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繹史》卷五《黃帝紀》引《黃帝內傳》:“黃帝斬蚩尤,蠶神獻絲,乃稱織纴之功?!薄缎Q經》云:“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妒酚洝份d:“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边@里所說的蠶神即嫘祖,大家都沒有異議,但是西陵氏之說,引起后世河南西平縣、四川鹽亭縣、山西夏縣等地對嫘祖“娘家”之爭。
( V# ]' Y' |4 ?; w8 a/ ?/ ^
7 }& M: Z% U$ R4 X8 H2 U1926年10月15日考古學家李濟在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 發現了距今已有5600年—6000年的半個繭殼,被認為是中國繭絲綢史上最為重要的實物證據。1949年國民黨退守臺灣后,這半個蠶繭也一起穿過海峽,被珍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m# l1 C* \5 I. k, Z/ _+ {( q
' f: w, C5 ?& \# ]! t9 G半個蠶繭 - o5 C3 Z) r6 |' u; i5 h
2020年,考古人員在夏縣師村遺址進行田野考古時,發掘出一枚距今6000年的石雕蠶蛹。意味著早在仰韶文化早期的先民們很可能已掌握了養蠶繅絲的技術。( T. i v$ @( h2 h! a
" j* f5 i# q N/ W# V. e* V% A
% B9 @' |4 T9 s7 v石雕蠶蛹 4 |* E( `/ f9 l! Q2 s) O9 S d
, L- s# {. r7 V @& e b2 A后來鄭州市汪溝、青臺遺址發現的絲綢和鞏義雙槐樹遺址發現的骨雕家蠶,確切證明了中國古代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已經開始家蠶制絲。, {! m2 B- n( I3 g4 x
- `: m; C% N7 v2 |6 ]: O5 M
. V0 l4 I- P" M% X1 _骨雕家蠶
+ Q6 K. W2 |2 L; k2 u% U: o0 u7 L- L4 W9 h: |( C
距今4000余年的良渚文化錢山漾遺址也發現了絲綢。2 t! Q% f4 E @' C- k7 a
. K/ c! W. @' o6 K
! M3 r" A P* z: ?5 A20世紀五十年代湖州錢山漾遺址出土的家蠶絲絹片 + Q# Q. y& X) r5 L
, ^( W# x' n6 s5 u4 J這說明原始紡織技術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甚至更早階段已比較發達,晉豫交匯處的黃河流域很可能應是中華絲綢之源。
# b9 z" j+ s5 h _& M) j0 {
! l: T4 }6 i* x$ |; t# K, ` ?6 _
' m4 @- u3 n: R. u5 [/ r9 |' M4 D2 I6 N
繼起的殷商時代,甲骨文里也出現了桑、蠶、絲、帛等文字?!对娊洝む{風·桑中》里的:爰采唐矣?沬之鄉矣。云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這都說明蠶桑一直延續。! T1 o/ z! K; b,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