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窠對獸紋夾聯珠對鳥紋半臂! n) R6 ~1 i \( r7 r
唐(618-907年)這件半臂由兩部分組成,色彩較為黯淡的一半為典型的陵陽公樣織錦,色彩較明亮的一半是來自西域的粟特錦。這件半臂所用的織物,可以說是“中西合璧”,一半是中國的陵陽公樣,也就是蜀錦,另一半是西方的粟特錦,又叫波斯錦。
; ?# V; ^9 M" v$ d粟特錦的特點是絲線采用了胭脂蟲進行染色,顏色艷麗,色牢度好,經久不褪色,深受唐代西域少數民族以及達官貴人的喜歡。
' R' S8 J0 Z4 q% M; d* F這件織物充分的體現了中西方文化和經濟的交流。正因為這樣的交流,中原絲綢在西風的影響下形成了全新風格。唐代寶花或卷草紋樣與來自西方的粟特錦典型的聯珠團窠錦紋完美結合,創造了大唐新樣——“陵陽公樣”。這件紡織品正好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兩種不同風格的織物被巧妙的用在了一件服飾上,精妙絕倫。: F3 ?; b @2 P1 v( O
這件織物現存于成都博物館。
+ W! t5 ?7 E" A' G* K- |/ j, q+ @* \& a/ A1 A4 P'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