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 + \& k7 c" S. _, J
knitting
/ X0 m+ q, a7 [4 b9 p: B8 q用織針等“成圈機件”使紗線形成“線圈”,經穿套連接成“針織物”的工藝過程。針織分手工針織與機器針織。我國最早發現的手工針織品距今約2200多年,主要使用棒針,織物質地松軟,富于彈性,穿著舒適,在民間得到廣泛流傳和發展。機器針織始于1589年,由英國人威廉·李(William Lee)發明了第一臺手搖針織機,采用鉤針編織成形襪片,速度可達手工編織的10倍。機器針織按編織工藝的特點可分為“緯編”和“經編”兩大類。在緯編生產中,筒子紗可直接上機生產,紗線沿緯向喂入緯編針織機的織針上彎曲成圈,穿套成緯編針織物。在經編生產中,經絡紗、整經的紗線平行排列卷繞成經軸后上機生產。每根經紗沿縱向墊入經編機的一枚或兩枚針上,所有織針同時進行成圈,相互連接成經編織物。針織生產具有工藝流程短,噪音小,能源消耗少,原料適應性強等特點。其產品彈性和延伸性好、透氣性強,可用于服裝、裝飾、工農業、醫藥衛生及國防等許多領域。
9 [1 z4 c9 f0 A `3 c9 B* A) ]8 c0 q' r" t8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