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服飾文化 . V0 |3 ^1 F r5 K) u: L6 N
我不知道曾經來自中原的客家人,能否傳承一點原來的服飾文化,我現在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曾經生活的先輩穿著怎樣的服飾。+ t& ]$ U5 V) }2 p
文化是由生活堆砌而成的,服飾代表著生活,客家服飾作為客家人的衣著服裝,更是客家民俗的重要代表和形象,無疑也就成為研究客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歷經了數百年的歲月更迭,它的現狀怎樣?如何讓這項非物質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下去?這需要人們共同關注。 2 x" O; A3 w$ T: B8 T& p9 g
樸素簡潔 實用為主9 g: I" S0 d2 M# S4 D' Q; S# `
客家服飾沒有少數民族的服飾斑斕多姿、絢麗多彩,而是以樸素、簡潔為主??图曳楊伾菜?,以黑、藍、白為主色調,深色、素凈的暗色給人素雅嚴肅的印象,就像客家人沉穩內斂的性格,耐臟的特色也較適應農耕生活??图曳椫饕蓛纫?、上衣(大襟衫)、褲子(大褲襠)、鞋襪等幾部分組成,客家婦女的服飾還有擋風遮日的冬頭帕、用以蔽胸腹的圍裙,布料多用棉麻毛料,只有在隆重場合,才使用高級的絲綢。男裝是正面開縫,用布作紐扣,女衫比男衫稍長,開襟由領口斜向右腋,沿側縫直至下擺。內衣多為白色,外裝均為藍色、黑色,但冬頭帕和圍裙又是由紅、綠、藍、白、黑幾種顏色的線交織成條狀彩紋,為沉暗的客家服飾添上了亮眼的一筆。; L" s" _; S: q% A9 I
客家服飾以實用為原則。勤勞聞名的客家婦女大多在外干活,她們頭戴的冬頭帕設計得非??茖W、實用。冬頭帕扎在頭上冬天可保暖,夏天換種扎法,即將冬頭帕的尾部疊起來,折出立體的帽檐,又可遮日防曬??图覌D女的上衣大襟止于腰線上,便于婦女哺乳,干活時又可將前身折短塞于腰帶。寬大并可翻折的袖口以及腰帶,還可用以放置物品或錢幣,隨身而不累贅。冬天的襪子長至膝蓋,有點像現在時髦的靴襪,非常保暖。圍裙可防臟,冬天還可把手裹著取暖??梢?,客家服飾的每一處設計均體現實用性,真正折射了客家人勤勞、質樸的生活風貌。+ \! R" w* \6 E' r% s: m* s
客家藍衫 象征精神; d r0 c- D. B: @0 w/ ^
千百年來,學界對客家文化的研究、傳承和宣傳、推廣作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豐碩成果,而對于保留有千年漢文化特色的客家服飾——藍衫,卻研究、宣傳、傳承得相對較少。藍衫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和載體,承載了客家人節儉、樸素、勤勞又包容的性格特質,表達了客家人的民情風俗??图宜{衫不僅是一種服飾的代稱,更蘊涵客家精神。) Y0 C0 R* |+ ~& \5 x
藍衫之所以稱其為藍衫,是因為布料大都為藍色和黑色,其代表服飾“大襟衫”則是指衣服開襟的方式,早期傳統的客家服飾的開襟形式主要有 “大襟”、“琵琶襟”、“對襟”三種。所謂“大襟”是衣襟彎曲向右開口一直延伸至右腋下,然后順著肋邊與小襟重疊扣合,是早年漢族婦女服裝的主要開襟形式?!皩蟆本拖窆沤ㄖ拇箝T,兩扇對開的形式,通常為一般男性的外衣或大褂的開襟樣式?!芭媒蟆贝蠖嘤糜诒承念惖姆b或者冬裝,男、女、老、幼均有穿著??图夷凶哟蠖际菍笊?、袍褂和大襠褲;女子都是大襟衫、大襠褲,這已經成為客家人的常服。這種常服,客家人居家休閑時穿它,赴親戚朋友家做客也穿它,外出到公共場合也這樣穿著??图业貐^一般有墟日,即如北方的趕集,五天一墟日,以農歷計,每逢一五、或二六等為墟日。一到墟日,所看到的人們都是形制樣式相同的服飾。
5 w3 }4 k) G& P4 i7 O4 R3 r, x! K在客家人的歷史中,藍衫一直是勤奮的象征,尤其在客家人開荒墾地的歲月中,吸汗不怕臟的藍衫,正是客家人堅毅、勇敢、奮發、吃苦精神的最佳詮釋。9 u* |- s( k, Y- q2 B, }
不事裝束 摒除陋習
: T0 i1 T) I6 ^7 B) f3 Q談到客家服飾文化,值得一提的便是客家婦女不纏足。' D+ y# C3 l4 O2 ] C
纏足是對中國古代婦女極其殘酷的摧殘,充分體現封建制度對婦女的壓迫和禁錮。婦女纏足起于何時,眾說紛紜。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唐末五代始有纏足之風,據說起于南唐后主李煜。宋代以來,婦女纏足之風十分流行。此風一直延續到元、明、清。清初統治者雖有改革此弊之意,無奈終究敵不過千年陋習所形成的傳統觀念。纏足之風,直至五四運動以后才真正廢絕。纏足,不但是對婦女肉體上的摧殘,也是對婦女思想上的一種禁錮。
' b6 @3 Y! O8 H7 E6 ]客家婦女不纏足,也不事化妝,還以“天足”為自豪?!肚灏揞愨n》中說:“客家婦女向不纏足,身體碩健,而運動自如,且無施脂粉及插花朵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绷_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導論》中曾說:客家婦女,表面上勞苦極了,然其內在精神尊貴。她們從沒有涂脂畫眉纏足束胸以取悅男子。在人口千萬以上的漢族諸民系中,唯一沒有染上纏足陋習的,就是客家了。所以客家婦女不纏足,實在是難得的一種幸福。清代有一位在梅州的傳教士曾說:“西人束腰,華人纏足,唯(梅)州人無此弊,于世界女人最無憾矣?!?/font> M j1 x$ _! W; l% \- E
張衛東先生在《客家文化》中曾說:客家婦女不纏足,原因大約有二。其一,在南唐纏足之風興起之時,客家先民在從事第二次大遷徙,已經脫離江淮中心地區,因而未受影響;而后他們大部分定居于閩、粵、贛交界地區,“山高皇帝遠”,流風波及不到。其二,即客家先民駐足安居之后,馬上投入生產自救、建設家園的頭等大事之中,男女同時上陣,手足并用,不允許婦女纏足蝸居,恪守于閨閣之中。以后,客家男子大量外流,“半邊天”一身兼任男工女工二職,耕田采樵無不為之。由于社會、經濟的原因,所以形成客家女子不纏足的習俗。& I. Q+ o+ u8 k( l- x9 }! n, u- R
不斷創新 與時俱進( x7 j' ^! K. v2 B m% r; O* W
過去,客家人的確有屬于自身的服飾文化,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現代臺灣已很難從穿著習慣確認客家的族群屬性。而且,最后的客家藍衫使用者在美濃東門樓前消失之后,藍衫就從生活服飾轉變成形象服飾,藍衫成為客家運動場合的“制服”,或者是客家歌舞表演者的象征性穿著。不過,近年來各界漸漸認識到這個問題,開始將客家服飾從象征性的標簽轉向生活化的新時代客家服飾。
+ M% q( m3 N0 ~% }$ v$ v( x. L臺灣相關部門也在客家創新服飾文化上表現相當積極。
% {9 G6 o. p6 R4 f+ l共同推動的客家花布衣飾,苗栗縣政府與苗栗市公所分頭推動符合新時代需要的“客家衫”,讓客家服飾與時俱進,適應時代潮流,在發展中煥發生命力。
- P1 D" }5 |1 u5 t d- W( z5 x
' }6 A# V4 Z1 I' [* \1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