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藍夾纈_部分1.pdf
(33.79 MB, 下載次數: 0)
+ X. e1 k& Q( I7 t' c1 Q
) f# ~2 x" F) w& G ^! L7 z
中國藍夾纈_部分2.pdf
(31.74 MB, 下載次數: 0)
9 R, S/ Z' i6 G) T
4 z3 v% u* w, }9 l0 }& q( ?1 C
中國藍夾纈_部分3.pdf
(31.17 MB, 下載次數: 0)
; v+ n! f1 o0 y) g* w: r3 c& F7 {
! i# b5 K, w& j; }- d; u掃描版,清晰,黑白,無電子目錄 * t/ J- I$ ]0 |6 C2 L7 g M
* G; Y! O% b, Y; P& D/ Y
內容提要 1 }+ b: D/ x. [1 t' c
& Y9 U3 \1 Q8 I* Q! h, h8 q5 K
夾纈曾是唐代流行的印染工藝,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薩所穿著的便是夾纈彩裝,英國大英博物館、日本正倉院等也都有少量實物作為“國寶”珍藏。自明代以后,夾纈的工藝設計及制作樣式漸不為世所知。上世紀末,夾纈尚存浙南山區的消息傳世后,很快引來國際印染界的關注,2003年,日本專門開辟了一條“中國藍之旅”文化旅游專線。 * P7 }8 {: O. z F' G4 _0 a% J# ~
本書作者研究民間文化多年。自2001年9月至2005年7月,作者遍訪溫州、麗水、臺州及閩北寧德地區、閩南泉州地區的雕版藝人、染坊師傅及民間戲班老藝人等,對藍夾纈的原料、印染、版刻設計等一整套流程作了前所未有的詳盡記錄,對藍夾纈流行地區的民間文化圈作了社會及人文的歷史分析,澄清了作為“四纈”之一的藍夾纈由盛漸衰,及至湮沒的歷史之謎。
" f" j* L" V T8 w; T/ \- v |在掌握1000余片紋樣的基礎上,本書第一次提出藍夾纈的概念,破解其紋樣為清末至民國年間流行于當地的昆曲、亂彈戲文,分類歸納出其歷史發展各階段,且一一予以命名,填補了國內國際本領域的研究空白。 ) f3 w5 t# U7 |0 |! L
0 P3 s0 m9 b$ u; h8 X目錄 / ~, N. u4 K+ F- C: U8 u9 k! ]
X; _- G; g( g& p3 S* c6 ~9 A楔子 6 l& E; i9 D( S. f* A l
+ }* i5 j( ~# {) ?) S8 {9 r) L. y第一章緒論 # C8 k+ S* h. q$ [3 z8 t5 _6 K% T
第一節歷史的最后遺存 9 n7 H% E$ O# N) ~8 X4 v
第二節留住手藝的反思
; @5 F( F9 v! yBox:蒼南薛氏作坊現狀片斷 3 X: v6 G. K( h6 o# c# J3 I; J
: o0 ^% `' `" x5 N- E2 z- E* U1 ~第二章藍夾纈的人文背景 - {5 E* e \: O5 b( p
第一節生活應用及發展各階段 2 `& f; i: I0 u$ c
第二節戲文題材分析
, i* I; Q# S3 A6 [Box:永昆第一代女旦周云娟訪談錄 * ~ `& ^, K' M/ t
/ f" B* ^' |4 D3 C1 q; Q0 Z' |
第三章藍夾纈的社會背景
9 x+ z) z$ j+ n4 U$ F( E" E第一節種藍和打靛山民
! X6 y4 b" V$ S. r' N鏈接:制藍成靛 & m- F" A9 Y k3 S8 R* q6 J8 D& X% P
Box:靛農黃宣法口述
* _# T% k) U$ q8 `第二節紋樣和刻版人家 2 P u6 C% ]8 N
鏈接:琢木為版
2 m* P4 ^/ A+ gBox:施氏花版回憶錄 ' B' c1 j7 F9 r8 h
第三節司務和染坊檔案 4 }: ^7 Z5 G3 k; N' g! {2 I
鏈接:藍夾纈制作 * R1 w$ Z: i) X: q& Z& [1 z
Box:《染經》及點評
+ @7 z7 z& D" N5 ?% B + q3 ~. c1 p9 q, |
參考文獻
, ?9 f' G! {! B1 d8 J; e
8 `- _( O2 @9 x8 L附錄圖版 ) L" ^8 g4 b0 ~5 Z& R
一、“打八仙”期昆曲紋樣幅,大吉祥紋樣幅
4 a. s8 T/ ?' K/ m, c* R二、“拜團圓”期戲文紋樣幅,大吉祥紋樣幅 % u2 b+ P3 G% I% p/ T* k/ H) H. z
三、“尊像會”期昆曲紋樣幅,大吉祥紋樣幅 ; g8 ~* @7 w3 h! c
四、“敘事施”期昆曲紋樣幅,百子紋樣幅,大吉祥紋樣幅
( K' m' e* o J3 _, O* d- c4 M) _五、“亮相蘇”期戲文紋樣幅,百子紋樣幅,大吉祥紋樣幅 % J9 h) V2 F+ }
六、“工農兵”期戲文紋樣幅,時事紋樣幅,大吉祥紋樣幅
8 d9 [! X* k1 {; p# s/ B七、“染坊秀”期戲文紋樣幅,大吉祥紋樣幅 8 R, K# O/ ]& } M' f% h! B& g: E/ ~
6 Y. x6 w7 u5 R0 X" P" r后記 4 X# F% g* I# O( {3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