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這種意匠紙上描繪的墊紗運動圖(即圖解記錄)與雙針床組織的實際狀態有較大差異,其主要原因如下。8 y0 O4 b8 e* |9 e- |6 I8 w
(1)在此種雙針床意匠紙中,代表前、后針床針頭的各橫行黑點都是上方代表針鉤側,下方代表針背側。也就是說,前針床的針鉤對著后針床的針背。但在實際的雙針床機上,前針床的針鉤向外,其針背對著后針床織針的針背。
- o' Q+ q2 A) c* X(2)在雙針床機的一個編織循環中,前后針床雖非同時進行編織,但前后針床所編織的線圈橫列是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的。但在意匠紙中,同一編織循環前后針床的墊紗運動是分上下兩排畫的。
. b/ z: p$ l4 h1 F/ e( M" J: K因此,在分析這種墊紗運動圖時,必須特別注意這些差異。否則,難以用這些墊紗運動圖來想象和分析雙針床經編組織的結構和特點。9 J% h. A4 w+ Y5 k3 j+ k2 V
圖中的三個墊紗運動圖如果按單針床組織的概念,可以看作是編鏈組織、經平組織和經絨組織,圖(1)織出的是一條條編鏈柱,而圖(2)、(3)可構成相互聯貫的簡單織物。但在雙針床拉舍爾經編機上,前針床織針編織的圈干僅與前針床編織的下一橫列的圈干相串套;后針床線圈串套的情況也一樣。因此,若僅觀察前針床編織的一面,則由圈干組合的組織就如墊紗運動圖左旁的虛線所示那樣。而僅觀察后針床編織的一面時,由圈干組合的組織就如右旁虛線所示那樣。
s# Z: [) Y; Z2 M+ s7 M, O/ o5 O
3 M! _" W* F! T9 D
雙針床經編組織墊紗運動圖和運動軌跡俯視圖
. E) b* z. r3 e8 n6 \* f 為了進一步明確這些組織的結構,在每個墊紗運動圖的右邊,描繪了梳櫛導紗點的運動軌跡俯視圖。從各導紗點軌跡圖中可看到:這三種墊紗運動各導紗針始終將每根紗線墊在前、后針床的相同織針上,各紗線之間沒有相互聯結串套關系。所以織出的都是一條條各不相聯的雙面編鏈結構。這三種墊紗運動圖在雙針床中基本上是屬于同一種組織。它們之間的唯一差異是:共同編織編鏈柱的前后兩根織針是前后對齊的,還是左右錯開一或兩個針距,即它們的延展
3 x4 @; ]% `/ U9 Z; T
4 b7 w' c+ ^( m. `# w線是短還是長。應該了解,雙針床經編組織的延展線并不像單針床組織那樣,與圈干在同一平面內,而是與前后針床上的圈干平面呈近似90°的夾角,是三維的立體結構。5 ~) F* W# r% M5 N6 E6 {8 E# ~$ k9 P( w
8 p4 _( `( B: T2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