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U9 }6 o$ Q, M 熨燙整理是用熨斗壓熨織物使之尺寸穩定,外觀平整。據《古器評》記載:“漢熨斗,此器頗與今之熨斗無異,蓋伸帛之器耳?!北砻髦吝t在漢代已普遍將熨斗用于絲綢的平整了。宋徽宗臨摹的唐代張萱《搗練圖》畫卷和河北井陘縣柿莊宋墓壁畫中的熨帛畫像,形象地展示了古代婦女熨燙織物的勞動場面。從這兩幅畫像上看,熨帛需三人合作,其中二人使勁拉挺織物,另一人手持熨斗熨燙織物。古代熨斗多為銅制(也有鐵制),其形如平底小鍋,手柄有金屬柄,也有插裝的木柄,使用時,斗內盛放熾熱火炭,利用熱量傳導,進行熨燙。1966年在長沙楊家嶺西漢墓中出土的熨斗,是現在能看到的最古老的熨斗,這個熨斗口沿外折,淺腹,高4.2厘米,口徑19.2厘米,底徑11.4厘米,手柄向上翹起,長約13厘米,口沿及手柄上面刻有幾何圖案,熨斗底部有墨寫隸書“張端君熨斗一”字樣。 l6 A- W4 C7 o' `( t/ p9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