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服飾簡介 6 u9 q; [7 z ?' A. t
普米族的服飾,由于受所在地其他民族的影響,各地略有不同,但基本特征是相同的。8 ~& ?. Y& }9 a% y
普米族的兒童,不分男女,在十三歲以前一律穿一件麻布衣衫,其形狀大體如滿族的旗袍,右開襟,腰部扎一根麻布腰帶,頭戴帽子,腳蹬皮鞋。女孩留長發,編成小辮,栓于前方,其上佩戴珠珠,以紅珠為主,多者達千顆以上,重至一、二斤,衣領上配有銀扣。女孩的帽子用布縫制,上邊呈貓頭形狀,雙耳挺立。) `, O$ e, f8 C
男孩的頭發前部和左、右共有三根小辮子,后面沒有,辮子比女孩多。有的地區男孩剃光頭,只在頭頂上留一小撮頭發,編成一個小辮子。男孩喜歡戴用羊毛線織成的套頭帽,在面部留有孔眼,帽頂有一個大線穗。0 W5 H7 b/ @' |2 M1 W* u1 r
不論男孩、女孩都戴耳環和銀質手鐲;過去通常戴大耳環,近代改為以彩線穿耳,下系碧玉。1 o' |2 p. U* d! A& S5 C. \
青年婦女均穿短上衣,古代是用麻制的,現代大多用棉布;過去多喜歡白色,現在喜用白黑紅等多種顏色;右面開襟,下襟較短,窄袖高領。春天她們穿用條絨縫制、領和衣邊鑲嵌金銀邊的夾衣,稱金邊衣服,這就是解放前最好的服裝了。
# M/ S' B( `& {: _1 H8 ^ 成年婦女都披皮披肩,通常是用山羊皮、綿羊皮、牦牛皮制成的,以山羊皮的為貴,披肩大多選用潔白的毛皮制成,美觀大方。在披肩上結兩根帶子,系在胸前,白天可防寒,坐時當墊坐,睡時當褥子。蘭坪、維西一帶的婦女,則常常佩帶色彩鮮艷的披肩,腰系疊綴花邊的圍腰布。7 @( r& S# {( K @1 T
普米青壯年男子穿短上衣,有開襟,用銀質紐扣,穿肥腳褲子,大多喜用黑色,少數用藍色,外邊穿一件長衫,束腰帶;喜用白羊毛制作腰帶,兩頭繡花,纏麻布裹腿,穿皮鞋,春天穿草鞋。
9 |, e+ _1 `7 I4 |. K( z 男子留長發,也用絲線把假發包纏在頭上。這種裝束與文獻記載一致。也有些普米男子剃光頭,僅在頭頂留一撮發,編成辮子,盤于頭頂。* ?- ]/ d3 q0 Y: j3 M; H6 Z
男子戴的帽子比較講究,樣式也較多,有戴帕子的,也有戴圓形氈帽子的。近幾十年流行戴盆檐禮帽,有的還鑲金邊。男子的裝飾品有手鐲和戒指,有的也戴耳環,但僅扎左邊一個耳朵眼;佩戴長刀和鹿皮口袋,內裝火鐮、火鏡、火草、火石等取火之物。
* H, r" m6 a* F2 ^- h1 B老年男女所穿衣服與成年男女基本相同,只是衣服大多用黑色,不戴飾物,也不用假發,有的也纏帕子,但多用藍包,包頭布也比青年人長得多,一律扎素色腰帶,很少穿鞋。
: S7 x& s/ L8 ]. B: O, J2 E/ C*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