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歷史] 近代云南紡織工業發展史

[復制鏈接]
樓主
發表于 2020-4-9 08:36:59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地理環境和經濟條件
, T. i! T; Y3 _* L: m云南地處西南邊睡,地域 遼 闊 ,山 川壯麗,高山峽谷相間,河川湖泊縱橫,氣候兼有溫、熱、寒三帶的特征,雨量充沛,資源豐富。近代只有窄軌的滇越鐵路通往越南,有2/3的縣不通汽車。; t  k- F0 b2 z: C# z0 F5 m
# _- F& i, H( j' ~: V, s
云南紡織歷史悠久。新石器至青銅時代即以麻為紡織原料,公元前開始使用蠶絲,且織絲綢為衣。公元1世紀左右使用木棉,4世紀使用毛,5世紀時已能生產毛制品。以后又逐漸使用棉花,掌握了紡織技術。7 J: ?, w0 \: O/ K1 u9 M; R

  G9 s/ }: m, S# s/ u; ]云南的手工紡織,經 歷 了 漫 長的時間,直到 20世紀初,還處于手搖紡紗機、木織機、缸染、蠟染、扎染等手工機器紡織的時代,邊遠地區仍以一家一戶自種棉花,自紡、自織、自用為主,多余的才作為商品出售o 1910年4月1日滇越鐵路通車后,大量棉紗、棉紡織品由上海、緬甸、印度進入云南,昆明及一些交通方便的城市,才陸續有了手工織布的工廠。
% ~  f# Q* h/ a6 I2 |/ s) }4 `9 Y# X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
 樓主| 發表于 2020-4-9 08:37:53 | 只看該作者
二、發展過程4 R. y( W3 f/ X7 ~; v
(一)針織業的產生
( W; A8 a2 E9 ^# A. g3 k
昆明的針織業始于 19 12 年 ,當時傳入者為廣東商人。初不過一二家,1916年后漸增,然皆為小本經營,規模很小,產品有限,未為人所注意。據云南實業改進會商業調查,1912年共有廠戶18家,資本3270元。此后,人民風尚突變,針織品銷路大增,業外人也參加制造,織戶增多。
0 V- L1 ?2 N! V. c4 I8 [8 }2 ?, ]/ g
1934 -1935年最為風盛,廠戶約有90家,襪機約有800臺,工徒兩千名,出品、營業均相當發達。1935年后,因厲行禁鴉片,趕修公路,農村經濟漸衰,市場呆滯,針織業大受打擊。1936年春調查尚剩63家,開工襪機500余臺,全年營業額不過10萬余元,工徒不足1千名。, [" k) K9 n: j+ k$ Y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3 #
 樓主| 發表于 2020-4-9 08:39:36 | 只看該作者
(二)第一家動力機器棉紡織廠的創立5 V' r* F4 u, e. c" x5 j  X2 C
1934年 3月,云南省經濟委員會成立 ,繆 云 臺 為主任委員,并負責籌建紡紗、織布、動力、五金、水泥等5個工廠。據繆云臺回憶:"1934年,發現云南省大宗的進口商品是棉紗和棉布,每年占了云南很大一筆外匯。進口棉花比進口棉紗、棉布耗的外匯少,對增加就業和發展自己的紡織業也有好處?,F在日本在上海辦的紡織廠管理最好,效益也高。其次是永安紡織公司的廠管理也好。我到上海就請永安紡織公司的經理郭順和郭樂兩兄弟幫助建紡織廠。他們決定投資并從各方面支援云南建設紡織廠。以后又指定他們的侄兒、當時任永安第三紡織廠廠長的郭棣活負責,組織人員設計、規劃、代購機器、派遣熟練技術人員和技工到云南進行人員培訓、車間管理及原材料準備等工作。: T" _3 O' `; d7 Z' y. q& m

' d( g0 m7 y# t“根據云南資金不足的實際情況,決定建1萬紗錠,200臺布機的紡織廠。第一期先購5200枚紗錠,60臺布機。同時建設一個火力發電廠,購置1000千瓦蒸汽發電機兩臺。都選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價格也優惠,通過安利洋行和慎昌洋行代辦。
" J2 J& @& e* V' U" P. w2 r( I9 c' K+ K8 ^. R0 h% `6 U! N
“在簽訂機器合同的時候,外商要我請銀行擔保。為 了 維 護 國 家 尊嚴,我提出賣方也要請銀行擔保?!?br /> 4 @9 ]+ A! K$ N, v: r* I2 Y: C
5 N' c+ T! ~- ?' O8 s; [1934年由上海永安三廠工程師李錫釗設計,1935年在昆明城南玉皇閣購地67畝,土建開工。同年上海永安公司派技術人員雷湘和雷炳強來昆明協助建廠,不久雷湘病故。1936年廠房基本建成,設備陸續運抵昆明。8月永安公司又派紡紗技術人員朱健飛、李牧九、朱惠臣及有關紡紗織布的機械、保全、操作、運轉等全套技師10余人,由上海經香港、海防到昆明,負責機器安裝和工人培訓。試車生產用的棉花也由永安公司調撥運昆。1937年8月投產,11月實行三班8小時制。
3 ~: `. W9 D) c$ |& l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4 #
 樓主| 發表于 2020-4-9 08:40:47 | 只看該作者
(三)裕滇紡織公司的創立. `5 \' n2 Q4 c. k
1936年中國銀行與湖南省政府商定,向英國訂購紡紗機2. 5萬錠在衡陽合資建設衡中紡織廠,后因抗日戰爭而停建,機器停留香港。1938年利用此機器在昆明由云南省經濟委員會、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合資建設裕滇紡織公司。選舉繆云臺為董事長,聘請黃憲儒、駱仰止為籌建處正副主任。1939年在玉皇閣購地180畝,與云南省經濟委員會紡織廠僅一墻之隔,1940年1月,完成廠房工程65%。
* a4 d7 n; P' d8 v2 e7 [' z" j' D( T' ]" m4 p1 u; Z- q
1939年駱仰止到上海招聘大批工程技術人員并成立駐港辦事處。同年12月,駱仰止赴香港接收設備。1940年1月,經越南海防轉運昆明,第一批先配套運出紗錠3360枚,6月試車生產。同年10月,因轟炸鐵路受阻,設備也有損失,直到海防為日軍占領時,海防仍存有部分紡紗設備未運出。為了把存港設備盡快運昆,1941年又改由緬甸仰光沿滇緬公路運昆。緬甸為日軍占領后,仰光倉庫仍有部分紡紗設備未運出。+ B- B6 g, U/ B

6 J; a2 P% e5 l5 G" |- c1940年10月,裕滇紡織公司在上海聘請 了 以 李 鐘祿為首的紡織機械制造技術人員和技工等20余人,在昆明??诨I建??跈C修廠。??诰嗬ッ?6公里,在滇池出口處,水陸交通方便,可免空襲。該廠陸續生產了若干清花機、并條機、梳棉機及部分紡機配件,為裕滇多開出紡紗機器作出了貢獻。1944年6月,由云南省經濟委員會紡織廠投資擴建為裕云機器廠,遷昆明黃土坡,1949年后,并入機械工業。7 ?6 r. J/ h- O1 H% W2 L
( E9 i- n' n4 O- f2 K4 d, ]
1940年空襲頻繁,為了防空,裕滇紡織公司在昆明西山腳下的龍王廟,建設西山分場,把搶運到昆明的1萬余枚紗錠移來安裝,1943年2月試車投產。1950年6月,云南省經濟委員會紡織廠與裕滇紡織公司合并,成立云南紡織廠。西山分場于1951年遷回昆明。* y* D& |, b9 Z( G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20-4-9 08:42:19 | 只看該作者
(四)小型棉紡織廠的興起和衰落# A7 L$ Z& Z1 N$ c
1941年紗布供需矛盾突出,紡紗廠 利 潤 較 高,云南一時興起創辦小型棉紡織廠的熱潮。中央機器廠仿制了一套小型棉紡機共336錠,作為試驗工廠試車投產。以后,中原紡織廠建168錠的小型紡紗機試車投產;1944年1月大華紡織廠新建的336錠小型紡紗機試車投產;同年8月云茂紡織廠新建的384錠小型紡紗機試車投產;1945年2月,云南紡織廠向中央機器廠購入小型紡紗機一套計336錠投入使用。這些簡易的小型紡紗廠投產后,產量低,質量差,用工多,消耗大,無法和大型紡織廠相比??谷諔馉巹倮?,陸續減產停產,到1949年底全部停完,設備陸續報廢。6 ~* m( o" y9 d; y

: F* |& m* c  \: W" U3 X云茂紡織廠 建 廠 后 ,由于廠小利薄,設備缺陷很多,1945年秋停產。該廠廠主兼茂恒公司總經理王振宇,提出集資向英國引進紡紗機進行改造的設想,并即向各方集資建廠。1947年在昆明城東交三橋購地312. 5畝,1948年向英國購紡機2萬錠,1949年由香港經海防轉運昆明,同年12月陸續安裝試車投產。
: C% z6 j- P& N5 e/ V& M) [) y+ k! R" k7 T
1949年年底,云南共有動力 機 器 棉 紡織廠 3家,紗錠4. 89萬枚,但實際開工僅3萬余枚;已安裝的電力織布機132臺,實開僅60臺。
4 [% q, x2 \/ x7 Q& a  ~- X5 g0 V: H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6#
 樓主| 發表于 2020-4-9 08:43:35 | 只看該作者
(五)近代機器4絲業和絲織業
+ x4 s6 N+ s* X* c
1938年4月,中央農業實驗所工作站在昆明成立,朱新予負責蠶桑組,開始研究蠶桑品種改良、栽培及種植等工作。同年8月,中央經濟部與云南建設廳共同擬定復興云南蠶桑的計劃,在開遠及蒙自之間的草壩成立開蒙墾植局負責棉花和蠶桑的栽培、飼養的試驗研究。1939年4月,富滇新銀行與中國銀行合資在開遠草壩興建云南蠶業新村公司,經理葛建中負責栽桑、養蠶、縹絲、運銷等工作。1941年興建縹絲廠,有座縹車10。臺、復搖車56臺和自動烘繭機1臺,同年12月正式縹絲。1941^1944年,共產生絲26. 25噸,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停產。1949年后,改為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蠶桑研究所,有立縹機520緒、座縹機10臺、復搖車28臺和煮繭機1臺。
% f7 o# q, E5 Q
2 e' {' I8 s0 N$ k1939年 2 月 ,利用杭州遷昆的設備和技術人員,在昆明乾溝尾成立云南蠶絲公司籌備處,主任周君梅,內設收繭處及制絲所兩部分。制絲所有縹絲機10。臺共200。緒,絲織機30臺。1940年縹絲部分建成投產,1942年絲織部分建成投產。以后,由于蠶繭供應不上,加之抗戰勝利后絲價狂落,1945年冬停工。1947年4月改組增資,1948年復工。復工后仍因無繭,于1949年2月停辦。
: ^/ o( @5 ?- c9 q( s

1 d6 c. B$ r% o# C* O: O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7#
 樓主| 發表于 2020-4-9 08:44:18 | 只看該作者
三、發展特點
% \2 ^2 E' R) C4 ~  K- s云南手工紡織技術起源較早,說明有促進棉、絲、毛、麻生產的自然環境。近代機器紡織工業在云南發展后,由于省內各種紡織原料發展遲緩,交通又不便,制約了云南紡織工業的發展。6 Z+ O1 L9 \) E& s- R$ S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手機版|下載說明|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754號 )

GMT+8, 2025-7-19 20:4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