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編組織采用兩把滿穿梳櫛,做基本組織的墊紗運動,織物表面呈現出平紋效應。
u3 a. h' S' d+ ?. G3 L8 l7 _& l6 A8 [6 E8 i) \
滿穿雙梳櫛經編組織通常以兩把梳櫛所織制的組織來命名。若兩把梳櫛編織相同的組織,且做對稱墊紗運動,則稱為“雙經×”,如雙經平、雙經絨等。若兩把梳櫛編織不同的組織,則將后梳組織的名稱放在前面,前梳組織的名稱放在后面。如后梳織經平組織,前梳織經絨組織,稱為經平絨;反之則稱為經絨平。若兩梳均為較復雜的組織,則要分別給出其墊紗運動圖或墊紗數碼。( f" E2 {/ m3 i# H
9 n; n) K! m1 U& d8 }! N
紗線的顯露關系對于經編織物是極其重要的?;緷M穿雙梳組織中,每個線圈均由兩根紗線組成,如緯編添紗結構,加之線圈背后的延展線,該類織物的橫截面可分為四層。通常前梳紗線易顯露在織物的工藝正、反兩面。即由織物工藝反面到織物工藝正面,依次為前梳延展線、后梳延展線、后梳圈干、前梳圈干。但紗線在工藝正面顯露比較復雜,與兩把梳櫛的經紗線密度、送經比、針背橫移量、墊紗位置、線圈形式等有關。一般說來,經紗粗、墊紗位置低、送經量大、針背橫移量小、采用開口線圈,則易顯露在織物的工藝正面。因此,選擇合適的紗線和工藝參數,后梳紗線也可以在工藝正面顯露。
8 t1 j( B2 F* k$ I8 A4 \0 ?& V
經斜編鏈組織(queenscord stitch)的后梳進行經斜墊紗運動,前梳進行編鏈墊紗運動,其線圈結構如圖所示。1 }+ k& Q! `% [" y" x
此組織的織物縱橫向穩定性極好,收縮率為1% ~6%。該類織物隨著后梳延展線的增長,織物面密度增大,尺寸穩定性變好。
: k2 o) i$ \, X$ O6 A: ?* R
8 j0 H/ O* N% {. y( H3 c
1 g# H3 l' Z8 Z. j7 T9 L. v
經斜編鏈組織/ }# M6 ?- l: L: l
. D! ^) Q! {, k'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