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促織網 首頁 行業資訊 查看內容

2016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會報告(陳大鵬)

2016-11-9 21:17| 發布者: admin| 查看: 6211| 評論: 0

尊敬的王天凱書記、孫瑞哲會長,尊敬的張濤主任,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下午好!

  感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參加此次社會責任年會,按照要求,由我為大家作工作匯報!回顧上一年度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展望2025紡織工業責任未來。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中國持續保持纖維加工總量世界第一,自2009年以來,世界占比均超過50%,2015年,全行業紡織纖維加工量達5300萬噸,占全球纖維加工總量的54.83%。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占全球比重持續增長,2014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2911億美元,占全球比例達39%。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在全球市場中的影響還將繼續穩步擴大。

  對于國民經濟,紡織工業作為基礎性消費品產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事業中,始終處于引領和支柱地位。紡織產業有促進經濟增長、拉動就業的經濟貢獻,也有美化生活、弘揚文化的文化貢獻。對于人民生活,紡織服裝行業承載著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責任,消費者紡織品服裝是滿足人民物質需要的工業產品,也是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文化載體。

  近幾年行業受宏觀經濟與自身發展影響,行業發展呈現L型態勢,并將延續一段時間。經濟壓力以外,國際與國內環保要求、社會輿論導向,都在推動與倒逼紡織服裝行業加強在環境、社會領域的責任能力建設,持續推進自身優化,創造出更多發展空間。這樣的挑戰主要存在于3個方面:

第一個挑戰是勞動力。人口老齡化持續深化,用工成本上升,造成了行業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在可持續發展新動力、新模式成熟以前,原有人口紅利的稀釋,對行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壓力。

  第二個挑戰在于中國紡織在世界主要市場的占比在下降,同時大量的中國企業開始考慮走出布局海外投資,其投資所在地的社會責任直接影響其投資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第三個挑戰主要在可持續發展正朝著標準化、政策化、法律化的方向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在各國發展決策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圍繞化學品安全控制、碳排放等的要求日漸增強,環保技術與標準成為競爭力的重要來源。2016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提出在我國開征環境保護稅,將現行排污費收費標準作為環境保護稅的稅額下限,對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四類污染征稅。

  在新形勢下,行業承擔著美化人民生活、帶動相關產業、拉動內需增長、建設生態文明、增強文化自信、促進社會和諧的六大作用,這是行業可持續發展工作的出發點,也是行業可持續發展工作的新使命。下面,我將向各位介紹與匯報2015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

  CSC9000T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是行業社會責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這是我國第一個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和第一個社會責任團體標準。結合行業發展的形勢,CSC9000T目前已先后發布過兩個版本,2005年版主要聚焦勞工議題,但同時就已經采取了管理融合的方法論;2008年版本一方面擴展到了包括勞工、環境、公平競爭等若干領域的12個要素,另一方面則開始研究和實踐與其他標準體系的協調。2015年,緊跟時代發展和行業發展的現實,我們全面修訂了CSC9000T。2015版CSC9000T吸收過去十年實施過程中的實踐經驗,在確保行業針對性和適用性的基礎上,擴大主體和地域適用范圍,以便為中國在海外投資的紡織企業提供履責管理指南。

  消費品(紡織服裝)制造業企業綠色制造評價體系。

  該項目從我國紡織行業企業綠色制造和管理的實際出發,結合行業特點,系統分析行業企業社會責任與綠色制造工作的進程和效果,確立我國紡織行業企業綠色制造評價的關鍵技術,制定消費品制造行業企業綠色制造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體系計算的關鍵技術,為企業持續發展管理提供有效評價體系。同時,紡織行業企業綠色制造評價體系的實踐,將為消費品行業企業綠色制造評價體系的應用提供一個清晰、適用的理論與實踐范式。

  社會責任與科技創新應用研究項目。

  社責辦在幫助企業進行社會責任體系建設的過程中,結合國家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導向,探索 “科技創新推動社會責任”的途徑。紡織行業可持續創新技術指導目錄便是“社會責任與科技創新的關系研究項目”的應用成果之一,該目錄將在為行業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提供科技創新與實踐,為行業社會責任工作實現創新驅動。2015年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上對展會廠商進行了調研,收集到調查問卷272份,可以通過企業的反映得知哪些創新技術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所迫切關注的,有助于找準科技創新推動社會責任建設的發力點。

  2015年,我們加強與主流國際組織合作,參與全球公共治理合作。2015年,我們與荷蘭總領館共同開展“可持續性供應鏈發展平臺項目”,舉辦了兩次研討會和三次培訓,40余家企業的300余人次參與了項目培訓。與歐洲倡議商界遵守社會責任組織(BSCI)聯合舉辦 5 場“體面勞動時間和合理報酬”高級培訓,來自紡織、服裝、鞋業、輕工等行業的約200名企業人員代表參加了培訓。此外,還與聯合國婦女署、商務社會責任(BSR)共同開展“促進浙江紡織行業性別平等就業項目”項目,旨在深化性別平等的國家相關政策,推動紡織行業的女性平等就業與領導力提升。

  加強與多利益相關方交流與合作,是有效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的重要手段。目前,中紡聯與BSCI、SA8000、WRAP等8個體系對話與協調的公共平臺“社會責任體系合作中國顧問委員會”(MAC機制)上加強協作,目的是在制定統一規范的同時減少供應鏈重復工作,提高各體系的運行效率和透明度。此外,我們還與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開展企業環境責任與環境信息市場化研究,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推動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信息化建設,與OECD經濟合作組織共同舉辦“經濟合作組織《紡織鞋服行業供應鏈盡責指南》中國意見征詢會”。

  為增進紡織服裝產業供應鏈的社會責任協同建設,社會責任辦公室于2015年12月在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會上成立了紡織供應鏈綠色制造產業創新聯盟,聯盟發起成員單位包括24家紡織服裝企業、12家化學品企業、12家合成革企業。目前推動的工作主要有環境信息披露、化學品信息交換和供應鏈可持續技術創新三方面的工作。并得到由全球22個品牌參與的有害化學物質零排放組織ZDHC基金會的支持。

  我們行業社會責任工作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就是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是支持中國紡織行業科技進步、人才成長和產業升級的重要行業公益力量,也是行業企業為中國紡織現代化事業做出新的貢獻,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渠道。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成立于2008年7月,是在1996年10月籌建的“錢之光科技教育基金”的基礎上,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為發起人,在國家有關部門登記注冊的社團法人。主要獎勵為紡織行業科技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以及紡織教育戰線上的優秀教師和學生。

  截至2015年底,已表彰獎勵紡織科技獎1071項、優秀教師和學生共計3332名、優秀教學成果獎780項、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67項、應用基礎研究35項、科技成果推廣53項、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81名、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11人及16家獲獎單位。自1997年至今用于公益活動支出約5200萬元,對促進紡織科技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熱忱歡迎各有關企、事業單位和有識之士積極捐贈和支持基金會,使之健康發展,壯大實力,更好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新變化主要體現在集成發展,這個觀點來自于孫瑞哲會長。具體來說,目標集成:由合規排放轉變為經濟、社會、技術、生態多元目標集成。技術集成:由末端處理技術轉變為全供應鏈技術集成。資源集成:由物料資源轉變為信息、材料、設備、人力多種資源集成。主體集成:由單一企業轉向利益相關方的集成,這4大集成,促使全球化生產體系同區域生產體系以及企業內部的供應鏈體系開始集成。

  這樣的新變化,也需要我們在推進產業社會責任工作中采用創新模式,我們的行業社會責任工作一直聚焦在信息披露、能力建設、專題研究 、跨界行動,從12年開始,我們在研究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去創新我們的工具,打造全方位的多利益相關方管理平臺,推動可持續發展集成化發展的多維共治平臺,特別在數據化和交互化方面將成為重點模式,我們認為無數據無治理。這個數據平臺就是我們所說的責任資產數據平臺。

  這個數據平臺的外部應用端我們先后開發了可持續發展報告在線出版發布系統、CiE環境(化學品)足跡系統、綠色制造在線評價平臺。這些工具都將集成到可持續采購(制造)地圖中,成為一個可視化互聯網應用,將紡織服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績效用地圖的形式表示出來,直觀地看出不同地區的可持續采購資質企業的分布情況,為供應鏈上下游的可持續采購對接提供了便利的篩選渠道,現在已經陸續有500家企業登陸這個系統。我們還將近3年開發CSC900T在線評估系統、產品生命周期評價(LCA)系統。

  接下來我想介紹一下我們在未來幾年內的重點推進項目。

  第一個是CSC9000T的全面推廣。大家都知道CSC9000T是中國制造在國際上的一面重要的旗幟,我們將進一步修訂并完善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CSC9000T(2015 年版),并開展綜合性社會責任管理企業自我評估的定量與定性分析體系的研究,整合社會責任績效的報告、測量、評估工具,為全面開放和推廣 CSC9000T,提供完整的應用技術支持,在2017年開始全面開放CSC9000T及其在線工具,在服裝、家紡、印染等行業應用。

  第二個是紡織供應鏈化學品管理創新2020行動。國際社會已經明確認識到化學品環境管理作為一種看不見的污染治理已經替代傳統的顯性的三廢管理,成為綠色制造的核心。因此,中紡聯在10年開展行業社會責任對話和協作的基礎上,特別是基于3年來同供應鏈主要利益相關方溝通的共識,著手聯合各方力量共同推進供應鏈化學品管控行動,以減少紡織行業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紡織供應鏈化學品管理創新2020行動,旨在構建在中國紡織行業開展供應鏈化學品風險管控的目標而制定為期五年(2016-2020)行動的基礎框架,為實現紡織服裝行業的化學品環境風險管控的要求、體系和能力建設的協調與統一研究創新行動指南,并為利益相關方溝通與合作探索有效機制和平臺,以推動紡織行業在十三五的綠色發展目標的實現。主要在技術創新、標準融合、利益相關方合作、能力建設、信息共享五個方面開展工作。具體內容,在明天的第4屆中紡聯和ZDHC的會議上會詳細介紹,歡迎各位代表關注。

  三是加強產業集群的可持續發展服務體系建設,形成以報告、指南與指數三位一體的新格局。產業集群可持續創新服務體系本著“社會責任+信息技術”的原則,以社會責任價值為導向,以產業大數據為引擎,形成“一個平臺、兩個基地、三個層面”的工作格局,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治理提供決策建議。作為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的重點內容,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將向全行業、全社會開放社會責任能力與經驗,不斷完善可持續創新服務體系,為區域智慧政務、行業信用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個重點項目,我們已經啟動“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下的中國紡織行業投資的責任與挑戰” 研究項目,將對中國紡織服裝企業海外投資轉移目的地國家(3-4 個東南亞國家及非洲國家)進行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相關政策法規及風險的調研和總結,主要中國貿易伙伴國和主要投資國的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社會責任要求、利益相關方參與情況,制定中國紡織服裝企業海外投資的社會責任方面引導規范,幫助企業提升海外社會責任風險管控能力,從而強化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在當地的責任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提升行業發展的軟實力和國際貿易話語權。

  剛開孫會長的致辭中提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提出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2016年是中國紡織十三五規劃的開局年,是中國紡織行業邁向紡織強國的重要階段,為此,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宏偉藍圖,我們也提出12個社會責任發展目標,包括體面勞動、社會對話、性別平等、青年發展、綠色制造、環境友好、可持續創新、負責任供應鏈、負責任投資、負責任消費、尊重產權和誠信競爭,這也是我們面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實現國家建設生態文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產業解決方案。

  憑借中國紡織行業的各個利益相關方力量與智慧,我們將基于創新驅動、信息互聯、產業共治的工作理念,憑借我們的創新工具,繼續以綠色制造和創新的可持續性以及負責任投資為核心工作領域,同時保持在供應鏈和區域產業經濟的多利益相關方治理模式,并在此兩個維度上開展基于國際供應鏈與國際貿易和投資為線索的治理邊界拓展,將以更加積極的行動參與全球紡織供應鏈協同共治與跨境區域社會責任協作管理。

  最后,我想說,“十三五”為行業社會責任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盼,“一帶一路”為行業社會責任建設提供了新契機和新機遇,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把握好發展與秩序、速度與節奏、當下與未來,紡織行業必將重塑新優勢,獲得新發展!請讓我再次感謝各位對行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最后,祝愿各位領導、嘉賓、同仁、各位朋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大家!

  結束,謝謝!

2016年11月7日 上海

相關分類

關于我們|手機版|下載說明|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754號 )

GMT+8, 2025-7-30 06:0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頂部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