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季節性安全管理 20.1 防汛、防洪、防臺安全管理 20.1.1 企業應當做好防汛、防洪、防臺的組織落實、管理落實、措施落實;建立一支搶險救災的應急隊伍,完善防汛、防洪、防臺組織機構和職能部門;健全防汛、防臺管理制度,編制防汛、防臺應急通訊網絡。 20.1.2 企業應當編制防汛、防洪、防臺的應急預寨,并經常開展搶險救災的演練,不斷提高自防自救和應變能力。企業應做好抗御重大災情的襲擊和由此造成的停電、停氣、房屋倒塌、化學事故、火災和人員傷害等次生災害的準備。 20.1.3 企業應當落實搶險救災物資的儲備。臺風和潮訊季節前,沿海、沿江、沿河紡織工業企業應當做好堤壩、防訊墻、防汛閘門、防汛泵、排水、擋水和防風等設施、設備的檢查、檢修、保養、配備以及下水道的疏通。 20.1.4 企業應當開展防訊防臺的安全檢查。對查出的隱患必須及時組織力量,落實整改,并達到以下要求: ——確保堤壩、防訊墻、駁岸、閘門、水泵等各項防訊工程設施的完好; ——確保各類搶險救災器材、物資的儲存,并在汛期24h內隨時發放; ——確保露天行車、吊車、建筑工程腳手架、煙囪、廣告牌等高空設施的安全性; ——確保避雷設施、高低壓電氣線路、變配電室、移動電具等安全可靠; ——確保危險房屋、簡易棚的安全度汛措施的落實情況; 確保倉庫,變配電室、鍋爐房等重點部位預防進水的措施有效落實。 20.1.5 企業應當落實防汛、防洪、防臺的值班力量,密切注意氣象變化,及時掌握汛情和臺風警報,并設專人收聽和記錄。當遇有臺風、暴雨警報和高潮位預報等重大災情后,企業必須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迅速采取有效防御措施,進入臨戰狀態。 主要負責人應當親自掛帥,投入值班,職能人員要迅速到崗,實施應急處置預案。 服從統一指揮,搶險物資、應急人員投入搶險救災工作。 沿海、沿江、沿河企業關閉各類防汛閘門等擋潮設施,堤岸、防汛墻險段要有專人重點守護,加強巡查。 停止露天裝卸等作業,加固行車、吊車等起重設施的防風裝置。重點要害部位做好安全用電等防范措施。 20.1.6 臺風和潮汛結束后,企業應當迅速組織力量清理受災現場,及時搶修受損設施和生產設備,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盡快恢復生產經營正常秩序,并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20.2 防暑降溫安全管理 20.2.1 企業應當根據《高溫作業分級》對高溫作業進行管理。對從事高溫操作人員進行身體檢查,體檢不合格的人員應當調離高溫崗位。 20.2.2 企業應當落實防暑降溫資金。對處于高溫作業的生產場所,應當合理設計工藝過程,改進生產設備和操作方法,采用必要的隔熱材料達到隔熱降溫要求,并采用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來降低生產作業環境的溫度,讓操作人員遠離熱源。 20.2.3 高溫季節前,企業應當及時對排風機、送風機、通風管、風扇、鼓風機、氣樓、氣窗、擋風板及隔熱設備等進行檢測、整修,指定人員對降溫設備、設施進行維修、保養,保證其安全投入使用。 20.2.4 高溫露天作業、高溫操作車間,應當視氣溫變化避開中午高溫強熱輻射對作業人員的傷害,采取分班輪換作業、工間休息以及做“兩頭”歇“中間”等辦法,并嚴格控制加班,妥善安排從業人員臨時休息。 20.2.5 企業應當為從業人員供給足夠的防暑降溫保健食品。高溫崗位、特殊工種等作業人員,應當供應含鹽清涼飲料和補充營養。落實質量和飲食衛生管理,保證防暑降溫飲料、食品現場供應,安全飲用。 20.2.6 企業應當按不同作業的工種,發放必需的耐熱、導熱、防輻射熱和透氣的工作服,供給必要的防護用具。 20.3 防寒保暖安全管理 20.3.1 在寒冷季節前,企業應當做好防寒保暖準備工作,確保供暖、供氣正常,做好防凍、防寒、防滑準備工作。 20.3.2 機械設備、蒸汽管道、供水管道、機動車輛等做好防凍保溫措施.避免凍裂故障和傷人, 20.3.3 冬季寒冷地區露天作業的要采取做“中間”歇“兩頭”的辦法,切實做好操作人員的防寒保暖工作。 20.3.4 寒冷地區室外操作要配備保暖勞動防護用品?,F場操作應有人監護,保障安全。 20.3.5 嚴格電加熱、火爐、電爐、煤油爐、燃氣爐等取暖設備、設施的管理,做好排氣除煙措施,防止人員中毒和火災事故的發生。
/ L- U! d/ Z1 J- k9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