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障措施8 `/ y6 Q4 t3 \- x2 R
(一)改善企業營商環境" s: p. ?& I# e, e% z' S
發揮好行業協會的政策協調作用,進一步推動出臺稅收、財政支持措施,促進棉花管理體制市場化改革。提升棉紡織
: z, H, }( K& h5 x: }行業的社會形象,推動政府層面、社會層面改變對行業的傳統認知,改善企業綜合發展環境,確保企業在上市、投融資、技術改造等方面受到公平對待。
* I5 Y# C- @" M4 r0 q( y2 K6 K5 s6 |
8 I6 k$ n% T' P- g6 ?(二)營造創新氛圍
% Y d# \$ J3 C. W推廣行業創新發展經驗,宣傳創新精神,倡導自主創新的價值導向。利用好行業資源及平臺,促進企業管理者拓寬創新視野,提升創新素養。引導行業、企業統籌好激勵創新與容錯試錯、知識共享與產權保護,形成鼓勵創新、保護創/ q. E$ m5 z; c) M' z. y
新的發展機制。$ `( X$ v" O, s+ u/ `4 M" _
2 x7 r- t; n2 _(三)深化行業研究9 d/ ` d, @" {- }! o
深化行業調查研究,對行業發展做出分析研判、提出發展方向。創新調查統計方法與手段,收集、分析、發布行業
( Z3 b* p. k* @! g相關信息。開展熱點問題研究和報告工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服務,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決策依據。! H1 k4 ?# Q) A9 ~" X
- \! s" ?1 {7 k9 y( v- Z
(四)加強產業預警
) H1 ]0 I/ k* q c對重點原料價格、產品產能產量、運行質效、進出口貿易等重要指標變化進行監測,分析對產業的影響,及時發布
2 R. \/ y8 L2 t3 O% v+ x預警信息。探索建立健全棉紡織產業監測、預警指標體系,研究建立纖維原料、重點產品及專用裝備的統計體系。持續推廣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營造規范和諧、公平守信、綠色發展的產業環境。 l S i) [- v. K* l: P; S$ l. j
) N4 z Q4 L! _/ X$ O M
(五)加強人才資源保障: t) h4 |3 E0 o/ P$ U# G
進一步加強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以紡織高等教育為主,職業教育、技工教育、培訓教育相結合的復合型育人模式。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收益分配激勵措施和服務保障機制,加大各類人才培養和儲備工作 的 力度。建立在崗學習進修通道, 全力 打造具有自主發展力的企業內部人才梯隊。
4 B- O T* e& N8 l) G5 d
) j$ I2 n; x& g- e% ~(六)加強公共服務能力7 m. t! p9 s2 U3 j% K8 |
健全行業信息采集及分析平臺,在合規與安全條件下有序實現信息開放。優化檢驗檢測、專業會展、時尚發布、社4 ^7 `7 N/ k( N$ G( ?
會責任等長項服務功能,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會展、時尚發布及國際交流平臺。鼓勵產業集群地政府部門加強對產業發展的規劃引導作用,提升基礎服務能力。
1 E4 u, L. P, H/ m( J. M3 k
) ^# \0 U) p6 w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