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針床經編機上,一個針床裝普通舌針,另一個針床裝無頭舌針,它們協同編織毛圈織物,其過程如下圖所示。5 B, C% R K5 M! Z9 J/ @
8 q; ^8 i& w( H4 R: Y在編織時至少需要兩把梳櫛,一般后梳櫛穿地紗,前梳櫛穿毛圈紗。成圈過程開始時,帶舌針的后針床和帶無頭針的前針床均在最低位置,如圖(1)所示。舌針鉤住剛形成的線圈,而剛形成的毛圈則已由無頭針上脫下。以后前針床帶動無頭針上升至最高位置,梳櫛擺往機前,帶著兩組經紗由無頭針旁邊通過。到最前位置時,前梳櫛(毛圈紗梳櫛)橫移一針距,而地紗梳櫛不做任何針前橫移。以后梳櫛擺回機后,毛紗就墊到無頭針上。在后針床舌針升起時,梳櫛再向機前擺動,讓開位置。這時前梳作針背橫移,使導紗針移到需墊紗的織針的間隙中。在舌針升到最高位置后,兩把梳櫛一起后擺,通過舌針旁邊,再一起橫移一針距,擺回到機前,使地紗和毛圈一起墊到舌針上,如圖(2)所示。接著后針床舌針下降,進行脫圈和成圈,毛圈紗和地紗就一起編織在地布內,如圖(3)所示。毛圈紗被無頭針帶住的部分形成了毛圈。
9 d4 p* a8 S; C3 q% ^2 L. T, z% \& K% ?' t6 B' R: I
2 E3 f( y$ L, D ^2 [' _ d5 R 雙針床毛圈織物編織原理
2 ~3 y- ?5 A( U( y" t, `% C |/ u ' I3 U0 F$ }, J- o% m7 b+ Q
毛圈的長度由前后針床的隔距決定,可以通過調整這一隔距來改變毛圈的長度。
/ z) }# W" {: N
, G* T, m3 z V$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