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網

標題: 東門之池,漚麻中的生活情致 [打印本頁]

作者: 雨芊    時間: 2014-5-31 17:42
標題: 東門之池,漚麻中的生活情致
東門之池,漚麻中的生活情致
2 z. t5 |! W2 r! p. D% |  }3 y
春秋戰國時期,葛纖維逐漸被麻纖維所替代。據《漢書·地理志》載,當時關中是苧麻種植和利用較為悠久的地區。西漢,長安聚集的各地麻織物有絺(細葛布)、縐(特細葛布)、苧(細苧麻布)緦(細綀布)等。魏晉南北朝,軍服多麻布?!段簳な池浿尽份d有用大麻布充稅的全國40多州。% k3 _4 f7 f/ Q
《詩經·齊風·南山》的作者在田連阡陌綠森森的亞麻地邊是那么的自得、豪邁:
9 H; _1 `; D% y. P9 F! o' J& ^9 ?
藝麻之如何?
衡從其畝。
從詩句看,與其說是介紹,不如說是抒情。麻由野生變為種植,這一種植技藝帶來連片麻田縱橫望不到邊的滿眼綠意,帶來壓抑不住而總想與人訴說的興奮,帶來種植者生命的高峰體驗。我們知道先民馴服動物的同時也在馴養植物。詩人在他的勞動成果面前有著狂歡節般的快樂。后人穿麻不一定能聯想到此詩的意趣,但卻是在享受先民藝麻智慧的歷史性成果。麻在《詩經》中也是一種纖維作物?!对娊洝り愶L·東門之池》詩中就寫了淖池漚麻的生活情致:( s2 f& D6 v0 _9 |! Y% e
東門之池,可以漚麻。
彼美叔姬,可與晤歌。
東門之池,可以漚苧,
彼美叔姬,可與晤語。
夏日采麻之后束捆入池漚以脫膠,如浮船般漂漾,不幾日須劃動一番以求漚浸均勻。這樣,亞麻、苘麻、苧麻得以高質量脫膠以備紡織之用。此際天光云影,麻束如舟,池水中所謂伊人,自是一道風景。異性相吸發源于本能,年輕的小伙兒總想湊上前去與理想中的她對話對歌,但目標的確定仍有不少社會因素。能漚麻者,定是勤勞靈巧者,定是能紡,能織,能裁,能縫,能扮飾生活里里外外的一把手,是能提升生存境界的人,也就是最值得追求的人。后人誰能料想到,麻的整理過程本身,竟能搭建起人情世態的文化平臺呢。5 v+ X+ H) R; G/ R+ r$ U

作者: cuzhi0755    時間: 2014-6-5 15:34
想起了小時我們老家也有“漚麻”的勞動,那時候地里種的是應該苧麻,比較高大,苧麻籽不知是否可以榨油,沒有印象了。麻桿剛割下來還是綠色的,需要捆成束,很多束扎在一起形成四方的麻垛,然后放到池塘里,麻垛上壓上石頭或者淤泥,以麻垛剛好沒入水中為宜(麻垛其實是懸浮在水里),為了防止麻垛順水飄走,有的還要在岸邊系上繩子。漚麻的時節是在夏季,天氣悶熱,也是一種體力活,現在想來,肯定是沒有“彼美叔姬,可與晤歌”的情景的。只有民生多艱的感觸。漚麻的時間火候要掌握好,時間短了,麻不熟,皮不好剝,麻纖維也不夠柔軟。漚的時間過長,麻如果“熟透”了,麻纖維就會很容易扯斷,沒有了利用的價值。麻漚好以后,將麻垛散開,一束束拉到岸上,然后再一根根剝皮,漚好的麻皮很好剝的。原本綠色的麻皮,剝下后經過洗滌就變得很白了。這些麻皮再根據需要裁成不同規格的長度,用工具紡成繩子出售。我記得那時紡的比較多的一種是捆袋口的細繩,我們叫“搓串兒”,還有一種是很粗的象拉纖用的那種繩子,我們叫“合繩兒”。這些勞動也是當年村里農閑時的主要工作,應該也是當年一種重要的經濟來源,我現在還能清楚地回憶起小時的夜里,我睡在床上,父母在微亮的油燈下“搓串兒”的情景,在一張小板凳上一下下的搓著,用他們勤勞的雙手搓亮了兒女的明天。。。。。。
作者: 雨芊    時間: 2014-6-5 20:28
當我們回想起以前的事情,其實勞動的苦難已經不算什么,就像回憶父母在微亮的油燈下“搓串兒”的情景,絕對是美好的而不僅是沉浸在過去生活的艱辛的。我想詩人的感情也是這樣,漚麻池邊也不再是臭氣哄哄。我們家鄉的麻是這樣一種麻,散長在村莊周圍的水坑(池塘)邊、路邊,也有人專門種的,就是為了搓繩子。) q7 S" ?' i& A5 R
(, 下載次數: 271)
$ ^9 v6 T: }4 a
作者: 紡織705    時間: 2014-6-7 08:49
本帖最后由 紡織705 于 2014-6-7 08:59 編輯 % M0 N" K" ^7 U& i4 L

: r8 o  o, h) d; Y0 E樓上說的就苘麻,在我們老家就叫“麻”,其實那時就見過這一種麻,不知道它就是苘麻。小時候經常會把苘麻較嫩的果實(我們叫麻蒴)剝開,吃里面白色的種子,雖然不算是什么美味,但是那個時候也沒有什么好吃的,其實就是和小伙伴圖好玩。我們還經常剝麻的皮當繩子用。那個時候村邊到處都是,現在在老家已不見蹤影。
4 ?  \9 `5 g2 ?( k8 u# o
(, 下載次數: 237)

作者: cuzhi0755    時間: 2014-6-11 19:44
樓上發的種子有點像了。好像就是這個樣子的。
作者: 特呂茨勒    時間: 2014-6-15 17:52
看了二樓的帖子,我不僅想起一句詩: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今天是父親節,心里戚戚然。
作者: 紡織705    時間: 2016-7-25 22:51
有網友不知道為什么要漚麻,其實就是使麻纖維從麻稈上容易脫落下來并容易分解為較細的纖維?,F推薦本網的幾篇文章:古代麻纖維的脫膠(提?。┓椒?a href="http://www.35722aa.com/thread-819-1-1.html" target="_blank">http://www.35722aa.com/thread-819-1-1.html;葛麻脫膠法www.35722aa.com/thread-54-1-1.html;麻微生物脫膠、酶脫膠的原理、途徑www.35722aa.com/thread-6559-1-1.html。& j( K6 V  t1 R( Y6 U$ }
如果還想進一步了解漚麻的知識,請在本網搜索“脫膠”,可獲得更多相關知識。
作者: 雨芊    時間: 2021-7-18 23:03
(, 下載次數: 185)
: t4 z' n  V6 Y$ f
  G/ o# v0 I' }: g4 ?" [7 T
$ D- n) a7 O) Q4 U+ R  Q
(, 下載次數: 193)
2 O  Q! C; t6 ~





歡迎光臨 促織網 (http://www.35722a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