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棉紡織史稿,嚴中平,pdf.pdf
(9.28 MB, 下載次數: 7)
5 `6 O3 q/ a; H
# O+ _0 W* Q6 T. t3 v+ e
" u J1 ~7 ^2 e$ t1 F- n
科學出版社,1955年出版。
* K- W9 c! J J+ Q( a5 i: |本書企圖以棉紡織業的發展歷史做典型,分析百年來中國資本主義發生發展過程的特殊性?!弊髡?a href="http://www.35722aa.com/thread-15317-1-1.html" target="_blank">嚴中平根據大量的中國古代和近代的棉紡織業的史料以及產業革命后其他國家的棉紡織工業發展史料,運用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來分析中國近代棉紡織業資本主義生產的發生與發展的過程,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中國社會的近代發展史。書中提供了大量有關中國手工棉紡織技術傳布、棉紡織機具革新的資料和世界近代大機器生產的棉紡織技術的發展及其在中國的傳布與中國棉紡織工業的創立、發展的資料。這部書不僅對研究中國近代經濟史和棉紡織工業史,而且對研究中國棉紡織技術史也有參考價值。
6 ]2 T4 J/ i2 {' ]( @, \6 X1 p目錄
2 q" ?( U) v8 A o第一章 導言
* @; ^. L* J8 F7 y一 近百年中國經濟的總趨向8 l8 D$ X9 F) R* x, K
二 棉紡織業與中國經濟
p6 ~' B6 c! Q. s7 q第二章 鴉片戰爭前中國棉紡織業的發展(1289-1840年)
6 z- o4 [9 O9 N6 ?一 植棉與棉紡織技術的傳布$ q7 W2 Y: b( |# _
二 棉工業生產工具的革新與守舊
+ ^7 R4 G3 f' f6 M) [三 棉紡織業商品生產的發展7 k% w0 W5 |# a5 Z* F' I
四 封建剝削下的棉紡織業0 k$ H: _. s( `
第三章 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解體(1840-1890年)0 S8 m9 Q! H7 B c3 d
一 英、美、印度近代棉紡織工業的發展# O1 w: ]5 b2 b* B8 l% n
二 中國市場的開放
* u$ l6 y' a" M# r1.兩次鴉片戰爭' W5 x+ b2 r7 Y
2.棉紗布市場的開辟
$ P' o& | ^8 Y* i三 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解體0 c- S8 u0 T. D+ K1 Y4 H% p
四 洋貨對中國棉貨市場的爭奪9 O- p5 t; q0 t) x
1.英、印棉紗( J# _$ F3 T& d; W- p4 V7 z' M
2.英、美棉布 O5 }) m# j6 C0 M+ K
第四章 中國近代棉紡織業資本主義生產的發生(1890-1895年)
# Y& B: x) q# l3 C一 手工棉紡織業解體過程中資本主義生產的發生9 _2 M- i. g: a6 g5 q+ j2 z# I; C
二 幾家棉紡織工廠的創立經過3 u8 ?; `2 ?1 U B# z% M) R5 m
1.上海機器織布局
9 p: Y4 P3 ~, q, U- L2.湖北紗布官局1 s' j H5 n" }3 V+ d
三 近代棉紡織廠萌芽階段的簡單總結, m/ y( z8 o8 [ g# \, t
第五章 一個國際商品市場上的棉紡織業(1895-1913年)
3 F1 C j* x u# D8 ~6 [ N一 中國——一個國際棉貨市場
: D" {( w; A! _; g$ o1.中外廠商的負稅輕重' ?# K X+ k9 B' t) Q8 z, f$ Y
2.英、美、印、日瓜分中國棉貨市場
$ G. z% T$ u2 \5 u(1)日、印棉紗
( u, m5 z, u* u' V(2)日、美棉布: e* D* u- o9 |0 J$ M
二 滿清政府的獎勵設廠政策
' T9 r2 V* x- [3 Y4 F三 華商紗廠的擴大再生產過程/ r+ }- _ ?, Q* E1 Z9 R
四 試論民族資本積累問題
7 e2 Y+ m, V6 I3 _4 Q: w1.洋貨泛濫下國產棉紗的銷路問題
& p) L! d' I) Z- p) D' ^: S z( ?8 m2.外資紗廠的壓力- ]; Q, f8 ~) r; h4 h
3.和內外反動勢力保持血肉聯系的民族資本
6 x7 u+ u9 d" ]+ a4.高利貸資本侵蝕下的民族資本, P# R6 g1 H7 l) S
第六章 一個國際投資市場上的棉紡織業(1913-1931年)
3 U5 Y, Z! s8 G, z" j4 V% m& \$ z+ Q一 歐戰與中國棉貨市場4 r5 Y" ]' J2 r! C3 V
1.日、印棉紡織業之新趨向與中國棉紗市場, ] T' @% i: W- y/ [* K! N; B$ E
2.棉布市場上日貨獨占地位之確立$ H$ K; H; A* P4 u$ f% Q/ S, L
二 日本財閥改變侵華方式
! s" b: t( V' O# Y- [2 D& r4 {2 Q1.從棉布傾銷到資本投放
% l% Z- J! P |: ?5 H2 d8 g/ W. I2.以紡織業為中心之日閥在華投資系統. \2 @- Z. P7 J( U, [
三 華商紗廠擴大再生產過程" u4 d( R) e0 H5 t! {4 O
四 再論民族資本的積累問題2 _' ` F. B" B9 M% b9 {
1.從商業資本到產業資本
1 J2 R2 S9 Q% g1 R* X& a9 W/ G) o2.帝國主義壟斷資本侵蝕下的民族資本
. {/ p7 q; @: B# _1 f3.集中現象的發生. [3 [! p. P2 J, p; t* S' k5 X, M
第七章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的中國棉紡織業(1931-1937年)
1 R8 z" E! `: c* W H! r8 i! l& u一 中國棉紡織業危機的形成與經歷4 L7 d* S0 N; q$ t* @/ Q3 c7 }
二 危機期內日籍紗廠的傾軋及其繁榮2 A+ C; o( s* j' P
1.中日各籍紗廠的實力對比
# _" q5 `( x7 K( t, r2 P3 C(1)紗布銷量
. r3 m$ Q" W0 g9 H(2)生產成本$ R4 x5 c. F/ _
2.日籍紗廠的傾軋及其繁榮
) K9 ]* v9 y% W" F9 E+ ]9 U三 危機之偏向與棉紡織業發展的新趨向
6 T! S4 D+ O2 A6 L6 G: W9 P四 三論民族資本的積累問題
; Q; I7 k# U# r4 t1.日資紗廠壟斷地位的強化
+ u1 b( y) B+ V$ s) i, S' I2.銀行資本對于紗廠的兼并
- I/ f6 k% D# D第八章 手工棉紡織業生產關系的蛻變(1914-1937年)" Y' D& Z; L9 ?/ w
一 手工棉紡織業的存在情況
( F7 d4 x; i9 t$ Z二 手紡織業的存在條件
8 N+ x3 {. a8 W8 Q三 手織業商品生產的發展
* Q& I K: h. H6 j& \1.從自給生產到商品生產
4 J1 j% D5 ]- w5 D+ q3 c2.從家庭內部的勞動分工到社會的勞動分工
; p" ]7 {" U& ~3.從農工業的結合到農工業的分離' u) {# S2 o% l$ B* B
4.商業資本對織戶的剝削 H! ^' T4 @9 A* C' o6 s9 L- P
5.織戶的兩極分化2 r/ k) f4 j6 R) l) W0 v) ~4 ~
四 手織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生" H1 o# q t0 H$ \- ?$ O" L1 [$ o
1.資本主義家庭手織業- p, x) q0 T( m
(1)包買主和工資織戶的發生
3 k( @6 G' x9 d; B(2)包買主和工資織戶的對立關系1 l9 R7 e' G7 f6 v
2.資本主義工場手織業
6 K3 e0 P4 a* {0 [第八章附錄 中國棉紗布總產銷量之估計: T: S; y! c0 |% _2 K
一 棉紗總產銷量的估計/ L7 `' \: w$ G% G5 h' l1 {
二 棉布總產銷量的估計& Y6 X+ j- ~7 B( I6 U" ^
三 棉布輸出入量的結算
" ?1 `* J, g- a; ]7 }- r' W四 全國棉布總消費量的估計4 r+ }& X- A) p) ~& x
第九章 棉紡工業發展中棉花產銷的變化(1914-1937年)6 O' E" l7 ~7 k* A/ L2 t! h: x0 }
一 棉花生產的商品化過程6 A8 t) Q/ p* d, E4 W/ ], O: Q
1.棉產商品化的動力" x9 B/ C, \ }9 v# f1 B8 m
2.棉市的形成+ s9 k" J7 ]7 z5 g u0 w
二 品種改良與棉田的擴張$ S% f' i& z, ?. e' D; M
1.品種的改良
2 p: R- J% N6 I! N! K* U1 _2.棉田的擴張# T, K3 o5 a, |( ]
附錄一 中國紗廠沿革表(1890-1937年)( K6 h- M% o' }& I" M" K% B
附錄二 統計資料
0 [' [( L, K- v$ b表1 全國紗廠已開車的機器設備(1890-1913年)8 ^# q' I0 u$ i) ^2 M. C: W
表2 全國紗廠已開車的機器設備(1918-1936年)
3 U5 }; N$ a* a/ j表3 各部口岸直接進口各國(地區)棉紗量(1)華南與華中(1913-1932年)$ E+ V- p' j( R. C4 J6 C8 r
表4 各部口岸直接進口各國(地區)棉紗量(2)華北與東北(1913-1932年)/ f; |7 J3 Z8 ?
表5 華南各關直接進口各國(地區)棉布價值(1913-1935年)
& t9 w, ?! \& X' r/ l# U表6 華中各關直接進口各國(地區)棉布價值(1913-1935年)
/ V% R5 |& Z4 {! J表7 華北各關直接進口各國(地區)棉布價值(1913-1935年)
( g+ n8 V9 _7 |2 a+ `表8 東北各關直接進口各國(地區)棉布價值(1913-1932年)8 t: W; I o' h
表9 上海華商紗布交易所客幫成交現貨棉紗量(1930-1936年)4 B4 d! R; x: L# e
表10 全國紗廠棉紗線銷售量(1932-1935年)
6 j/ b2 W( ] o表11 全國紗廠棉紗線銷售量(1932-1935年)/ I5 s9 |* g/ f5 a7 H( i# R% t
表12 全國紗廠產紗量之兩種估計(1931-1936年)# ?6 c4 b) H# o- E0 ~0 t( P
表13 各籍紗廠附設織機產布統計(1932-1935年)
2 d7 J0 @) N& K* V1 W! u$ c9 N表14 全國紗廠棉紗線出廠量(1932年度)
( @! x4 B( r# h% w8 f# O8 p& I表15 全國紗廠棉紗線出廠量(1933年度)+ @* h$ |) y) ^
表16 全國紗廠棉紗線出廠量(1934年度)2 s7 ^& j! y$ ?9 `. F) C
表17 全國紗廠棉紗線出廠量(1935年度)7 J: i6 h( A, {
表18 各類棉布歷年平均進口稅率(1926-1936年)
+ B9 a! q& c: P0 T: Z- e; l表19 中國凈進口棉布量之折算(1912-1936年)# I+ w& a8 a ]4 w, C
表20 中國棉布凈輸出量之折算(1932-1936年)
$ K: Y: P% s4 X1 `/ k表21 華北七種農作物批發物價指數(1913-1936年). U8 W6 L! W! L% | k2 }2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