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芊 于 2014-7-3 22:02 編輯
3 w, `% f, F1 O" F; t8 N0 o$ E0 d n V' \. N2 u& p3 {: T
紡織類國家級非遺:粵繡 4 X8 k$ z, c+ B4 D
1 K" ]% `7 P% |& H h8 _6 _一、產生地區
; l/ C- x* w- D0 I粵繡,歷史上指廣州、佛山、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刺繡品。2006年,“廣繡”與“潮繡”并稱為“粵繡”捆綁式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 E8 {, c4 ^8 {7 l6 Q: l7 Q
二、藝術特色 粵繡最初創始于黎族,先前繡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雀毛捻縷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五是繡工多為男工。繡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繡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浝C刺繡技法有“釘、墊、拼、綴”五種。其中一些技法難度大,要求高,釘金墊浮繡的二針龍鱗和魚鱗立體針法被認為是刺繡工藝中難度最高的針法。/ A/ C& H, h& ~5 E)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