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2 j+ Z7 t% W& n; z) G+ p3 I
中國古代印花的方法 9 A. ], T1 f' Z$ A/ L6 O
3 q: ^) s2 r& Y% o$ h/ a& D/ a$ ]
1.直接印花
" Y2 g3 d8 O, N% G將染料或顏料拌以粘合劑,并用凸紋版或鏤空版將其直接印在織物上顯花的方法。秦漢時期,直接印花采用型版印花與手繪相結合的方法,以后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2 }0 r. l1 H6 o" c7 z
2.夾纈
' Y/ i' x( N" m將絲綢夾于兩塊鏤空花版之間,利用花版的緊夾進行防染,解開花版,花紋即現。夾纈始于唐,并盛行于唐宋兩代,明清時期依然使用,多見于浙江和西藏一帶。
2 e/ \2 s# Z3 E! ~7 {( b/ p3.絞纈 1 ~. @+ t8 G% M1 J
用線或織物本身將織物扎結后入染,解結成紋,紋樣具有暈色效果。絞纈又名扎染,出現于東晉時期,唐宋時極盛,至今一直沿用。
& D9 | q2 i7 [6 Q- Y4.蠟纈、灰纈 蠟纈是用蠟作防染劑進行防染印花的產品。蠟纈又稱蠟染,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的棉布上,似由西域輸入,魏唐間流傳漸廣。由于中原地區產蠟很少,唐代出現以灰代蠟的防染印花,亦稱灰纈,明清時被廣泛用于棉織物,即現今流行的藍印花布。
2 t: |1 j& t9 J4 p! p6 `1 I1 i+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