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靜電纖維的研究者:高緒珊、童儼 化纖或混紡的紡織品起球、帶靜電、透氣不好,常常困擾著人們。 這個問題被北京服裝學院合成纖維研究所教授高緒珊、童儼夫婦緊緊抓住,刻苦攻關。高緒珊數次赴日研修,把流變學原理應用于共混紡絲技術,成為世界上將這一領域從理論研究發展到實際應用的先行者。為此,以嚴格著稱的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第一次把工學博士學位授予一個非日籍人。他謝絕了導師挽留和日本企業界的高薪聘請,回國后一頭扎進工廠,投入到緊張的科研、生產中去。有時夫妻倆在廠里連干十天半個月,給家里的孩子扔下一堆速凍餃子、方便面。逢到開機實驗,他守在機器邊兩天兩夜寸步不離,別人勸他去打個噸,他說:"咱們既然瞄準世界先進,就要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吃更多的苦。"為了這個目標,他十年沒休過寒暑假。 就憑這種獻身精神,他們攻克道道難關,開發出抗靜電抗起球有色滌綸、純化纖紡毛滌綸等多種化纖新品種,完成了從實驗室向連續、穩定工業化生產的全過程。成為有突出貢獻的留學歸國人員的高緒珊,繼完成國家"七五"攻關項目之后,又主持了一項國家"八五"攻關項目。 于1991年在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專著《導電纖維及抗靜電纖維》。 |