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度、色度4 o+ O3 g+ L% z! V
物體的白度、色度雖然是人眼感光生理反應通過心理反應所呈現的主觀判斷,但近一百年來科學家的不懈工作,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客觀標準(雖然它的基礎是以數十萬人眼睛測試主觀判斷為基礎的)??椢锏陌锥?、色度都是指在一定的光源(光譜分布)條件下(如D65光源)按一定光譜分布的三原色(如X、Y、Z)的量,通過標準方程計算得出的相應白度和色度的定量指標。目前,全世界在紡織品、印刷品等領域,已全部采用國際標準的CIE(L?a?b?指標),且這是由三原色X、Y、Z轉換均勻色度空間后形成的指標。但是隨著科技進步,國際色度學委員會不斷提出了修正、補充和微調的許多補充方程式,并且這些方程式已通用于纖維、紗線、織物及最終產品的評價。 9 s+ V+ {+ R# u/ s. A' e
6 r8 M4 t0 H3 b4 D' |! \* v 2.色牢度及其分類/ y9 y- D' b% Z4 I* h
紡織品經穿著、使用、洗滌等色度會產生變化。染料的附著牢度因紡織纖維種類、染料種類及加工處理、使用條件的不同而改變。通過模擬各種使用條件,測試紡織品和服裝色度變化的程度,來表達紡織品的染色牢度,且根據模擬的方式不同可區分為耐日曬色牢度、耐氣候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酸性汗漬色牢度、耐堿性汗漬色牢度、耐刷洗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濕摩擦色牢度、耐干熱色牢度、耐常壓汽蒸色牢度、耐升華色牢度、耐煙熏色牢度、耐直接蒸汽硫化色牢度、耐熨燙色牢度、耐絲光色牢度、耐臭氧色牢度、耐氧化氮色牢度、耐氯化硫色牢度等。采用測試處理前后紡織材料色度差的方法評價色牢度。 ! @( V; L: m5 T3 z!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