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歷史] 絲綢文化的源流

[復制鏈接]
樓主
發表于 2021-7-30 14:06:28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幾千年來,農業作為中國古代社會的第一經濟支撐,推動著歷史的進步與發展。桑蠶養殖與五谷、六畜同為中國古代農業三大生產項目,不僅影響著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且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絲綢文化,作為中國古代藝術和文化的代表,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
5 b" z' ]! q4 S' O
6 K- e  w7 R! d" V/ E8 g! ]桑蠶養殖起源于何時呢?
, r% U! y9 b: _3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和織綢的國家,而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還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絲綢的國家。( Q6 W# g7 o- O; y, N* X6 T0 s
關于桑蠶養殖的起源,人們普遍認為在黃帝時期就已開始出現。根據《史記》記載:“黃帝斬蚩尤,蠶神獻絲,稱織維之功?!薄对浇^書》則記載:“黃帝造衣裳,疇糞桑麻?!边€有一種更普遍的說法,認為“黃帝居軒轅之丘,始教民育蠶......后世祀為先蠶?!庇涊d嫘祖發明養蠶后,給人民解除了挨凍的患難。: f; _$ |: M1 _' ?- s2 b* {* P, f
! c& X* e! J! H7 K8 G" F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
 樓主| 發表于 2021-7-30 14:09:24 | 只看該作者
桑蠶養殖出現后,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演變呢?+ a- A0 c$ r' f3 J1 G
- ?5 [6 {$ M/ {) C4 n; r' }2 D
一、先秦時期:山東地區蠶桑業最發達。: \4 G0 W9 I5 d$ S$ m" m& L
由于桑樹的生長適應性很強,因此生長范圍十分廣泛。, r* p- ]$ q4 B. Y& H* N
8 e, J. ~+ A7 N; l7 }9 N! V
根據《詩經》、《禹貢》等文獻記載,先秦時代蠶桑生產已遍及黃河中下游。在《詩經·小雅》中記載:“南山有桑,北山有楊?!痹凇对娊洝旐灐分杏杏涊d:“食我桑椹,懷我好音?!庇纱丝梢?,人們不但在宅旁園圃栽桑,而且栽種成片的桑田、桑林。在這一時期,山東地區從先秦至漢代都是蠶桑業最發達的地區。
- b! R. e2 _+ G7 |
$ I8 o4 i3 Q( x9 c9 z$ g. E( x這一時期絲織品種類也很多。周代已有“抱布貿絲”的記載。在先秦時期,山東有人經營桑田達千畝之多。
: M: N9 W9 P! l* D3 C! E/ a' W. A
8 I* h0 B9 B* d3 t8 P2 R二、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黃河流域成為桑蠶養重心。
9 g# j7 ?% Y$ ]- @6 J6 s8 z+ Y從秦漢時期開始,桑蠶養殖及蠶絲生產的重心始終在黃河流域。在棉花傳到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以前,蠶絲是中國主要的衣被原料之一,蠶絲織品是農牧區間經濟交流和對外貿易的重要物資。# v1 [( u- B/ k# g0 l% o* i5 d
! J3 D" p; B% o- Y8 E7 i  i
(史記》中記載漢代的蠶絲貿易“齊魯千畝桑麻,此其人與千戶侯等?!薄稘h書》中記載:“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號為冠帶衣履天下?!笨梢姖h代的桑蠶養殖和絲織業發展都有了較大的進步。, a6 W5 Z$ ~! ^' q+ a
$ A7 e; S  w" S, d& ?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3 #
 樓主| 發表于 2021-7-30 14:17:24 | 只看該作者
三、隋唐宋元時期:桑蠶養殖重心向江南地區轉移
& f" A( T' E9 q! |, h根據《唐六典》、《元和郡縣志》、《新唐書》等記載,唐代的各地貢獻的絲織品中,河南、河北地區的共享概念絲織品數量最大。
2 L8 `; V3 P" d* `& X4 I3 d
& j( g! x% O' {  }安史之亂后,隨著全國經濟中心的南移,蠶桑業的重心也轉移到江南。這時逐漸產生了與原料生產脫離的專業織戶,買賣桑葉和蠶種的現象大量出現。. \( c  C- }7 u& N1 @- j- }7 `

+ ~/ C1 f% v% h' W9 r北宋時,全國二十五路之一的兩浙路向政府繳納的絹占了全國總數的四分之一,尤以嘉興、湖州一帶的蠶業最盛。而且在兩宋時期,還出現了大量的官辦絲織工廠和民營工廠。
2 y0 H5 Q0 C# I0 R. Q
6 }, V# n% E0 A8 b& D) N: C& H四、明清時期:棉花取代絲麻,絲綢轉為出口商品3 x5 t6 x0 |' O1 B. a4 E! A$ ]) U
到了明清時期,南方的桑蠶養殖更加繁榮于北方。原因是在元代時,棉花的栽培傳到了長江、黃河流域,而到了明代,棉花就取代了絲麻的地位成為主要的衣著原料。
( R: x' M' j( C, B/ h7 a在這一時期,蠶桑業在許多地方趨于萎縮,但南方尤其是嘉湖地區,蠶桑生產繼續保持繁榮。明清時期太湖地區在桑樹種植和桑園管理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培育出了低干桑,珠江三角洲培育成地桑。8 J: }, u# A5 O2 \
從最初的中國桑蠶養殖的出現,到最后走向出口。中國桑蠶養殖所形成的絲綢文化對推動世界文明發展都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L; y" s; l- Q6 h/ h5 ]
' k9 L# f  ]6 |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4 #
 樓主| 發表于 2021-7-30 14:18:01 | 只看該作者
根據史書的記載,中國的“田蠶織作”早在公元前11世紀,隨著箕子傳入朝鮮半島,公元2世紀又經過朝鮮傳到日本。在漢朝時,絲綢是廣受歡迎的商品,它和桑蠶飼養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向西傳播,路徑草原、沙漠,沿途興起一批著名的市鎮,如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
7 o8 B; M4 c. p2 J1 m7 h5 S! k$ x( F2 X. ^  p
張騫從建元3年(公園前138年)到元朔3年(公元前126年)秦漢武帝劉徹的命令,由中國西部出發,到過帕米爾高原以西的一些國家,并建立了聯系。而絲綢作為中國對外傳播的重要的產品,推動了中國與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因此,當時的首都長安被稱為“絲城”,而中國也被希臘人稱為“絲國”。" Y" U  B7 n/ M6 B# G

4 F- ~/ r( ^$ E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手機版|下載說明|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754號 )

GMT+8, 2025-7-20 16:3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