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波 于 2015-5-25 13:17 編輯
$ a& Q% u8 Y/ q3 ?3 P" c* l" s5 V8 ]) o; M
在近代紡紗技術中,出現了眾多的新型紡紗技術。為了適應高速高產,它們所用的加捻機件和方法與傳統的不同,并且各具特點,如轉杯加捻、渦流加捻、搓捻、假捻,甚至使長絲束產生交纏、網絡等,因此,隨著紡紗實踐的發展,需對加捻的實質給以廣泛的定義,即凡是在紡紗過程中,紗條(須條、紗線、絲)繞其軸線加以扭動、搓動、纏繞、交結,使紗條獲得捻回、包纏、交纏、網
1 {6 W3 ~% ]$ L5 `4 W絡等都稱為加捻。但傳統或者是廣義的加捻,其實質均是通過使紗條中各纖維相互緊密結合而提高紗的強力,可用如下的力學分析來簡要說明。
; j0 `3 d- W( d( Y2 d6 x9 F取紗條中一小段纖維l作分析。如圖所示,設Ф為l對紗條的包圍角,當紗條受軸向拉伸時,如不計l段產生的摩擦力,則l兩端存在張力t。令q為兩端張力t在紗條l中央法線方向的投影之和,即:& s* [& }% ~3 v, K) \1 S0 G
q=2tsinФ/2! ^* ~# C+ z; v. s9 S" P
式中:q———纖維l對紗條的向心壓力。
$ ^& q# A. c0 F8 A當Ф很小時,sinФ/?2=Ф/?2,則:
& H2 ? W0 \: M4 s( @q=tФ
6 L+ \/ @" p' C9 F# o% l
' J* Q' P; _* `3 O9 s% J! u" s5 A2 R ? 8 W; y- P) B: a l
外層纖維對紗心的壓力分解 由上式可知,當l對紗條存在包圍角時,纖維對紗條便有向心壓力,包圍角越大,向心壓力越大。由于向心壓力的存在,使外層纖維向內層擠壓,增加了紗條的緊密度和纖維間的摩擦力,從而改變了紗條的結構形態及其力學性能,這就是真捻成紗的實質。向心壓力q反映了加捻程度的大小。在圖中,r為紗條半徑,β為捻回角,ρ為螺旋線的曲率半徑,可以推導出向心壓力與捻回角的關系為:6 A: F* P- c) ~' D# O( ?. X
q=tθsinβ
/ c% `8 Q' E+ T- m3 E式中:t,θ———常量。4 @& a# Y! K! f: R9 s
由于0<β<π2,故q與β成正比??梢?,捻回角的大小能夠代表紗線加捻程度的大小,且它對成紗的結構形態和物理機械性質起著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