,是幾何形紋樣中引人注目的一種。這種紋樣在流行蠟染的各少數民族中都有,對其內涵的說法卻不同。如丹寨苗族將螺旋紋稱為“窩妥”,對其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這種紋樣是祖先創作的最早紋樣,為了表達對祖先的尊敬和懷念,就照原樣保留下來了;一說苗族在“鼓社祭”的盛大祭典里,要殺牛作供品并敲長鼓祭祀祖先,婦女們便將牛頭和鼓頭的旋紋變成花樣,以志紀念。布依族則對螺旋紋另有解釋,說古時有位聰明能干的姑娘,不幸染了重病,請醫生治療無效。她母親到坡上采了一種“皆皆豆”(漢話叫“郎雞草”)的嫩苔煎給姑娘吃,病就慢慢好了。姑娘為紀念救命的“皆皆豆”,就按其外形繪成螺旋紋,留在衣裙上。布依族還說其祖先“百越人”居住海邊,螺旋紋是表現水波紋;或說螺旋紋如蛇盤成一餅,是表現蛇的形象。! S6 d5 W; p  t, G$ B% E
4 ?  k& k  S  K) z4 D5 ?
  星辰山川紋) ^! n% ~4 w! B

( V5 \# x6 |  b5 s' B  這是概括的說法,其實天空中的星辰云彩,地上的山嶺江河,乃至房屋、城池等,在蠟染中均有表現,不過已經抽象化了,成為整齊的形狀組合。這些紋樣不僅具有特殊的形式美,還有深沉的內涵。苗族歷史上經歷的離鄉背井的大遷徙,是個悲壯的歷程,苗族人民對其是刻骨銘心的。傳說這些紋樣中有的就記錄了遷徙的歷史。這些紋樣有名稱,如九曲江河紋是由大小不等的菱形套結而成,象征江河縱橫,曲折交叉;城界花紋以方形為框架,表示城墻,四邊的小方形表示角樓,中間的十字紋表示街道。流行這類紋樣的地區有這樣的說法:這些紋樣是表現故土的風光和祖先遷徙的經過,如百褶裙上的黃色橫線表示黃河,綠色橫線表示長江,中間的空白表示田野。他們稱這種裙為“遷徙裙”、“母汀裙”。# D# k4 O2 m$ Z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8#
 樓主| 發表于 2015-8-9 08:27:16 | 只看該作者

: m* t7 M5 M+ u4 g! Y4 @1 u& c龍紋8 ~. r0 g3 l! W5 v, f
# V/ P& g( q6 d# k5 e) D+ [
  這種紋樣在刺繡、挑花當中常見,在蠟染中也有表現。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的龍紋極有特色,其外形和內涵.與漢族地區的龍紋截然不同。龍是中國的原始圖騰。世界上古老的氏族和部落,一般都以同他們有親緣關系的動物或植物形象為圖騰,作為崇拜的偶像或氏族、部落的徽記。而中國灼龍圖騰卻是人創作出來的,并無實物。根據聞一多先生的考證,龍是由以蛇為圖騰的氏族或部落為主體,吸收了其他氏族或部落圖騰的部分器官組合而成。漢族自秦、漢以降便以龍為尊,龍成為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征,龍紋逐漸演變為頭角崢嶸、尖爪利牙的威武形象。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的龍紋卻大異其趣,表現為稚拙天真,憨態可掬,與人和自然萬物十分親近。而且龍的形象并不固定,變化很多,如苗族就有水牛龍、魚龍、蠶龍、葉龍、盤龍、魚尾龍、水龍等等。榕江苗族蠟染中的龍紋,形體既像蛇,又像蠶。龍紋的內涵除了龍圖騰崇拜的原始意識,還有乞求納福迎祥、消災免禍之意。
, u  E% A9 u, }9 q1 }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手機版|下載說明|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754號 )

GMT+8, 2025-7-23 18:2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