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紗筒橫放 u1 }: Z7 ?) E l* S
紗筒橫放時,導紗鉤離紗筒底部的水平距離L對紗線退繞張力有一定的影響。試驗表明,當導紗鉤離紗筒較近時,紗線退繞張力較大;距離L增大,退繞張力減??;當L在某一值時,退繞張力最小,而且張力波動也小,以后退繞張力卻隨L增大而增大。當紗線從紗筒上退出時,它將繞紗筒回轉而形成氣圈,這使紗線產生附加張力。一般來說,氣圈所產生的張力是較小的。紗線自重對氣圈形狀也有一定影響,使紗線與紗筒上表面發生摩擦,造成張力不勻。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導紗鉤的位置應比紗筒軸心線高些,一般以高10~20mm為宜。9 }) {- X' A( C) g
1.紗筒豎放2 [2 D z; y# _6 U, {1 w, O
紗筒豎放時,導紗鉤(或張力裝置)距紗筒的高度很重要。其高度應使紗線從紗筒下部退繞時不會觸及紗筒的表面,這樣可以減少紗線與紗筒表面的摩擦,以減小退繞時的張力波動。從圖(1)可見,導紗鉤2的高度H是由紗筒圓錐角α1確定的,紗線從紗筒下部退繞時形成 1 {7 u* Z: r7 i L: s的退繞角α應小于紗筒圓錐角α1,即α<α1,且一般α1-α為3°~5°。高度H為:, e$ E' j& O" L+ \% ?$ G& r6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