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細紗] 苧麻長纖紡細紗工藝參數設計

[復制鏈接]
樓主
發表于 2016-7-27 21:46:33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工藝參數設計
苧麻長纖紡使用的細紗機及工藝設計要點與精梳毛紡細紗機相似。
1.后區張力牽伸倍數
苧麻細紗機采用雙膠圈牽伸裝置,雖有兩個牽伸區,但中羅拉與膠圈羅拉所組成的鉗口是滑溜鉗口,因而后區牽伸只是張力牽伸,它的作用是伸直纖維和增加紗條緊密度,為主牽伸區創造一個合適的牽伸條件。苧麻紡細紗機的張力牽伸倍數一般為1.1~1.15倍。
2.隔距塊
鉗口隔距是指上、下膠圈銷間的最小距離(或稱銷子開口)。鉗口隔距對膠圈前鉗口摩擦力界強度影響較大,其大小應與四個因素相配合,即與喂入粗紗線密度、中部摩擦力界、前羅拉鉗口握持力、所紡細紗線密度相配合。
上、下膠圈銷的原始鉗口隔距,一般采用隔距塊來確定,不同的成紗線密度,應采用不同的原始鉗口隔距,即使用不同規格的隔距塊。具體內容見表。
適紡細紗線密度的原始鉗口隔距
顏色 隔距塊半徑(mm) 原始鉗口隔距(mm)適紡細紗線密度(tex)
5.5  1.4 12~17
  黃 6.0   2.0 18~28
  7.6 4.0  40~80
9.0 6.0 100~110
9.5 7.0 13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
 樓主| 發表于 2016-7-27 21:51:20 | 只看該作者

3.羅拉中心距
羅拉中心距對細紗條干均勻度有較大的影響。一般前、后羅拉中心距以選用260~280mm為宜。
4.細紗捻系數
在實際生產中,細紗捻度的確定取決于捻系數的選擇。細紗捻度不但直接影響成紗各項物理性能,而且還影響細紗機的生產率。因此,在確定細紗捻系數時,應根據紗線用途、所紡細紗線密度及纖維性能等綜合考慮。
(1)紗線用途。
①機織用紗:從織造工藝要求看,經紗要有較高強度和一定彈性,其捻系數可適當大些,緯紗其捻系數可適當小些;從產品風格看,薄型織物的細紗捻系數應適當大些。
②針織用紗:苧麻針織品要求“柔軟豐滿”,細紗捻系數應適當小些。
③工業用紗:總的說來應比衣著織物用紗的捻系數大些,但按其不同要求,亦有所不同。
(2)細紗線密度。細紗線密度降低,其相應的捻系數應適當大些。
(3)纖維性能。纖維線密度小、長度長、長度整齊度好,其細紗捻系數應適當偏低些;反之,細紗捻系數應適當偏高些。
(4)加捻程度對細紗光澤和手感的影響。細紗捻系數增加,則光澤差,色澤暗淡;反之,光澤就較好。細紗捻系數大,手感較堅硬;反之,手感柔軟。但是,當細紗捻度太少時,紗條手感松爛,易發毛,毛羽大大增加。
目前,實際生產所采用的捻系數,大多已超過臨界捻系數。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細紗毛羽和降低細紗斷頭率。常用細紗捻系數范圍見下表。
常用細紗捻系數選用范圍
細紗線密度(tex) 105~13327.8~31 20.8   16.7~18.5 14
捻系數 268.6~300.2 284.4~331.8316~347.6 347.6~379.2 331.8~347.6
  此捻系數為線密度制。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3 #
 樓主| 發表于 2016-7-27 21:54:54 | 只看該作者
5.鋼領及鋼絲圈的選配
鋼領和鋼絲圈對紡紗張力、毛羽、斷頭等均有很大的影響。合理選配鋼絲圈型號,對穩定紡紗過程、提高成紗質量起到關鍵的作用。鋼絲圈的型號用來表示鋼絲圈的幾何形狀和重量兩個方面。目前,鋼絲圈大體上分為如下三個系列。
(1)G型鋼絲圈,如G、GO等型。
(2)O型鋼絲圈,如O、CO及OSS等型。
(3)CS型鋼絲圈,如6802、6903及FO等型。
鋼絲圈的重量是以號數表示,上述三種系列的鋼絲圈都是以100只鋼絲圈重量的克數為標準。同系列各種鋼絲圈的重量標準相同,而不同系列鋼絲圈的重量標準則不同。鋼絲圈號數的表示方法有重型和輕型兩檔。重型鋼絲圈以1、2、330表示的,其數字越大,表示鋼絲圈重量越重;輕型鋼絲圈以1/0、2/0、3/030/0表示的,其數字越大,表示鋼絲圈重量越輕。
鋼絲圈型號的選配原則與棉紡、毛紡一樣,應考慮三個方面,即鋼領型號、錠速以及所紡細紗線密度。如苧麻細紗機采用PG2型鋼領,錠速一般在9500r/min以下,結合苧麻紗條干、粗細節、毛羽等特點,選配鋼絲圈型號時,主要考慮與鋼領型號配合以及紗條通道寬暢問題,故大多采用G型鋼絲圈。
鋼絲圈選配過輕,則紡紗張力偏小,小紗時斷頭率增加,大紗時斷頭率減少;過重,則小紗時斷頭減少,大紗時斷頭增加。這兩種情況都使總的斷頭率增加,因此,應根據所紡紗線密度等實際情況,合理選配鋼絲圈。其主要選擇依據也與棉紡、毛紡一樣,具體內容如下。
(1)所紡細紗線密度越小,鋼絲圈的重量應越輕。
(2)紡相同線密度細紗時,原料品質差、單紗強力低、斷裂功小,鋼絲圈重量應輕些。
(3)錠速越高,鋼絲圈重量應越輕。
(4)鋼領衰退時,其摩擦因數下降,故鋼絲圈應適當加重;調換新鋼領時,鋼絲圈重量應適當減輕。
(5)紡滌麻紗時,其鋼絲圈重量應較純麻紡時適當加重。
(6)溫、濕度較高的梅雨季節,鋼絲圈重量應適當重些。
目前,常規產品的鋼絲圈號數選用范圍見表。

常規產品的鋼絲圈號數選用范圍
細紗線密度(tex) 132 105 50 27.8 20.8 16.7(滌麻紗)
   G型鋼絲圈號數(號) 35~40 30~35 15~20 3~8 2~3 2~3


回復

使用道具 評分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手機版|下載說明|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754號 )

GMT+8, 2025-7-24 00:1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