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5 F( N/ S, D! H9 u
緙(kè,同:刻)絲,又稱“刻絲”,是漢族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它作為中國漢族絲織業中最傳統的一種挑經顯緯,是極具欣賞裝飾性的絲織品。宋元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織物之一,常用以織造帝后服飾、御真和摹緙名人書畫。因織造過程極其細致,而存世精品又極為稀少,常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圣”的盛名。
5 j( j2 h& q& H5 _9 |$ z- J |*巧妙的“通經斷緯”技藝*( s* T" ?+ W4 O% o9 d% \, j
緙絲工藝并非真的用刀來雕刻,其獨特之處在于它采用"通經斷緯"的織法,而一般錦的織法皆為通經斷緯法,以生蠶絲為經線,彩色熟絲為緯線,采用通經回緯的方法織成的平紋織物:緯絲按照預先描繪的圖案,各色緯絲僅于圖案花紋需要處與經絲交織不貫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圖案色彩分別挖織,使織物上花紋與素地、色與色之間呈現一些斷痕,類似刀刻的形象,即緯線穿通織物的整個幅面,使其具有富雙面立體感的絲織工藝品。其成品的花紋,正反兩面如一。精妙之處讓世人贊嘆。
( `7 C Y% v( a6 T*細心耐心中磨礪出的精妙*( Z& l* ]: `, L
點點滴滴,細水長流;不積跬步,不成緙絲;緙絲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術,它的織造工具是一臺木機,幾十個裝有各色緯線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撥子??椩鞎r,藝人坐在木機前,按預先設計勾繪在經面上的圖案,不停地換著梭子來回穿梭織緯,然后用撥子把緯線排緊??椩煲环髌?,往往需要換數以萬計的梭子。在經過16道工序:落經線、牽經線、套筘、彎結、嵌后軸經、拖經面、嵌前軸經、捎經面、挑交、打翻頭、箸踏腳棒、捫經面、畫樣、配色線、搖線、修毛頭之后,作品才能呈現人們的眼前。其花時之長,功夫之深,織造之精,可想而知。巧奪天工的背后傾注的心血。
- u9 h5 [: [( M* a, E2 d7 a& n8 \ 緙絲的織造技法包含結、摜、勾、戧、繞、盤梭、子母經、押樣梭、押簾梭、蘆菲片、篤門閂、削梭、木梳戧、包心戧、鳳尾戧等,技法眾多讓人目不暇接。。但無論做什么緙絲品,結、摜、勾、戧這四個基本技法是絕對不可少的。
0 c; n/ {( g3 Y* Q8 u
2 Q: Y. `0 B7 z+ `8 M- [& ]; R9 h2 j9 M;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